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守軍
摘要: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時要注重作業內容的個性化, 這樣學生通過完成作業才能實現數學能力的提高, 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因此, 數學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辦法來增設課外作業中的個性化內容.本文主要分析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師進行個性化課外作業設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 數學; 課外作業; 個性化;
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知識相比較低年級的數學知識難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 學生在學習時如果不能熟練地掌握數學思維并使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問題, 那么學習數學時, 就會很吃力.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學科的課外作業時, 應該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增設一些個性化的題目, 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一、合理選擇課外作業內容, 調動學生積極性
小學數學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 目的是為了輔助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 鞏固學生所學的新知識, 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因此,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對課外作業的內容進行仔細的選擇.教師需要注意的是, 數學學科的課外作業不一定非要讓學生重復地完成數學題目和背誦數學公式,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使數學課外作業變得個性化, 并且要通過課外作業的布置來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讓那個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孩子們學習的小學基礎學科中,重要的就是數學學科,數學學科發揮著啟蒙學生思想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思想還不是非常成熟,要讓學生學好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們學會自己主動學習數學。
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我就會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前,先在家里自己預習一下。我會讓學生們在家里用紙板和彩紙做一些平行四邊形,我還會給學生們作業,讓學生們制作各種各樣的平行四邊形。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孩子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喜歡的卡片去制作各種各樣的圖形,這對培養學生們的思考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提高課外作業的研究性, 使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的學習時,學生對學習能力的水平提高就會有很重要的關系,學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主動性,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可以讓那個學生在學習中有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提升興趣。如果在學習中沒有興趣,那么很多知識的學習都是沒有動力的。即便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很多的作業,學生也都完成了,但是在學習中教師并沒有真正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針對這樣的情況下,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就需要將作業的內容和學生的培養相聯系。教師可以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設置一些好的題目,作業的布置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就會有對數學的思考,這樣學生們的探索能力會得到提高的。很多學生通過做作業才能在學習中有了自己的理解。
在學習《條形統計圖》時,我會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先自己進行學習,然后我會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自己任意選一項內容制作一個條形統計圖,這樣學生們在學習中就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自己去尋找相關的知識,同時自己會繪制統計圖。學生在自己動手中就會有很強的提升,大家在自己的努力中就會對知識有了新的理解。很多小學生都是在自己的探索中發展的。
三、分層布置課外作業, 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即便是在一個班級中,學生們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發育情況,同時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是具有不同的特點的。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情況,同工作制定不一樣的學習方法,來分別提升學生們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有不同的思考,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一樣的教學方法,可能對于學習較好的同學來說就比較簡單,對于學生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感覺到比較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分析學生的不同情況。針對學習好的同學可以適當地出一些拔高的題目,針對中下等的同學可以注重基礎的培養。這樣學生們的知識面就得到了提高。
在學習《概率與統計》時,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同學,我就會給他們布置一些比較難的題目,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得到更好的思考和鍛煉。對于中下等的學生,可以通過一些基礎題目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在不同層次上得到練習。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會發現數學的學習是非常有趣的。教師要讓學生們在練習中不斷獲得提升。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都會需要教師鼓勵的。
結束語
教師在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情況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不同的學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有自己不同程度的提升。很多學生在學習中覺得數學非常難學,就是因為在學習中沒有掌握好正確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們愛上數學,在數學中發揮自己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毛海燕.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探究[J].語文課內外,2018,(31):108.
[2]王欣.小學數學高年級探究性作業的設計[J].速讀(下旬),2018,(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