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東
摘 要:精益生產類項目雖然能有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但在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項目進度容易延誤的頑疾。因此本文通過實例分析,論證了使用關鍵路徑法和關鍵鏈法等先進的項目進度管理方法,能夠有效改善精益生產類項目的項目進度管理效果,提高精益生產類項目的準時完成率。
關鍵詞:精益生產;項目進度管理;關鍵路徑法;關鍵鏈法
一、引言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提出,企業96%的浪費和質量問題都是因為流程不合理所造成的[1]。企業實施精益生產,對內部流程環節進行價值流管理,能夠消除企業內部各個流程中存在的浪費,降低企業生產和運營中的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庫存并縮短交貨時間,用更快速高效的流程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2]。因此對內部流程的精益改善項目能夠有助于企業從全局出發,識別整個產品價值流動的過程,精準的發現流程中存在的不增值活動和浪費項,以便于快速消除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對企業降低成本并提高按時交貨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二、精益生產類項目普遍存在的問題
精益生產流程的實施需要項目改善團隊有良好的大局觀,以提高企業整體生產效率為出發點,而不是只考慮企業內某些部門的利益。這既要求企業團隊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能時刻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又強調每位團隊成員能一專多能,在精于本職工作的同時又能比較熟悉整體生產流程內其他部門的工作情況。但是目前很多國內企業追求的是“短、平、快”,能夠給企業快速帶來利潤的發展模式,更多考慮的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企業、甚至行業長期良性的發展。中國早已成為了世界的工廠,我們并不缺乏能夠短期盈利的企業,我們缺少的是能夠真正走向世界、贏得世界尊重的百年企業。而當前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面臨的最大難題除了核心研發技術薄弱外,還有企業品牌影響力的缺失。而只有追求精益生產,時刻從客戶的需求角度出發,才能真正贏得市場,贏得客戶的尊重,使企業獲得更加長久的發展。
精益生產是對企業現有流程的持續改善,但很多企業在實施精益生產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不少問題和不同的阻力,最終改善計劃點無法完全實現,或者真實的實施效果和理論分析效果相比大打折扣。很多企業在實施精益生產時都會由于實施效果欠佳,項目進度緩慢而對精益生產思想產生懷疑,甚至放棄。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普遍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不同部門之間的觀念不同或者利益和資源沖突造成配合不佳。
(2)為了完成表面的計劃目標急功近利反而影響了產品質量導致改善失敗。
(3)部分員工喜歡按部就班對精益改革的抵觸情緒較強,造成項目實施拖延。
三、先進的項目進度管理方法對精益生產類項目進度管理的改善
精益生產的理論思想和方法更專注于發現問題并告訴我們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改善小組能夠很好的在項目啟動和計劃階段完成流程分析和改善計劃的制定。而精益生產的實施和控制階段是整個項目中不確定性因素最多,資源需求最大的階段,例如當很多改善點可能同時集中在工藝部門或者采購部門時,如果對改善實施過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協調,多個需要相同資源的改善點同時進行,容易造成資源沖突,改善任務目的不明確,多條非關鍵路徑可能因為延誤而變成關鍵路徑,項目的關鍵路徑需要反復更改甚至使項目進度管理失控,最終造成項目無法按照預期的目標時間完成,精益生產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有必要應用項目管理的科學方法,通過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充分利用既定資源,協調不同資源間的關系,實現項目預期的目標和結果。而對項目在實施和控制階段進度和資源的管理是精益生產項目類能否順利實施并達到預期目標的重中之重。
本文考慮應用關鍵路徑法和關鍵鏈法對精益生產改善項目進度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計劃在項目啟動階段假定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應用關鍵路徑法對項目的整體進度進行管理。但由于關鍵路徑法只保證關鍵路線上的任務能夠順利進行,并不考慮資源問題對項目整體進度的影響,而在精益生產確定改善點的任務項后,項目需要充分考慮資源受限和沖突的問題。考慮到關鍵路徑法的局限性,在項目實施和控制階段計劃應用關鍵鏈法代替關鍵路徑法,充分考慮任務間的資源沖突和人的行為因素,通過識別瓶頸和設置緩沖來更有效的實現對項目計劃的管理,使精益生產改善項目能夠達到預期的實施效果。
四、實例分析
A公司的進口電氣控制柜國產化項目由于實施匆忙,在訂單流程、部件采購、生產制造等環節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造成大批訂單無法按時交貨,給公司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通過對現有流程進行分析后發現,在目前的訂單和制造流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因此公司迫切需要通過精益生產改善項目優化電氣控制柜的生產制造流程,快速提高產品的準時交貨率。
由于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公司決定以關鍵路徑法和關鍵鏈法相結合的方法對電氣控制柜精益生產改善項目的項目進度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確保項目能夠盡快完成。
從項目網絡計劃圖可知,控制柜精益生產改善項目在初期的項目計劃階段任務流程相對簡單,任務目的明確,因此可以使用相對簡單的關鍵路徑法對關鍵路徑上的任務完成時間進行跟蹤和控制;而在精益生產項目中后期,需要對各項流程改善點進行具體的優化操作,此時項目存在較多的并行任務,同時由于改善任務項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項目存在較大的延誤風險,因此使用關鍵鏈法來設置項目緩沖(PB)、匯入緩沖(FB1-FB5)和資源緩沖(RB1),將項目的安全時間交由項目經理來集中管理,統一調配,實現對項目進度的整體把控。
通過應用更科學高效的項目進度管理方法,對項目執行過程中因任務不確定性和資源沖突造成的進度延誤風險進行及時的發現和控制,最終公司的電氣控制柜精益生產改善項目僅花費了5個半月時間就順利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個半月。
五、總結
通過實際案例的效果分析論證了運用先進的項目進度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針對精益生產類項目在項目進度管理中存在的諸多缺陷,因此很有必要在今后的精益生產改善類項目中引入關鍵路徑法和關鍵鏈法作為項目進度的控制方法,解決精益生產類項目容易出現進度拖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迎春.基于VSM價值流分析的中小型制造企業流程改進方法研究[J].浙江工業大學,2013(12):1-2
[2]吳京濤.“工匠精神”的培育與弘揚 [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