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精神病是人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對患者以及家屬的生活產生影響,積極做好精神病的防治工作至關重要,但是應該怎樣預防精神病呢?不妨讓我們先認識認識精神病吧。
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是指在各種因素(包括生物、心里、社會環境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腦功能失調,出現以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障礙為主的一類嚴重的精神疾病。最后造成無法正常生活,甚至部分患者在受到病態心理的影響下,還會出現自殺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精神病患者的肺部結構與功能可能異于常人,體內會形成不同的神經化學反應,臨床中眾多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的患者其大腦中有腫大的腦室以及萎縮的灰質,當然也有學者認為精神疾病是受到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而引發的,且該疾病會遺傳。
精神疾病的臨床表現較為明顯,比如有的精神病患者突然對事物失去了興趣,本來性格活潑開朗,但是突然變得比較冷漠、孤僻,對身邊的親人漠不關心,脾氣變得異常暴躁,甚至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大吵大鬧。部分精神病患者的日常行為變得十分詭異,如喜歡發呆,突然半夜出現在家人的床邊,對待任何事情都變得多疑,當別人背地里說話的時候以為在議論自己或者嘲笑自己,想要加害自己等。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中,會想著自殺或者去傷害別人,這一系列的現象不僅對自身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家庭的和睦與團結。
精神病的危害重大,可將其概述為五點:
(1)語言思維發生障礙:語言理解存在困難,無法進行思考與溝通;
(2)出現適應不良性行為:發病的時候容易對自己或者他人的身體產生威脅,出現自殺等傾向,日常生活中不愛交流,變得喜怒無常;
(3)人際交往受影響:因疾病的原因,精神病患者無法正常的交流與溝通,甚至還怕見人,逐漸喪失與他人的溝通;
(4)工作學習能力喪失: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無法正常工作、學習,因為病情而喪失生存能力,變得貧困潦倒;
(5)社會功能低下:因精神疾病患者長時間住院以及自閉,或者社會功能逐漸喪失,有的精神疾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哪些行為是正確,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引發精神疾病的原因眾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遺傳因素:精神病是可以遺傳的,假如在患者親屬之中該疾病的發生率要高于常人,那么血緣越近,發病率則越高;
(2)刺激性因素:在生活中遇到的刺激性事件也是引發精神病的導火索,所以精神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不要鉆牛角尖;
(3)個性因素:有接近50%以上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發病之前都有一定的個性特征,更多的表現為孤僻、害羞、內向、想入非非等;
(4)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了精神疾病的發生,有非常多的精神病患者是因為受到環境的刺激而發病,如父母的責罵、工作壓力大等。
精神病的防治十分重要,需要多角度分析與研究,盡可能的將精神病的潛在病因扼殺在搖籃之中。
(1)對生活充滿希望:精神病患者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對生活充滿希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可以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平衡神經活動。另外還要積極的走出自己的房間,融入到大自然之中,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如外出旅游,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放空自己的內心。
(2)加強體育鍛煉:身體的健康與精神的健康是相互關聯的,如果身體上存在缺陷,那么也會導致情緒變得不穩定,所以在預防精神病方面要加強體育鍛煉。經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讓頭腦休息,能夠將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加以摒除,但是體育鍛煉需要經常化,這樣方可起到預防的良好目的。
(3)不要過分注意身體:部分精神病患者過分注意自己的身體,比如頭疼會認為自己得了腦瘤,從而導致心情煩躁,還有部分精神病患者疑神疑鬼,所有的事情都往最壞的一面考慮,導致精神變得比較緊張,久而久之則會引發精神障礙。所以不要過分注意身體,如果身體上存在不適,可及時救治,避免胡思亂想。
(4)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引發精神疾病的首要因素,如果情緒未得到合理控制,那么則會導致精神病患者崩潰。每一個人都有喜怒哀樂,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被各種事情所煩惱,在遇到讓人不愉快的事情時,則需要深呼吸,腦子里要時刻想著“不能生氣”,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將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避免壓力越來越大。
(5)爭取處理各類問題:在社會生活中需要正確處理家庭、工作、學習、婚姻,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冷靜對待,或者與自己的朋友商量,在相互幫助下解決問題。在現實社會中,有精神病患者胡亂猜疑,認為自己的領導故意為難自己、認為自己的老公出軌、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等,這些都是引發精神病的因素,所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冷靜對待每一件事情,不要過多的進行猜疑,也不要整日的憂愁,要想得開、看的遠。
(6)注意復發的先兆:一般而言,在精神疾病發作的早期,患者容易出現失眠的現象,甚至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睡眠晝夜顛倒的現象,如晚上學習,白天睡覺,情緒暴躁、疑神疑鬼,甚至還有部分患者無故發呆與大笑。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屬需要多加注意,并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就診。
(7)合理用腦: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學習要合理安排,避免出現用緊張的現象,每天的生活要有規律,按時作息,積極參加各類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