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容

摘要:探討對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進行診斷時,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所發揮的診斷價值。方法:將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共47例50個經病理分析證實為肝局灶結節增生的患者組作為研究對象,對這些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若多普勒檢查結果中有中心血流則為經典型,若檢查結果中沒有中心血流則為非經典型。將患者超聲與病理診斷下的分型進行比較,分析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患者的診斷價值和意義。結果:47例50個經病理分析證實為肝局灶結節增生的患者中,經病理診斷出45例經典型,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發現,有41例患者的檢測結果出現中心血流即診斷出41例經典型。經研究數據發現: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診斷敏感度為88.89%(40/45),診斷特異度為80.00%(4/5),陽性預測值為97.56%(40/41),陰性預測值為44.44%(4/9),診斷準確率為88.00%(44/50)。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肝局灶結節增生;分型
肝臟疾病是我國比較高發的疾病且具有很高的病變率,主要的病變是肝癌,患者會出現納差、消瘦甚至肝大、腹水等明顯癥狀,影像學檢查對此病的診斷率較高。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在臨床上是一種良性的占位性病變,出現的頻率相對較少[1]。多發于女性,大多是在健康查體時發現此病。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極少數的患者會出現腹痛和腹部包塊的癥狀,容易與肝癌的占位性病變產生混淆,早期的影響學檢查結果并沒有特異性的顯示,因此臨床中很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的情況,因此對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患者進行早期的診斷非常關鍵,本文在此北背景下,重點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患者的診斷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共47例50個經病理分析證實為肝局灶結節增生的患者組作為研究對象,50個腫瘤中40例為單發,5例為多發且都是兩個病灶。47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年齡分布在22~60歲之間,平均年齡(35.62±4.16)歲。出現腹痛、腹脹等腹部不適癥狀的患者有20例,另外27例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6例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5例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次研究的開展。
1.2所用儀器與方法
采用先進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掃描儀對患者進掃描檢查,其中掃描儀的探頭頻率為3~5MHz,血流成像速度為2~5cm/s,對患者進行掃描檢測時需在禁飲食6h后進行,進行檢查時患者常規的體位是仰臥位和左側臥位[2]。邀請有多年超聲操作經驗的醫師來為患者進行檢測,將腫瘤的形態、大小、血流等情況進行詳細的掃描和記錄,并根據檢測結果是否具有中心血流來判斷肝局灶結節增生是經典型還是非經典型,將超聲多普勒的檢測結果同病理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病理檢測將由具備豐富經驗的醫師來進行操作,根據檢測標本有無中心血管和瘢痕來進行經典型和非經典型的分類。
2.結果
2.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結果
結果顯示,在50個腫瘤中,檢測結果中有中心血流的為41個,未檢測出的有9個,即經典型和非經典型的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分別為41個和9個。
2.2病理檢測結果
結果顯示,在50個腫瘤中,檢測結果中有中心血流的為45個,未檢測出的有5個,即經典型和非經典型的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分別為45個和5個。具體分析見下表。由表中數據分析得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診斷敏感度為88.89%(40/45),診斷特異度為80.00%(4/5),陽性預測值為97.56%(40/41),陰性預測值為44.44%(4/9),診斷準確率為88.00%(44/50)。由此可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3.討論
肝局灶結節增生主要分為經典與非經典兩種類型,所謂的經典型是指肝局灶結節增生的中央有瘢痕樣組織,即所說的檢測到的中央血流的特征。具有血管畸形、結節樣結構和增殖的小膽管,從中心瘢痕放射出纖維將腫瘤進行分隔是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的主要病理特征,在病理結構中大多有中心瘢痕并通過肉眼可見[3]。而非經典型的肝局灶結節增生幾乎不存在中心瘢痕,結節樣結構和畸形血管也幾乎不存在,多普勒超聲就是根據經典型和非經典型肝局灶結節增生的明顯特征區別來進行診斷的,根據中心有無血流即可對兩種分型進行判斷。診斷結果較為準確和可靠[4],但通過本文的研究和數據分析,發現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對肝局灶結節增生進行診斷時,診斷的敏感性和陰性預測值的結果相對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有些存在的中心血管多普勒沒有很好的識別出來。檢測結果為陰性不代表沒有肝局灶結節增生,對未檢測出中心血流同時又高度懷疑有肝局灶結節增生的情況下,應當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來確定具體的病情的分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綜上所述,多普勒超聲檢測對肝局灶結節增生患者的分型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和意義,在診斷的準確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優勢,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但其診斷的敏感性和陰性預測值的結果較低,對部分肝局灶結節增生無法進行檢測,這就需要臨床具體操作中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最為有效的檢測方案,幫助患者及早的將病情診斷。
參考文獻
[1]龐海寶,張淋淋,陳宇,王克軍.常規超聲及超聲造影對結節性肝癌及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的鑒別診斷價值[J].癌癥進展,2018,16(05):594-596.
[2]王桂菊,岳會珠,許麗.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的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8):62-63.
[3]盧紅明.淺析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的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5):35-36.
[4]楊曉輝.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的影像學診斷、鑒別診斷及其難點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07):1068-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