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敏
摘要:滿滿的四天構筑理想課堂高研班學習結束了,而我的個人踐行才剛剛開始。以終點為起點做一位教育幸福人。本次構筑理想課堂高級研修班,我縣有26名新網師成員和2名教研員一同前往,隊伍之龐大。這也讓很多新網師成員對我們旺蒼教育的態度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對我們教育局的領頭人,有了佩服的目光。結合這幾天的輸入,進行內化、踐行;
關鍵詞:感動教育心 理想課堂 學生主體 思維五步
正文:
一、現象中“感動教育心”
情景一:旺蒼28名高研班學員在去的動車上。沒有領導的要求,沒有旁人的提醒,不約而同的拿出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會議主題報告《知識、生活與生命的共鳴》的材料和干國祥的《構筑理想課堂三重境界》看了起來,這一幕,特別的美,我們都是這幅美麗圖案的構建者。此時此刻,沒有無聊的交談,只有教育的對話,沒有坐車的疲憊,只有憧憬的目光。這讓我想到以前的綠皮火車和現在的高鐵,火車提速了,我們的老師也緊跟步伐,向著新教育加速前進著。
情景二:進入寢室眼前的環境,說實話,在我的內心還是有一點失落,沒有高大尚,只有實實在在的東西,跟以前的培訓不一樣。但我的失落感僅有那么5分鐘就煙消云散了。進入寢室后,來自內蒙的賈老師過來主動打招呼,他說:“你就是何老師吧,我看了你的打卡日記……接下來我倆談網師課程、贊網師榜樣、論教育經典、啃教師閱讀,就在這樣的對話中,不知不覺,我心里沒有環境的失落感,反而內心深處有了對接下來幾天的憧憬。
情景三:這兩天的課程量足而美味,從早上7:30到晚上10點,除了吃飯時間,上、下午有15分鐘的茶歇。其余都在五樓學術庭進行百人頭腦風暴。這么高密度的狀態下,每一位學員眼睛卻特別的亮,透過眼睛顯示出對知識的渴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對自己的愛。在小組匯報總結的時候,孫影教授說:"做了這么多講座,唯有新網師的講座不一樣,在上面講授時,看到學員們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迫使自己傾其所有的想法油然而生"。這是一幫為教育多么瘋狂的人呀!
情景四:課余時間,學員之間沒有陌生感,大家都是素未蒙面的人,卻似乎相識好久,更像家人一樣,共同追求理想。我們每位老師都有一個胸牌,這對我們的交流提供的基礎,每位老師見面就是,噢!你就是××老師,我看了你的文章,讀了你的打卡……話題開始了,然后幾個人開始聊新網師、聊閱讀、聊教育、聊成長,每次的對話都能產生思維的共鳴 ——老師的成長,孩子的教育。只有在新網師這樣一群尺碼相同的人中才能追尋對話的雙贏,才能產生這樣的共鳴。
情景五:短頭發的女老師,白發蒼蒼的老教師。這也是學習中特有的美景。在新網師2018年的生命敘事頒獎環節,我發現了我們的榜樣女老師,大多頭發都很短,卓越男老師頭發都白了。這讓我非常的困惑,難道要卓越跟形象有關系嗎?答案肯定不是的,在他們閃電演講的環節讓我找到了答案。盧雪松老師微微的說了一句:“在來之前,看到寢室沒有插頭,用電不方便,不能用電吹風,為了不影響學習就把都發剪了”。雖說看似平凡的一件事情,背后卻隱含著多么大的教育情懷呀!而卓越的郭良鎖、馬增信老師都到退休年齡了,卻還有著這般的教育情懷,這何嘗不是教育的感動。
二、內化變輸出,終點既起點。
雖然高研班的課程學習時間結束了,留給我的空間卻很廣闊。當下我應該用兩天甚至一周的時間把這幾天的筆記、學習資料進行整理,再次啃讀,讀出每位專家和榜樣教師分享的教育精髓。從而內化給自己,為接下里的踐行做好質量保障。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怎樣來落實理想課堂,其實比起語文,我覺得要容易的多,數學的文本解讀起來更有針對性。數學的核心是思維、生活,因而我們做起來就更加的得心應手。可具體該怎么踐行?思考如下:
一是要深度啃讀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把落實有效教學框架作為基本,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作為本質,把知識、生活與生命的共鳴作為追尋的目標。在課中,體現六個維度:參與度——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深度參與。親和度——愉快的情感溝通,智慧的思想交流。自由度——課堂寬松、和諧、自然。整合度——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有機整合。練習度——多重活動、多元互動中學習。延展度——向知識的深度、廣度延伸;向社會生活延伸。
二是我們要明白理想課堂的根本是學生。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題是學生。以“人本”為基石,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批判意識、社會責任、實踐能力。應該采用先學后教,多學少教的方式進行教學。
三是為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創建基本條件。設計一套自主學習課堂流程,創建若干個適當的學習共同體,制一份學、練相融的路線圖。課堂上應該是按照獨(讀)—合—展—測—結的流程進行。
四是把杜威的五步教育法深入課堂。所謂五步教育法:一是教師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情景;二是使兒童有準備去應付在情景中產生的問題;三是使兒童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假設;四是兒童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兒童通過應用檢驗這些假設。有了這個五步法。教師設計出每個階段的鏈接通道,讓學生參與進來,我想這樣的話,數學的理想課堂就會理我們不遠。
理想課堂一定是符合學生全面發展、又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個夢想;解放學生,給學生一個舞臺;依靠學生,給學生一個機會;發展學生,成就學生的一生;
構筑理想課堂我在行走,最后以四句話為結語:真經易得,貴在踐行,互為勉勵,同心同行。真心希望我們建立共同體,一起行走,為旺蒼的孩子多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