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睿
摘 要:中國現代插畫的發展受到日本、美國和韓國插畫風格的影響。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們迫切需要自己的民族特色。隨著中國風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插畫業也應吸收民俗特色,體現民族內涵。
關鍵詞:陜北窯居壁畫;現代插畫;藝術特征
一、陜北窯居壁畫的發源與特征
由于地理環境,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陜北黃土高原也有其獨特的魅力。窯洞壁畫,又稱窯洞壁畫,起源于宋代,是農民為裝飾“土火坑”而創作的。因為“土火炕”往往用火,間接造成墻皮脫落,影響被褥整齊,因此在炕沿涂上膠制白土,并用毛筆勾勒圖案,窯居壁畫也相應誕生。屬于家庭家窯壁畫壁畫類常見的民間刷墻粘土(俗稱甘土)為原料,在墻的周圍由高約兩英尺膠水的配方比例(60厘米-80厘米)化成壁畫,陜北有著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筑,這些匠人們善于將自己的壁畫藝術用在宮殿,樓閣,寺廟中,充分展示了窯洞壁畫的藝術魅力。
窯洞冬暖夏涼,是陜北人的習慣性居所。這里的窯居壁畫是藝術與建筑的交匯點,它們以簡單樸素的方式從人們的生活中誕生,在實踐中完善,在民間藝術形式中形成。它不同于農民在節日時刻最喜愛的剪紙形式,它是一種長期以來依附于百姓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洞穴內部空間是一個“袖珍”的盒子,門的所在便是光的來源。因為門邊有窗戶,離洞口越近,光線就越亮。把窯洞的內部空間裝扮美好,以這種形式寄托他們對遙遠外部社會的好奇和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同時也是對美的本能追求,這種追求促進了窯洞壁畫的發展。
二、陜北窯居壁畫的藝術特征
窯洞壁畫作為一種歷史民間藝術,不僅具有獨特的民間藝術價值,而且代表著極其重要的民間藝術。窯居壁畫繪畫工藝精湛,同時具有精彩的構圖設計,以各式各樣的元素散發出北方鄉村質樸的民俗氣息,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感染力。
窯居壁畫內容豐富多彩,總體分為三類:一為人物畫,多取材于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有的采用各種“選段”,有的用“連臺本戲”表達;二為花鳥畫,多取自牡丹、荷花、松樹、鴛鴦、鶴、孔雀等;三為山水畫,常見有高山奇峰、飛瀑流泉、碧樹煙云等。窯洞壁畫由藝術家描繪這些圖像的故事情節,讓觀眾可以受到感染,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感悟。
從工料講究上,炕圍子畫可分高、中、低三等,俗稱細炕圍、二細炕圍、蠟花炕圍、灶圍、柜圍等。過去,新媳婦房間的壁畫主要有麒麟接生、胖娃娃、五福上門、鴛鴦配翅等。人們把炕圍畫看作是一種繪畫欣賞,同時也是用來教育子孫后代學習賢孝,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畫面周圍的多用途邊炕,點綴吉祥喜慶圖案等內容,展現了人們的向往和希望的幸福生活。如娃娃坐蓮花為“連生貴子”,錦雞與花是“錦上添花”,貓與牡丹蝴蝶組合為“耄耋富貴”,鹿鶴相聚則是“六合同春”,松竹梅一處為“歲寒三友”,花瓶中插月季花則是“四季平安”。墻角畫有九個圓環和十二盞蓮花燈,用雙向連續的三維漢字連接在一起,或點綴一些牡丹花、大公雞等傳統圖案,色彩艷麗,別具一格。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窯洞壁畫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改革和繼承,窯洞壁畫的內容和思想日益更新,其社會輻射面逐漸擴大到普通百姓家中。因此,從民間故事,地方戲劇,歷史人物,歷史遺跡等內容都成為這些民間畫家創作的題材。
三、民間傳統文化藝術題材插畫的價值
傳統文化是在一個民族的歷史推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民俗意識形態,共同的精神、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是群體認同形成的重要支撐。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傳統文化在現有的環境中也逐漸發生了變化。要使傳統文化“活”起來,就必須將其融入現代社會生活中,所以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尤為迫切。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于文化人的時代任務。應該說,這樣的民間節日文化圖文并茂的傳播是一個創造性的轉化,是我們新時代的偉大篇章。
年輕人追求新潮流、個性和時尚的趨勢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是電子游戲和互聯網產品。要讓傳統文化和民俗更加具有時代性和趣味性,讓陳舊的模式轉化為新的傳播方式。我們必須認識到,堅持以創新的理念推崇傳統文化是我們現階段的首要任務。
當然,文化現代化的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去行動起來。以插畫創作的形式表現民間傳統文化,這將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四、陜北窯居壁畫對現代插畫設計的影響
目前,我國插畫事業已受到重視,正在不斷發展,如何使插畫在前進的道路上順利、快速地前進?縱觀世界插畫事業的發展,不難知道,“美、日、韓等國插畫事業的更好發展,并不是基于自己民族的特點,藝術語言來發展自己,各國的國籍都體現在插畫中。法國人的浪漫,它的插畫作品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屏幕經常用不同的顏色來烘托氣氛,細膩的情感表達。美國人追求個性、成長、解放、獨立,這些民族特性在他所創作的動畫片《花木蘭》中便可看到"我國的藝術作品表達《花木蘭》時總是會把花木蘭替父從軍作為主線來表達中華民族的孝道,集體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是全文要表達的主題。而美國則是個開放的國家,崇尚自由,美國人創作的動畫片《花木蘭》把成長、歷險、愛情作為主題思想,更多關必的是花木蘭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情感體驗。以俄羅斯插圖童話的方式來表達情感,畫面充滿了童真的氣氛。由于不同國家的文化細節、生活習慣、思維方法、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在插圖創作中會有不同的風格,中國人也應該停止盲目地跟隨別人的腳步,以自己民族獨特的傳統文化為基礎。
結語
插畫藝術在民間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經歷了多年數以千計的發展,民俗文化保持藝術的純潔,質樸自然,具有寶貴的文化價值,這些反映民俗文化的插圖創作也是保護遺產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民俗文化不僅僅集中在人們的信仰活動中,而且貫穿于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是一個民族的內涵,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精髓。
參考文獻
[1]孟波.山西炕圍畫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設計,2019(11):133-134.
[2]石文瑋,周小儒.淺談山西民間炕圍畫的藝術特點[J].大眾文藝,2017(23):69-70.
[3]王波波.民俗文化的數字化傳播與生存——以山西炕圍畫為例[J].東南傳播,2017(08):51-53.
[4]吳敏.淺談炕在當代民居中的變遷[J].中國民族博覽,2017(01):3-4.
[5]吳敏.從火炕與壁爐探討中西居室文化差異[J].藝術科技,2016,29(10):300.
[6]王立源.襄垣炕圍畫的構成形式與風格[J].現代裝飾(理論),2015(0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