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亮
摘要:信息技術在高中階段只有充分體現本學科的實用性,讓學生充滿興趣學習,才能真正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要充分體現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課堂上多使用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實例調動學習興趣;教師應形成理論知識與實踐并重的指導思想;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突出信息技術的實用性;積極開展各項信息技術活動,體現信息技術的巨大作用。廣泛而深入的實踐,強調學以致用,以此帶動信息技術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實用性;體現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除了教好書本知識,如何讓學生學好并掌握好各種信息技術能力,能實際應用到日常生活、學習中去就成為一個關鍵的環節。電腦及其他信息工具的普及,高中的學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普遍興趣較高,但其最初目的卻是為了上網,玩游戲,或者上網聊天,看視頻動畫等,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興趣不高,不愿意認真學習,與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偏差較大。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強調信息技術的實用性,推崇學以致用,正確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才能真正實現信息技術教育大綱的目標。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淺談幾點看法。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讓學生體會信息技術強大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導入,誘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對于所學知識點要充分理解透徹,抓住書本知識與現有技術、產品的聯系,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讓學生能意識到原來這個知識點的作用這么大,自然而然的想學好這個知識點。比如我在教學《表格數據的處理》這一章節時,剛好學生期中考試結束,我先班主任一步將成績拷貝下來準備教學。全年級的成績數據雜亂無章,沒有總分,沒有排名,學生看到成績頓時炸開了鍋,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總分和年紀排名,興趣高漲,以此作為教學切入點,對數據處理中的查找、求和、排序等知識進行教學,效果顯著,第二節課對本節知識點的檢測時成績優良。學生能充分意識到這個知識點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比使用書本上的例子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作用要強大。
二、教師應形成理論知識與實踐并重的指導思想
在一節信息技術課堂上,絕大多數教師對于理論知識講解十分詳細,可能占用20-30分鐘的時間,只留給學生少量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并且對于實踐結果如何很多教師根本就不知情,也不重視,基本上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的思維模式。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長期相脫離,致使學生的學習偏離教學目標,效率低下,學習死板,難以面對和解決新的問題。
正確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始終應該把培養學生發現、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一個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即必須強調信息技術能用于實踐。信息技術是一種工具,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是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實踐操作來學習新知識,努力改變目前教學中的被動學習為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程的教學活動應該多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形式,使教學活動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通過讓學生觀察、歸納、猜測建立解決課題的各種假設方法,再通過上機實驗,確信知識的有用性,就可培養學生一種不斷去探求未知的沖動和能力,既教會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使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來。
三、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突出信息技術的實用性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各項功能,大力整合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深入參與其他學科的輔助教學。就實際情況來說,主要是以下一些方面的內容:
(1)開展英語、語文等課程的視頻教學
(2)教師上課用的PPT演示文稿
(3)FLASH動畫制作演示各種化學、物理反應,
(4)幾何畫板用于數學公式、情形的推導
(5)開展網上答題、閱卷,減輕負擔,提高準確率
下面以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整合為例:
(1)數學老師詢問,在教學《算法與程序》這節知識時學生遇到兩個困難:一是
學習起來代碼內容較多,比較枯燥;二是無法體現知識點的作用。導致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普遍學習興趣不高,理解困難。針對這個困擾,我為這名數學老師支招:將一節數學課放到微機室來上課。我課前將數學書本上的一些例題和問題改寫成計算機編譯程序能實現的程序語言,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感覺,既能為數學老師解決教學難題,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強大作用的深刻印象,使學生樂于接受信息技術教學。
(2)在數學教學《圓錐曲線》時,對于動點軌跡的運動過程,僅僅通過板書是無
法形成直觀印象的,學生多半疑惑不解。使用幾何畫板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建立坐標系,設置運動條件,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動點運動的軌跡。
通過與其他學科的有效整合,既能促進其他學科的教學,同時也能讓信息技術的作用得到巨大體現,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信息技術教學必須突破其它課程只能單獨給學生一些孤單經驗、缺乏橫向聯系、缺乏各學科相互作用、不能給學生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的限制。通過運用多學科綜合知識、有目的、有系統地進行教、學、研。
四、積極開展各項信息技術活動,體現信息技術的巨大作用
在校園內開展各種信息技術活動,一般性的活動比如打字能手,FLASH制作,圖片維護,視頻制作等小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享受活動的樂趣。而少數同學如果對信息技術特別感興趣,那么應該善加引導,開展興趣班,培養信息技術方面的特長:比如制作網站,教授基本網絡編程技術以及網站維護等主要課程;參與開發智能機器人,了解國內外的智能信息技術,以《算法與程序設計》課本為基礎,教授電子電路基礎,傳感技術,數據庫課程、數據結構等計算機主干課程。假如成績優秀,對于學校和學生本人均是巨大的榮譽。
結合目前實際情況,高考科目是高中學校的側重點。如果信息技術不突出表現本學科的實用性,那么信息技術學科在學校將被孤立化、邊緣化。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根據環境,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的綜合,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始終強調信息技術的實用性,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進而才能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科學出版社《信息技術基礎》
【2】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附中 朱聯博 《淺談信息技術在新課程中的實用性》
【3】教育部頒《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