
【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例,探究基于文本解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閱讀教學策略。筆者提出以文本為載體,采用話題導入,圖片觀察,標題推測,融入教學情境,理清文章脈絡,構建思維導圖,設問題鏈,感悟情感態度等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觀察思維、預測思維、歸納思維和批判思維等思維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文本解讀;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陳娟,廣州市第三十七中學。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思維品質成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之一。初中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英語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培養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責任。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而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閱讀教學偏重詞匯學習和語法講解,以“技能型”為主,大多停留在閱讀技能skimming和scanning的層面,一些閱讀理解問題僅止于考查表層信息,閱讀活動注重重復和模仿,缺乏對語篇文本的深入解讀,忽略學生分析文本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培養,導致閱讀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不高。
三、培養學生深度解讀文本思維能力的閱讀教學策略
1.讀前熱身,深入讀圖,開啟話題,發展觀察思維能力。圖片能夠幫助教師更自然地導入話題,引起學生的聯想,激發背景知識。以上海牛津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6 Ancient Story Reading The Trojan Horse為例,教師讓學生觀察課前準備(Getting ready)的卡通圖,并通過問題來檢測學生的理解情況并引出話題“古代故事”。
(1)What is Hi doing?
(2)Do you think Hi likes reading ancient stories?Why?
(3)What about you? Do you like reading ancient stories?
2.探究標題,提升預測思維能力。以上海牛津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6 Head to Head為例。學生不能理解什么是head to head,他們產生了困惑和各種有趣的猜測。有的學生猜測篇章內容可能與頭有關,有的同學猜“頭碰頭”是兩個人之間產生矛盾,發生了爭斗。
這時教師需要適當地設置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教師要求學生觀察插圖,引言以及小標題,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what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is about?
(2)Who likes keeping a pet dog and who does not?
3.梳理文本,構建思維導圖,鍛煉歸納和邏輯思維。思維導圖具有信息檢索、整理和生成的功能。以上海牛津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6 Reading Head to Head.為例,完成以下的思維導圖。
4.設問題鏈,感悟情感態度,鼓勵批判性思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要抓住主題、把握內容、理清行文脈絡和歸納行文框架之外,還應該深入解讀文本內涵,分析問題和語言,分析主人公的情感態度,對文本進行理性思考和批判性評價。
以上海牛津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6 Reading The Trojan horse為例,執教教師在讀后活動中設置了如下問題鏈,并作為小組討論任務: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ojan captain and his soldiers?
(2)What led to the failure of the Trojans?
(3)What lessons can we learnfrom the Trojans?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reeks?
四、結語
教師應通過挖掘文本內涵,充分地、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整合內容,讓學生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歸納、思考和評價,并將文本主題與學生感悟的過程相融合,才能切實解決學生在閱讀方式、方法和技巧上的局限性問題,以達到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成年,金毅,王燕,鄭園.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闡釋和品鑒[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163.
[2]周亞.通過深層次解讀文本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