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帶狀皰疹也被稱作為蛇盤瘡。此種病癥經常發生在胸部或是腹部位置,少數生長于頭部或是面部。主要病因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疾病。此種病癥的主要特征,就是對身體的一側產生侵犯,無論是發生在胸腹部位置還是發生在其他位置,前面不會超過肚臍的正中線,后背不會超過脊梁骨的正中線。患者在發生這一疾病后會出現局部疼痛,少數患者會伴有肋間神經痛,這一問題的出現很可能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造成影響,因此更需要加強對相關問題的關注。
需要引起關注的一個癥狀是,中老年在皮膚沒有出現損害前,由于左側胸部會出現痛感,因此很容易誤診為心絞痛,這也是筆者多年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內科與皮膚科醫生也需要引起關注。
帶狀皰疹對皮膚造成的損害有很多,主要類型是在身體上出現紅斑、小水泡,如果出現細菌感染問題,還可能并發膿包。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血胞和壞死問題等等。損害問題主要是在患者皮膚一側出現密集的小水泡,摸起來比較硬,不容易破潰。在患者水泡發生的位置通常會伴有明顯紅暈。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當水皰破壞后,很可能接觸到外界細菌,甚至造成感染,一旦發展為膿包,不僅患者的痛感會更為強烈,同時患者病期也會出現明顯延長。
此種疾病不分性別,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在發病之前,大部分患者都會出出現前驅癥狀,病人水皰未出現區域會產生微燒感,局部會出現神經疼痛感。約為一周左右,疼痛位置就會出現丘疹或是浮腫性紅斑。此種水皰的形狀多為帶狀,帶狀皰疹也因此得名。患者帶狀皰疹一般多發生在胸部或是頭皮、前額等位置。皮膚損害會從丘疹逐漸演變為水皰,多帶有紅黑色外觀,最后結痂。在水皰破裂后,很可能出現糜爛面。如果皮膚潰瘍位置與潰瘍互相出現融合,就會出現壞疽性帶狀皰疹。如果患者的三義神經受到影響,很可能引發眼部帶狀皰疹,此種病癥多伴有角膜炎。老年人抵抗力更弱,因此老年人的病情表現往往也更為嚴重。
此種病癥的愈合效果比較好,通常兩到三周就可以實現痊愈。但是疤痕體質患者很可能留下瘢痕,壞疽性帶狀皰疹較為常見。疼痛感會伴隨皮損的消失逐漸降低。但是老年患者很可能出現長達數月仍然存在痛感的問題,這多是帶狀皰疹后留下的神經痛問題。
在治療過程中,對于一般性帶狀皰疹可以采用局部外用氧化鋅軟膏或是硼酸氧化鋅軟膏進行涂抹,之后用消毒后的紗布進行覆蓋,用膠布進行固定。此外,還需要每日口服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按照藥物劑量標準進行服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維生素12的肌肉注射,每日一次,連續注射五到七天即可。
對于已經出現神經痛的患者而言,可以根據疼痛程度每日口服去痛片,每次不超過兩片,一天三次即可。
上述方法更適合用在普通型患者身上。如果患者的皮膚損壞出現在頭部,對患者的三義神經范圍造成影響,尤其是對眼瞼或是眼球造成影響的時候,很可能發生實名的風險,因此也要及時和眼科醫生進行溝通和會診,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這一過程中,為了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要積極采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進行治療,從而更有效的對患者眼睛進行保護。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地塞米松或是培他米松進行治療。針對患者病情,通常建議每天根據病情進行藥物服用,通常連續服用一周后病情就能出現明顯好轉,不會造成其他合并癥問題。
一些患者所以會出現神經痛問題,是因為皰疹病毒對患者感覺神經造成了影響,感覺神經主要是體會冷、熱、疼痛的神經。如果這一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就會對患者產生錯誤的信號,讓患者始終感受到疼痛。帶狀皰疹的急性發作期并不長,只要在病情發生后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皮疹基本都能在四周以內進行小腿,但是遺留的神經痛往往會根據人的個體差異產生不同的影響。有的患者在皮疹消散后神經痛就可以消失,但是有的患者卻需要常年經受神經痛的折磨,生活和工作都會受到較大影響,特別是老年人神經系統較為脆弱,所以一旦出現帶狀皰疹問題,很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甚至出現疼痛難忍的情況,此種情況下,皮膚科醫生也可以與神經科和疼痛科進行溝通,在專科治療下,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此外,中醫的中藥療法或是針灸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但是對于神經疼痛的治療周期無法進行明確,因為當前神經痛問題也是世界范圍內最難解的疼痛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