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重探究視聽說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視聽說,也就是通過眼看、耳聽、口述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此探究是為了找到一種符合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模式,以期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及使此方法得到推廣。
【關鍵詞】視聽說;多媒體;電影
【作者簡介】袁薇薇,保山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與課程論。
一、引言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地提出:“中小學生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英語視聽說教學是依賴于信息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它主要是以語言實驗室為主,配有電視機、錄音機、錄像機、投影儀、幻燈機等視聽設備,在教學過程中能較好地呈現圖像和聲音信息。在中學實行英語視聽說教學法是全面發展學生英語素質的需要,也是對傳統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
二、視聽教學法的介紹
視聽法(Audio Visual Approach)于五十年代由古布里納提出首創于法國,是當時法國對外國成年人進行短期速成教學的一種方法。它最早叫整體結構法,又叫圣克盧教學法(因此產生于法國圣盧高等師范學院的“全世界推廣法語研究所”而得名)。視聽教學法以主張視聽并用而得名。是以學習日常會話為主旨的教學方法。由于它強調耳、眼、腦等感官作為整體感知語言材料,廣泛利用幻燈、電影等電化教學設備組織聽說操練,把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結合起來。
視聽法是以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為基礎,又稱為整體結構法。因此視聽法強調聽說優先于讀寫,口語領先原則,口語是第一位的,書面是第二位的。布龍菲爾德認為外語學習只能靠觀察模仿母語者實際說的話。視聽教學法利用情景教學法使學生整體感知語言,在課堂上反復聯系,對學生形成“刺激”,使其在碰到類似場景時做出“反應”。
三、學生通過觀看英文電影來進行視聽說教學
1.英語視聽教學法——看電影學英語的優勢。學習門檻低,學習效果好。看電影學英語是一個門檻很低,但是最后可以使你的英語聽說達到一個很高水平的英語教學方法。嬰兒學習語言的時候是零門檻的,但是我們現在都有一口流利的母語,可以很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我們的意思。影音結合,幫助理解,記憶深刻。當只給出一行含有一個陌生名詞的文字讓你理解時,你很難去猜測它的意思。
2.英文電影的教學模式。基于英文電影的視聽課堂教學模式由四個基本過程構成:視聽教學、聽力沉浸、聽說模仿和角色扮演。這一模式體現對影片整體內容感受,學生和教師共同拆分語言項目,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個別句子的分析重建電影內容。
視聽教學和聽寫練習是電影情節和語言輸入的兩個重要階段,視聽教學中學生視多聽少,而在聽練習中,他們聽多視少,二者共同作用下,分別獲得了視覺和聽覺的強烈感受。教師可以通過拆分練習,指導學生試著寫下英文電影中的英語對話,聽寫練習是輸出性練習,要求學生正確寫下和說出所聽到的語句和對話。教師可采取相應的教學活動,教師提醒個別場景讓學生寫,教師說上句,學生接下句,學生復述。
3.英語電影視聽說教學方法。影片選擇。第一類是經典影片。第二類是浪漫喜劇。
聽的方法。聽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泛聽,長時間大量的聽英語,形成一個英語的環境,讓你的耳朵熟悉英語,習慣英語語言環境。另一種是精聽,努力聽清楚角色的每一句臺詞,留意他的發音以及連讀的處理方式。泛聽是基礎,精聽則可以加速你的成長,讓你的聽力有質的飛躍。
說的方法。電影中角色的語言及伴奏的表情和動作非常生動,學習者跟讀那些精妙的句子,模仿劇中人的語言和動作,使得自己對所聽的加深印象。
做好記錄。劇中人總是妙語連珠,而你卻應接不暇,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盡可能地寫下自己所聽到的內容。這個過程同樣能加深你的印象。
留意文化差異。通過電影熟悉的文化場景。原版電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西方文化。其次,電影中的對白使我們能夠更加貼近西方社會日常生活的鮮活語言。語言并非簡單的羅列和組合,它本身也具有文化活力,而電影中的精彩對白正是這種接觸鮮活語言素材文化活力的完美體現。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中小學課本都是時代科技發展的產物,是視聽教學的產物。所以,英語視聽說教學法在教師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現代教育成了一種時尚,也是時代潮流向前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本文就英語視聽教學法,從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方面以及看電影學英語來論證。運用多媒體的最種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在多媒體環境下,通過聽、看、說來學習英語,使得學生在真實語境下把英語學得更出色。
參考文獻:
[1]胡敏.這樣學習英語最有效[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8).
[2]李觀儀.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