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本文對電視臺演播室燈光和視頻技術在節目中燈位效果的確定、燈光的選擇以及燈光與視頻技術配合的調節參數如何進行配合做了簡要說明,分析了白平衡及光圈對視頻表現效果的影響。
關鍵詞: 演播室 燈光 視頻 技術配合
一、引言
隨著當前科技技術突飛猛進,電視臺演播室燈光和視頻的技術也深受視頻內容影響,整體效果也得到顯著提升。同時,這就對電視畫面的光比、清晰度等方面提出來的要求更高。電視畫面在色溫.光比,清晰度等指標因素會影響節目效果,這就需要演播室工作的燈光技術人員和視頻技術人員應在互相在了解其在各自領域的基礎上,進行多協溝通,唯有這樣,才能在保證電視畫面的技術指標,從而提升優質的電視節目畫面質量,來保證節目內容完美體現,更好地表現節目內容。本文中,作者就從在電視臺演播室中,如何對燈位的確定、燈位效果等進行了淺要分析,旨在為以后的實際工作中提供依據,使其根據影響因素,達到我們預設目標。
二、電視臺演播室燈位確定及效果.
2.1電視臺演播室燈位確定.
在電視臺演播室燈光的設計中,燈光效果的產生設計要以攝像機的基準進行,因此,為了滿足視頻畫面所拍攝要達到的效果,在拍攝時,工作者要結合攝像機的水平位置或垂直位置為方向基準進行定位發揮。攝像機燈光角度在某一程度上會直接影響燈光方向,燈光方向會按照角度的變化,相應的產生變化。 在對所拍攝的對象進行燈光設計的時候,范圍內的人物以及物體輪廓和外貌都會發生某些細微變化,往往需要我們仔細調整燈具角度來精準定位燈光的方向。由于燈具種類和其在實際拍攝中用途不同,攝制過程中,如果用多臺攝像機位進行目標定位,并將其所處的方位作為基準來衡量,在方向上不同種類燈光之間會相互影響, 這就更加要求我們必須要注意影響燈光效果產生的因素,并清楚如何做以調整,使其隨著方向的變化而產生某一變化。拍攝中,光線通過攝像機的具體方位角度來確定基準點。若是距離攝像機的距離是最近的,那么我們稱為正面光-這束面光靠近攝像機鏡頭的燈光;若光線是直接指向攝像機的方向,其產生于被拍攝物體的后面,這束光就會變成背光。
2.2燈位的基本效果
燈光與視頻技術配合,光源距離的遠近、高低,正側都會對視頻的表現帶來影響,為了保證視頻符合技術標準,以達到高質量的畫面。在演播室中,被攝人物被攝像機旁的正面燈繞著,并在某一方向上進行慢慢的移動時,此時,光所體現的作用仍然是顯而易見的,但拍攝的物體的具體形狀會受直接燈光位置影響,并隨其產生的變化而變化。當反射的光線從鏡頭出來時,由于位置等不同,然后,照片的具體形狀會隨著燈具位置的變化而變化。人物的鼻子和下巴會隨著燈的位置升高而呈現一定的陰影,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說,存在一定程度的陰影是合理的,但這就會增加一定的紋理;若隨著人物的光線在某個方位上變陡時,人物的陰影會越來越多;若頭的下半部隱沒在陰影中,陰影的長度和面部的形狀會由于頭部的輕微傾斜或旋轉而改變,照明效果會使人們的臉變得比那些稍微胖的人更丑,而且會隨著角度變得越來越陡,人們就會越來越多的"老了”,從而達不到我們的預期拍攝效果。
三、電視臺演播室燈光選擇的用途和要求
電視節目是通過控制圖像、聲音、燈光等技術而形成組成的一門藝術綜合體。電視演播畫面的質量與電視演播室的照明存在著一定關系,因而就要求我們在燈光選擇時必須提高注意。在拍攝燈光選擇時,為了保證視頻與照明技術能夠實現完美契合,工作人員要根據節目的實際需要,進行合理的對電視演播室的燈光進行選擇,通常所選燈具色溫保持不變,以提高電視畫面的質量--這就要求電視臺演播室燈光色溫均勻,色溫需保持在50K以上。目前,演播室照明色溫分別為3200K和5600K,電視臺工作室燈光色溫穩定,燈具性能相對穩定,功率消耗低,照明亮度高,亮度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以此來滿足相機的需要。由于在電視臺演播室中,在使用過程中燈的顏色和亮度不能明顯變化,應此我們選擇LED演播室燈。
四、燈光與視頻技術配合的調節參數
4.1 調節白平衡
在進行電視攝像的工作中,為了再現讓人們更加接近的令人滿意的彩色圖像, 白平衡在攝像中顯得尤為重要。在演播室錄節目前,技術人員都需要將濾色片轉化到3200K,然后在3200K的燈光下對攝像機的色溫進行校對。在演播室中,對攝像機進行白平衡調節時分為兩個步驟,包括粗調和細調。粗調是指在拍攝時通過選擇正確的濾色片,并在較大范圍內進行粗調,然后進行細調。通過對攝像機的色溫進行調整,將與顯像與基準白色為準, 使其達到傳送色度信號為零的標準白,從而實現對攝入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原始色彩、飽和度等進行充分地體現。當攝像機調整白平衡后,視頻技術人員對準統一參照物,觀察各機位攝像機是否偏色,以確定攝像機白平衡是否調節到位。
4.2光圈的調整 .
在電視節目拍攝中,光圈的組成是由若干金屬葉片重組疊合而構成,通光量就是通過調節鏡頭光圈孔徑,以用來控制到達感光器上進光量。水平、細節、顏色和色調及孔徑大小與拍攝過程中所呈現的圖像效果有著密切聯系。在透鏡中,通過將變焦透鏡的透鏡組與光圈組進行平行安裝,光圈和變焦環隨著其移動。圖像的亮度的關鍵性因素是光圈,當光圈若大,景深則小;物距若大,景深則大;焦距若大,景深則小。透鏡的焦距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圖像的亮度。由于攝像機像面尺寸會有差異,當光束直接穿過兩個孔徑是相同,但焦距是不同的透鏡時,在機面上單位面積內的光分布會有所區別,反射的亮度也有所差異。光圈和電子快門速度的結合產生了曝光。曝光系統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孔徑,這就會引起不同組合的成像效果不同。曝光是由相機的光圈與電子快門的速度共同決定的。拍攝時也要把握好光圈曝光量。透鏡孔徑的變化也與照明直接相關,可以手動或自動地放大和減小透鏡孔徑。放大時,進入透鏡的光更多,相反,如果透鏡孔徑發生變化,照明的工作量將是"翻番"。
五、結語
電視臺演播室是要通過融合圖像、聲音、化妝以及燈光等不同表現方式的技術而形成的是一個系統工程。電視節目效果與燈光提升密切相關,電視畫面的光比、清晰度等方面對演播室的整體效果顯著提升與有著直接關系,這就要求正確的燈光設計和視頻的技術應當依照演播節目效果并給予預期設計。但同時也使,這需要電視演播室技術人員的充分合作。實現科學技術與藝術表現形式的有力結合,以此來提升電視臺演播室的整體節目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杰. 校園電視臺虛擬演播室燈光設計與應用研究[J]. 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6,(6).
【2】沈承琦. 電視臺演播室燈光和視頻的技術配合分析[J]. 傳媒論壇,2018,1(23):32-33.
【3】龔佳容. 淺析燈光技術在電視臺演播室的運用[J]. 科技資訊,2015,13(5):218.doi:10.3969/j.issn.1672-3791.2015.0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