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祿
摘 要:文章首先論述了加強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必要性,并立足當前的農村經濟發展,分析農村經濟審計工作出現的問題,最后提出有效的建議,以此規范農村財務管理。
關鍵詞:農村經濟審計工作;問題;建議
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各個地區的農村經濟出現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很大的貢獻。特別是近年來新農村建設、鄉村戰略的實施,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農村經濟還存在一些不協調的問題,需要實施經濟審計工作。農村經濟審計工作內容復雜,涉及的因素較多,在此就對其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一、加強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必要性
農村經濟發展涉及的因素較多,雖然近年來取得較快速的發展,但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責任主體不明確、資金流向不明確等。而進行農村經濟審計工作可以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有效控制資金流向,明確各項工作的相關責任,避免引發更大的麻煩。同時因為目前部分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年齡較大,雖然與村民之間的信任關系較好,但缺乏財務管理的先進經驗,不熟悉最新的財務管理流程,導致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水平一直較低,阻礙資金的利用。同樣的,加強農村經濟審計工作可以實現資金的合理利用,提高利用率。借助這項工作的開展可以及時發現資金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
二、農村經濟審計中所出現的實際問題
(一)審計制度不完善
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具體開展需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但不同地區農村的發展情況不一致,如果單純按照《審計法》來進行審計工作,存在部分地方不使用的問題,影響工作效果,具體實施的工作沒有合法依據。同時農村地區開展的經濟審計工作缺少監督,尤其是很多地區都是使用本村或鄰近村莊的村干部進行審計監督,但他們開展工作可能存在個人利益關系,因為個人因素的影響干擾經濟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農村經濟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部分審計人員都是過去依靠經驗上位的,有的沒有相關專業教育經歷,有的沒有進行過專業化培訓,有的都不熟悉審計流程,更突出的是責任意識不強,不能堅守職業道德,特別是農村地區人情化嚴重,使得審計工作缺乏規范性。
(三)審計經費投入不足
農村地區對于經濟審計工作不太重視,投入的經費不足,使得工作得不到經費保障,影響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影響審計效率。
三、強化農村經濟審計規范財務管理的相關建議
(一)完善制度建設
國家和政府應當結合不同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農村經濟審計工作制度。有關部門需要盡快制訂并實施具有權威性的農村經濟審計工作條例,相關的審計取證、報告、檔案管理等規定。同時開展審計工作要保證農民知情,秉持公開公正的原則,對于出現的違法亂紀行為要按規定處置。另外要做好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宣傳,讓相關人員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重視。要與相關部門合作,加強對其的宣傳,讓基層群眾認識到這項工作的價值以及與自身的關系:讓審計人員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能夠認真開展工作;讓村鎮領導干部也認識到這項工作的價值,能夠以身作則,配合相關工作的開展。
(二)提高審計人員職業素養
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開展對于審計專業素質的要求較高,因此要注意對審計人員進行培養。一是安排專業審計人員前往農村任職,提升整體審計隊伍的綜合水平,規范審計工作流程。二是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先進的審計知識和理論,學習先進的審計方法,尤其是要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三是強化思想教育,提升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道德品質,避免腐化,認識到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四是建立專門的審計監管部門,保證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保證任何資金流向的清晰明確。五是地方政府加強經費投入,增加對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財政支持。
(三)加大執法力度
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實施需要堅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各自的規章制度,并嚴格追究違法亂紀人員的法律責任,保證公平公正,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得以健康發展,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還要保證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結果的公開透明,向公眾公布詳細的結果信息,增加他們對此的了解,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以此提高這項工作的公眾影響力。另外還要堅持審計決定跟蹤檢查、審計回訪制度,保證問題都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四、結語
農村經濟審計工作是一個系統和復雜的工程,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整體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因此要認真嚴格地對待。農村經濟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審計人員的努力,地方政府的支持,各部門的配合以及群眾的支持,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實效性,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兆旭.強化農村經濟審計規范農村財務管理[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