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景
俗話說:“生娃容易養娃難。”在照顧寶寶長大的過程中,寶媽難免會碰到許多問題,看到寶寶精神不振、難受痛苦的模樣,急得不知該如何是好,比如寶寶突然食欲不好,寶寶食欲不好是較為常見的,因寶寶食欲波動較不穩定,所以時常會出現吃不下飯的情況,但是很多父母都不太清楚寶寶為什么會突然胃口不好,認為寶寶只是在挑食,殊不知寶寶食欲不好有多方面因素,也難以分辨寶寶食欲不好是正常的食欲波動還是身體出現問題,下面來詳細科普一下。
食欲不好的癥狀
一些父母不清楚寶寶食欲不振的具體癥狀,也沒有具體的概念,導致自己慌了手腳,甚至會影響到寶寶治療與護理,因此本文來分析一下寶寶食欲不好的癥狀。
食欲不穩定
寶寶食欲都有周期性,且波動較不穩定,在這個周期里,寶寶的食欲會發生輕度的增減。食欲輕度增減、胃口時好時壞是正常的現象,家長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長期食欲不振,對奶粉、米粥甚至零食都提不起興趣,那么家長需高度重視,這便是食欲不振的典型表現。
對食物不感興趣
一些寶寶在吃飯的時候會對食物不感興趣,這大部分是由于孩子偏食而導致的,通常是寶寶在飯前吃了較多的零食、飲料或者其他食物,導致到了飯點就沒有胃口,吃不下飯,針對此現象需要家長對其進行調節,改正挑食的壞習慣。
食欲不好的原因
除了正常的食欲增減周期以外,寶寶食欲不好還存在多種原因,絕非只是單純的吃飽、消化不良或者挑食等原因,下面來詳細介紹。
缺乏微量元素
寶寶突然食欲不振,很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當寶寶身體不適時,會直接影響到食欲,比如口腔出現問題,或者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嬰幼兒缺鋅會導致寶寶味覺減退、食欲下降,甚至會導致寶寶口腔潰瘍,若家長長時間沒有加強注意與護理,寶寶長期缺鋅可能會引發厭食癥。
咀嚼能力不足
一些寶寶從小沒有鍛煉咀嚼能力,吃東西幾乎都是一口悶,當碰到較硬的食物時,寶寶會含在嘴里讓其軟化,還有父母面對此現象會給寶寶喂湯水,以輔助孩子能夠咽下食物,這樣無法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甚至湯水混合食物會沖淡寶寶的胃酸,一定程度會降低寶寶的食欲,長此以往會造成寶寶食欲不好。
營養過剩
當前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變好,對于孩子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什么就會給什么,也注重食物的營養和健康價值,殊不知營養并非多多益善,應該適當提供營養,避免造成寶寶營養過剩,雖然不少家長覺得寶寶胖起來更可愛,但是營養過剩會造成孩子腸胃難以承受負擔,除了會引發肥胖問題以外,還會適得其反導致寶寶消化與吸收出現問題,以引發厭食癥。
飲食注意事項
食物營養又適量
俗話說:“若要小兒安,須受三分饑與寒。”為避免寶寶出現食欲不振,要注意寶寶的飲食問題,家長要注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其營養成分能夠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求,且還需保證食物營養適度適量,切勿攝食過量。
食物清淡易消化
家長在照顧寶寶時,需要保證食物清淡易消化,如果寶寶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導致胃腸中堆積大量食物殘留,進而會出現病理停滯,演變成痰,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痰熱,堆積在體內,會引發疾病。
注重食物溫度
寶寶腸胃比較嬌弱,且還在發育中,為保護寶寶的脾胃,應該要注重食物的溫度,要知道“胃喜暖而惡濕寒”,甜膩、冰凉的食物會對寶寶的脾胃造成一定影響。
注意進食速度
寶寶進食的速度也影響到其消化和吸收,對于寶寶的食欲好壞也有著重要影響。家長要注意培養寶寶細嚼慢咽的習慣,通過在口腔內將食物切磨碎爛,能夠促進寶寶消化和吸收,也能充分發揮唾液作用,若寶寶狼吞虎咽,大口吃飯、大口吞下,會導致寶寶胃腸功能紊亂,造成消化不良。
寶寶食欲不振多是和飲食有關,家長要注意給寶寶吃的食物營養與味道,合理搭配膳食,要注意適度適量,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同時也要注意寶寶吃飯的速度。當寶寶出現食欲不振后,需認真觀察,若是疾病的信號,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