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
摘要:伴隨當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開設的美術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實踐活動越來越多,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的提高。筆者在高中美術立體構成課程教學中對很多材料進行了嘗試,發現一次性筷子具有很好的功能性、實用性等特點,教學過程中收獲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對一次性筷子在高中美術立體構成課程中的創意與實踐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 ?立體構成 ?實踐活動 ?創意思維 ?客觀評價
立體構成是形態創造和造型設計的藝術,它涉及的學科較廣,包括建筑、景觀、工業、室內、廣告、設計、雕塑等領域,它的特點是用實體占有空間、限定空間并構建成新的空間環境、新的視覺空間。其造型構成的元素包括點、線、面、對稱、機理等。立體構成離不開材料、工藝、力學、美學,是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體現。一般在立體構成的實際創造中,首先必須把視覺形態落實為某種材料,這是進行造型的物質條件和基礎。木材是人們比較熟悉并與日常生活中關系密切的自然材料,也是立體構成中較簡便的材料。目前,一次性筷子在生活中很是普通和常見,作為手工材料在美術實踐活動中的出色表現備受關注。如果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審視一次性筷子,它的確是立體構成中一種很好的材料,它可被設計并制作成各種形狀和結構。例如:雕塑、汽車、房屋、動物、卡通形象等等。筆者根據自己多年高中美術教學活動的經驗,就高中美術立體構成課程中一次性筷子的應用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一、分析理解一次性筷子作為立構材料的特點。
1、一次性筷子的尺寸和色澤差異不大,通過加工具備創作立構的基本元素的要求。在表現方法中根據需要對筷子可以進行破細、切片、切段、打磨等處理。
2、因其本身材質為木質或竹質,是天然具有孔隙性的有機材料,色彩較易統一,在后期的色彩處理上也方便著色,容易得到最初設計的色彩效果,也可以刷上薄薄的清漆進行防塵防霉處理。
3、在立構的視覺傳達中同方向性排列可以形成線的效果,亦可形成線型面和線型體的整齊排列效果。此時可以用木用膠或玻璃膠來完成粘合,個別可以用電鉆打孔用細鐵絲進行穿連獲得。
4、材料價格低廉,手工課程參與不受年齡限制,作品完成后體量可大可小。
二、高中美術實踐活動中學生立構創意思維的形成。
1、關注學生立構創意思維的培養。
筆者認為藝術源自于生活,源自對生活中美的發現和創造,源自于藝術思想本身的傳承。學生通過對立體構成藝術的學習和認識,高中階段的學生能夠理解立體構成的思維方法和角度。通過教師的輔助講授和實踐引領,從而激發學生的立構創意思維的初步形成。
掌握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讓筷子煥發出生命力。
現場講解和展示筷子被破細、切片、切段、打磨、排列線型面、線型體,以及在創作中的交替組合及加工變形,感受筷子組合和拆分、打散帶來的不同結構和空間的變化。讓學生學習掌握表現物體質感的基本方法,力求藝術作品形神兼備。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前準備便捷好用的工具,如電鉆、電鋸、電磨、小手鋸、膠槍、壁紙刀、剪子、鉗子、螺絲刀、錘子等,材料有一次性筷子、細鐵絲或銅絲、麻繩、廣告色、畫筆、自噴漆、彩泥等。這里提醒學生工具使用過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傷。
3、創意思維主題形成與實踐之間的相互印證、相互轉化。
筆者認為創意思維主題離不開自我探索、靈感交流、思想碰撞,更離不開作者創作過程中的圖文記錄。讓學生從中理解和感受藝術的創作過程就是藝術家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的過程,更是藝術家探索實踐的過程,兩者相互轉化、相互促進。
舉例說明:用一次性筷子在墻壁的櫥窗里設計一個小型空間,要求主題是《森林里快樂的兩只熊》。創意首先了解空間的大小和場景的深度,然后決定采用完全立體還是半立體的構成形式,如制作半立體構成時可將熊用膠粘或插入背板的方法固定在墻面,可采用同方向性重復進行排列熊身體的高低起伏,筷子被截成長短不一,使其以組為單位表現熊的毛發,運用空間起伏制作熊的眼睛,運用有規律的線型面的折疊和旋轉制作其耳朵,利用電鋸和電磨打磨線型體制作成熊的爪子。在完成整體森林場景后進行上色處理,森林里的熊在草地上快樂的舞蹈。
三、課堂交給學生,注重解決問題的實效性,師生共同完成主題藝術作品。
師生溝通確定研究方向和主題后,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性交給學生,解決學生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既能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力,又能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歷經一個月的創作實踐,學生完成了《高傲的馬》、《飛翔的魚》、《水車》、《戰艦》、《我的大別墅》、《軟體動物》、《變形金剛》、《熊大和熊二》等大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優秀作品。學生對立體構成有了更深層的認識,也在嘗試用藝術家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
課堂課后及時總結、及時評價。
通過對高中美術立體構成課程的實踐,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大家對一次性筷子作為立體構成的材料有了全新的認識。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給與客觀及時的評價,鼓勵今后創作更優秀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徐文.《立體構成課題研究》——遼寧美術出版社.2005年07月
[2]周冰.《設計基礎之立體構成》——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08-01
[3]江波.《現代設計元素:造型設計》——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10-01
[4]陳健.《藝術設計概論》——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