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翠福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離婚率不斷上升,再加上意外事故等原因,大量的學生加入了單親家庭的行列。因此農村單親家庭學生的道德教育引起了社會和教育界的廣泛重視,筆者僅立足于自身的實踐與感悟,從“加強家庭指導,營造良好氛圍”“更新教育方法,關心愛護學生”“開展品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教師結對幫扶”這四方面入手,就農村單親家庭學生道德教育策略發表個人的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農村 單親家庭 道德教育
農村單親家庭的學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家庭教育的缺失會導致學生的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道德方面的問題。與生活在完整家庭環境的學生相比,他們更需要教師和父母的引導和陪伴。以下,筆者將結合具體實例,圍繞農村單親家庭學生道德教育策略展開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一、加強家庭指導,營造良好氛圍
俗語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基于此,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的實際家庭情況,從而對家長進行有效的指導,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首先,教師要讓家長明白自身的行為習慣、道德素質與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是密切相關的。家長在學生面前一定要規范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舉止,盡可能不要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曾子殺豬的故事就告訴家長,在教育學生時一定要講誠信。如此一來,便可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其次,教師要引導家長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同時要傳授給家長一些與學生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如與學生說話聊天時,要注意說話的語氣,不同的語氣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情緒。再次,學生對自己的父母有著強烈的依賴,因此學生家庭氛圍的好壞會對學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雖然是單親家庭,但父母仍要給學生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此便可以使學生身心舒適,非常有助于學生的修養。最后,教師應建立完善的家庭聯系手冊,定期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與家長進行充分地溝通和交流,從而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更新教育方法,關心愛護學生
教育家馬卡連科曾提出:“我們要善于這樣說話:使孩子們在我們的話里感到我們的意志,感到我們的修養,感覺我們的個性。”由此我們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行為修養,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質來影響學生的價值觀。
這其中,單親家庭的學生生長環境比較特殊,農村教師采取嚴厲的教育方法是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因此教師要認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安撫學生受傷的心靈。其次,單親家庭的學生大多具有敏感、自卑、膽怯的心理特點,這種心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將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針對此種情況,我們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理性教育外,還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傳授給學生一些心理調節的方法,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應該多多鼓勵單親家庭的學生,認真地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通過賞識教育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做游戲、開講座、班會等活動在無形中滲透道德教育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端正自己的行為和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開展品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學校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理論性的知識,同樣也應該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但在目前的農村學校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非常地空洞、乏味,這對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由此出發,我們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學生展開各種主題的品德教育,如在十月一日國慶節,以“愛國主義”為主題開展品德教育;或者請學生觀察社會上的公益行為,以“社會公德”為主題開展品德教育;或者通過學生反映出來比較普遍的心理問題為主,開展“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品德教育等等。另外,學校可以開設心理咨詢室,安排一名或幾名專業的、負責任的心理教師。在農村很多單親家庭的學生都非常需要心理咨詢和疏導,但由于農村缺乏心理咨詢機構且社會上的心理咨詢費用很高,因此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在多半會被忽視。而有了心理咨詢室,心理教師可以定期的給學生們進行心理疏導,同時也可以不定期地開展心理知識講座。通過與專業的心理教師溝通和交流,可以幫助單親家庭的學生很好地釋放心理的壓力和情緒,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如此一來,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又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最終形成健全的人格。
總而言之,農村單親家庭學生的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教師一定要有持以之恒地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教師結對幫扶
1、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檔案。組織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摸排了解,以班級、學科為單位建立單親學生檔案,準確客觀分析影響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并對各種問題進行歸類。如:學習方法問題,學習態度問題,自身智力問題,家庭環境問題等,并提出有針對性輔導轉化措施。弄清楚哪些學生缺乏情感認知?哪些學生缺乏人際?哪些學生缺乏學習方法?由于這是個人隱私,我們需取得學生的同意,并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和個人愛好做好記錄。
2、落實責任,結對幫扶。全校老師分為若干個幫扶小組,每位老師都要幫扶結對一個單親學生以上,最好是同一類型,根據預定幫扶方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靈活利用課外時間給予個別差異性輔導。
3、用愛架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家長、社會團體與家長、愛心人士與家長之間的金梁。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離異家庭的學生與家長之間都會有一道鴻溝,而且這些學生性格上都較內向,針對這些我們在研究中注重溝通,傳達他們雙方的愛,讓他們都能感受到對對方的在乎,讓他們都學會表達愛,讓愛改變一切。學校履盡職責對單親學生教育之外,還應該向社會公益部門、愛心團體、慈善機構、愛心人士推薦,讓更多的人關注關愛單親學生的成長。
4、開展表彰活動,助推教育效果。每學期學校需拿一定經費堅持召開家長會一次以上,全體教職工一起參加,表彰一批模范家庭、模范家長、先進幫扶老師,讓老師、學生、家長有榮譽感,從而推動道德教育穩步健康發展。
5、加強督查,嚴格問責
將關愛幫扶單親學生轉變道德思想工作納入教師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并將考核結果與教師晉職、績效考評、晉升掛鉤。加強專項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協助解決,對因工作不負責、責任不明確、措施不落實,造成單親學生輟學,影響脫貧攻堅大局,造成嚴重后果的,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參考文獻:
[1]程輝.單親家庭的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J].寧夏教育,2017-07-10.
[2]祁國鳳.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教育問題探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7-04-30.
基金項目:2018年南寧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C類課題“偏遠山區農村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策略的研究”(編號:2018C666)階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