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晗
摘要:傳統電視臺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維持自身主流媒體的地位,就要在迎合大眾觀看需求的基礎上增強編輯的藝術性,切實加強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本文通過對電視節目編輯藝術性的表現方式進行淺析,進一步提出有效的加強措施。
關鍵詞:電視節目;編輯;藝術性;表現方式;有效措施
(一)在電視編輯結構中存在的藝術性
編輯結構直接決定了電視節目藝術性的優劣。編輯結構是與電視節目的大體風格相聯系的,比如在進行編輯電視節目新聞內容的工作時,電視節目的播放要有一定的順序,分清主次。要求電視節目編輯人員先掌握住該節目的大體編排需要,確定節目主題,然后與電視節目的主題內容相結合理清節目內容的主旋律,對節目內容進行深度的拓展與探析,充分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吸引大眾關注。
(二)編輯節奏中存在的藝術性
如果能夠將電視節目的節奏設計得更加有層次,能夠把電視節目內容里的動與靜充分結合起來,并且對節目的變化走向進行深入探析,就能夠充分激發受眾的觀看欲,吸引更多優質觀眾。要想充分發揮電視節目編輯節奏的藝術性,就要求編輯記者將節目的原有架構拆散,對節目內容進行重新架構與梳理,把編輯節奏的藝術性充分融入到電視節目中,進一步提高節目設計的有效性。
(三)編輯細節中存在的藝術性
要想充分發揮出電視節目編輯細節上的藝術性,就要對細節設計進行大量的分析工作,著重突出編輯細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發揮出節目的藝術性,編輯工作者可以在制作電視節目的配音、字幕以及配樂的過程中充分表現出細節的藝術性,創造藝術價值。比如在電視節目的內容編輯上,就要重視對細節的處理,充分發揮出編輯細節的藝術性,這樣才能夠促進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此外,把握好電視節目編輯內容的真實性是前提條件,然后再進一步提高節目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從而使大眾真切看到編輯細節的藝術性。
(一)落實好靜態和動態畫面的剪輯工作
采用不同的電視節目剪輯方式所呈現出來的節目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不管是使用何種組合模式,都需要由編輯人員在結合動靜態畫面特點的前提下促進二者的有機融合,為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提供保證。具體來說,在對動態畫面進行拍攝和編輯時可以實現動靜態畫面的無縫轉換,若想將靜態畫面置于動態畫面之前,只需借用先進技術就可達到,而在聯系兩個不同靜態片段時則需要考慮該片段呈現的內容,保證節目的流暢性,流暢、優質的電視節目是編輯藝術性的體現。
(二)在電視節目的編輯中合理使用蒙太奇手法
所謂蒙太奇手法即是指以電視節目的需求為基礎把每個單獨的節目材料有機融合起來,充分發揮每個原材料的作用。蒙太奇倡導在編輯前期先使用多個角度來分解拍攝多個畫面,然后在后期制作中把所拍攝的畫面以節目需求為依據進行選取,這種手法能夠呈現較強的表現力與藝術性?,F在來說,蒙太奇手法除了能夠實現鏡頭的拼接外,還可以呈現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以及促進畫面和色彩的充分結合。所以,要想在電視節目制作中充分運用蒙太奇手法,就要電視節目的相關人員齊心協力,使用多元化的拍攝場景,提高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增強編輯的藝術性,促進收視率的提高。
(三)要掌握好編輯的節奏
要想加強電視節目的編輯藝術性,掌握好編輯的節奏是十分重要的。編輯節奏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鏡頭之中的節奏。不同拍攝內容所需要的拍攝節奏是不同的,而在銜接不同的節目內容時就要使用不同的節奏模式。其中,鏡頭的轉變速度和人物的移動速度都會對拍攝節奏造成影響。所以,在制作電視節目時,為了提高編輯藝術性,要把握好拍攝節奏,提高節目質量;二是節目的長短。要把控好整體節目的流程與節奏,優秀的電視節奏才可以吸引受眾的關注。其中,電視節目的時長與快慢都是需要仔細把控的,合適的節目節奏可以加深觀眾對節目的理解,例如在購物節目中多使用快節奏,而在美食節目中則多使用慢節奏。
總的來說,提高電視編輯的藝術性是促進傳統電視節目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所以,必須要意識到加強電視編輯藝術性的重要性,提高節目制作者與編輯者的綜合素養,培養其藝術表達能力,并且熟練運用各種拍攝手法,掌握好電視節目的整體流程與節奏,進一步融入藝術性表達方式,提高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推動電視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