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雁
摘 要: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的工具。語言對兒童的發展有著決定性影響,語言幫助兒童逐步地發展對外部世界、對他人和自己的認識,促進其社會化的正常進行。語言發育遲緩不僅影響兒童與社會之間的交往,阻礙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而且還會影響兒童的神經心理發育。語言發育遲緩在兒童中存在一定的比例,語言訓練,關系到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最終是否融入主流社會,與同齡兒童一樣學習、生活和工作。引起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較多,大致可以分為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當前針對于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干預手段也較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研究現狀
引言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語言發育落后于同一時期正常兒童水平,在兒童中有較高的發生率。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主要表達方式。2-4歲是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語言發育遲緩會對兒童的交流、學習、心理健康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國內對語言發育遲緩的治療以言語訓練為主,理療、針灸等方法為輔的綜合治療。
一、語言發育遲緩的定義
關于語言發育遲緩的定義,當前學術界還沒有完全統一的定義。語言發育遲緩,是兒童語言障礙的一種主要類型,是指比正常發展的兒童在語言發展過程中進步相對緩慢;在恰當地運用語言方面,相比同齡兒童顯著低落,不能理解或者說出與同齡兒童相同水平的語言。從臨床操作角度講,當兒童的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明顯落后于相應年齡所應達到的標準時,就是“語言發育遲緩”。一個兒童是否有語言發育遲緩,需要根據其已有的知識經驗、所處的語言文化環境以及年齡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考察。《語言治療學》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定義是:“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在發育過程中的兒童其語言發育沒達到與其年齡相應的水平,這不包括由聽力障礙而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及構音障礙等其他語言障礙類型”。這一定義為判斷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提供了參考依據,從心理學以及病理學的角度出發,描述具體、詳細,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本研究以此定義為標準。語言發育遲緩從廣義上來說,是語言障礙的一種。
二、語言發育遲緩的具體表現
語言發育遲緩的具體表現主要有:
(一)說話晚或者很晚,過了說話的年齡仍然不會說話,常見的是2歲半以后開口或者仍然不開口說話,部分甚至要到四歲或者更晚。
(二)開始說話以后,比正常孩子發展慢或者出現停滯現象。
(三)只會用單字交流,不會用句子表達,或者稍大后句子的長度仍然很短。
(四)雖然會說話,但是語言交流的技能較低,不能與人流暢地對話,常常表現出與人視線不合、活動過多或不和小朋友玩等行為問題。
(五)語言應用,詞匯和語法的應用水平都低于同齡兒童,語言內涵貧乏,語法知識缺乏。
(六)語言理解困難和遵循指令困難。語言現象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個體如果因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在語言某一個領域技能欠缺或是掌握不佳,都有可能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三、國內語言發育遲緩的的康復治療的方法
(一)包括口部感知覺訓練、下頜運動治療、舌運動治療、唇運動治療等。將20例CP伴有語言發育遲緩住院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采用傳統語言康復組治療,治療組針對患兒口部運動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口部運動訓練。結果表明在腦癱兒童語言訓練中加強口部運動治療能有效改善患兒語言功能。
(二)游戲療法游戲療法是利用兒童的游戲活動來對兒童進行治療的方法。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可以以游戲形式進行理解、表達、操作性課題及交流等方面的康復治療。
(三)互動式閱讀互動式閱讀是成人和兒童并非以學習為主要目的地共同閱讀一本書,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通過和幼兒運用朗讀、講解、描述、開放式提問等閱讀方式與幼兒圍繞閱讀的圖書進行探討、互動,引導幼兒思考,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積累閱讀經驗,從而使幼兒語言能力、人格發展、審美能力、思維能力等得到全面發展。
(四)感覺統合感覺統合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愛爾絲博士提出的一個研究觀點,用來矯治兒童學習障礙行為、語言發育遲緩,任何幼兒都必須經由感覺學習,大腦才能有效地發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產生自動自發的學習效果,身體及感官反映到大腦各感覺區的感覺學習信息,一定在記憶中有無數次統合,才能發展出語言表達、運動計劃、左右腦思考,人格情操區的成熟。溫俊紅采取語言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共半年。治療半年后,59例患兒語言發育與治療前有明顯改善。
(五)針灸中醫認為,小兒腦癱大多是先天享賦不足,加上肝腎虧虛,導致小兒出生后發生五遲五軟之癥。語言障礙或者發育遲緩,舌賽不語患者的常用治療方式為語言功能訓練,需要根據患者年齡段的不同,注重不同的培訓重點。粟愿學應用針灸、穴位注射結合語言訓練治療,具有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語言障礙。趙衛東聯合運用針刺及經絡導平治療語言發育遲緩,較單一的語言訓練方法效果更明顯,且安全無痛、無副作用,易被患兒接受,值得基層兒科臨床推廣。
(六)經顱磁刺激磁刺激治療是通過時變電流流入線圈產生時變磁場,從而在組織內產生感應電流,當感應電流強度超過神經組織的興奮閾值時,就會引起局部神經細胞去極化,引發興奮性動作電位而產生治療作用。林祥副等研究表明重復聯合言語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患兒語言發育及智能發育水平,且治療時間越長,療效越好。李新建等實驗結果顯示TMS與語言訓練聯合應用可改善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語言能、動作能、口部運動功能。
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于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干預訓練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發達國家對于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訓練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這些研究都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理論資源。國內是在近十幾年才開始廣泛關注,在當前的康復教育領域和學前教育領域,都已經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十分重視,語言的康復教育工作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
參考文獻
[1]張雪瓊.綜合干預對2~3歲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智能發育影響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5(06):695-696
[2]梁周全,尚玉芳.幼兒游戲與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