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申 衛哲 馬東池

摘 ?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麗水學院全日制在校大學生進行急救知識知曉現狀、態度與需求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急救知識平均知曉率為59.5%,突發性公共事件急救知識知曉率最高,心肺復蘇術知識知曉率最低。專業和健康狀況影響大學生對急救知識與技能的需求態度,差異顯著(P<0.05)。醫學專業大學生對急救知識的普及意愿顯著高于非醫學專業大學生,健康狀況越好的大學生學習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意愿越積極。大學生需求最強烈的三項急救知識與技能分別是創傷急救、心肺復蘇術、呼吸道梗塞急救,普及學習的時間具有多元性。高校應樹立“大健康”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與學生健康需求相結合,整合各類資源加強對大學生急救知識的普及,提高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程度,提升大學生健康素養。
關鍵詞:大學生;急救知識;調查研究;麗水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2-0194-03
Abstract: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titude and needs of full-time college students in Lishui University for first aid knowled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ate of knowledge of first aid was 59.5 %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highest rate of knowledge of sudden public emergency and the lowest rate of knowledg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e professional and health status affects the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need for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higher willingness to popularize first aid knowledge than non-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The more healthy they are, the more active they are in learning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three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college students need most are trauma first ai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respiratory infarction first aid. The time for universal learning is diverse and dispers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great health',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students health needs, integrate various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first aid knowledge, improve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first aid knowledge; research; Lishui university
近年來,高校突發意外事件頻發,嚴重威脅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相關研究表明[1-4],當前大學生急救知識知曉率普遍較低,缺乏應急避險的能力。《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把安全應急與避險列入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幫助大學生掌握常見突發事件和傷害的應急處置方法,提高自救與互救能力,已成為當前高校大學生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的一項重要任務。[5]本研究旨在調查麗水學院大學生急救知識知曉現狀、普及態度與需求,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提高大學生急救知識與技能水平,為大學生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根據中國紅十字總會急救培訓操作和心肺復蘇指南,結合研究目的,自行設計問卷《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現狀與需求調查》,對麗水學院在校各專業大學生隨機分層整群抽樣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急救知識知曉狀況、急救知識獲取途徑、急救知識普及態度、普及需求。共發放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75份,有效率為96.9%。通過Excel錄入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統計學描述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急救知識知曉總體狀況
大學生急救知識平均知曉率為59.5%,突發性公共事件急救知識知曉率最高(平均知曉率82.1%),其次是日常生活急救知識(平均知曉率71.3%),再次是運動創傷急救知識(平均知曉率59.7%)。心肺復蘇術知識知曉率最低(平均知曉率34.2%)。(見表1)
大學生獲取急救知識的途徑中,通過網絡媒介獲取的最高(54.2%),其次是電視和廣播(43.2%),通過培訓獲得急救知識的僅為26.2%。由此可見,大學生多從網絡、電視廣播中獲得,參加過系統的急救技能培訓的數量少。
(二)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態度
1. 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態度總體狀況
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態度得分為3.97±0.69,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都對急救知識的普及的重要性持積極態度。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在校園內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達到89.1%。但有興趣(63.8%)、愿意參加培訓(62.9%)、認為有能力學習(64.6%)的大學生比例相對較低,均不超過70%。在施救意愿上,對家人、朋友等熟人愿意和非常愿意施救的達到80.7%,對陌生人愿意和非常愿意施救的僅59.5%。
2. 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態度的影響因素
以急救知識普及態度為因變量,以年級、地區等因素為自變量,由高到低分別對自變量和因變量進行賦值,做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專業和健康狀況影響大學生對急救知識與技能的需求態度,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值<0.05)。醫學專業大學生對急救知識的需求顯著高于非醫學專業大學生,健康狀況越好的大學生急救知識的學習需求越積極。性別、民族、地區等維度上大學生急救知識需求態度有一定差異,但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值>0.05)。(見表2)
(三)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需求
在需求內容上,大學生第一感興趣的三項是急救知識是心肺復蘇術(38.8%)和創傷急救術(33.5%),兩項占比達到72.3%。第二感興趣的三項是是創傷急救術(28.6%)、呼吸道梗塞急救(15.2%)、心肺復蘇術(14.8%)。第三感興趣的三項是呼吸道梗塞急救(18.6%)、動物咬傷抓傷急救(7.7%)、火災逃生急救(12.5%)。總的來說,大學生最感興趣的三項內容分別是創傷急救(總體占比73.5%)、心肺復蘇術(總體占比64.4%)、呼吸道梗塞急救(總體占比37.8%)。
在培訓形式上,大學生最希望開展的培訓形式是情景模擬練習(43.5%),其次是講座+練習(31.2%),自學(11.5%)和講座形式(7.6%)相對較低。在時間安排上,大部分學生希望每半年組織一次或多次的培訓(85.3%)。23.9%的大學生期望在周末白天培訓,19.5%選擇周末晚上,22.8%選擇工作日白天,18.7%選擇工作日晚上,13.7%選擇時間隨意,學生在選擇培訓時間分散零散。
三、討論與建議
(一)大學生急救知識知曉狀況不良
大學生急救知識平均知曉率未達到60%,部分大學生急救知識知曉情況不良。同時,突發性公共事件急救知識知曉率普遍較高。近年來政府和學校利用國家安全日、新生軍訓等載體加強對公共突發事件的防范宣傳和逃生演習,大學生掌握程度較高。日常急救知識知曉程度良莠不齊,由于絕大部分大學生未接受過系統的急救知識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多是憑父母經驗、網絡等渠道獲得的日常急救知識零碎片面,甚至有很多錯誤的認知。大學生心肺復蘇術知識知曉率最低,由于心肺復蘇術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長期接受專業的訓練才能掌握。除醫學專業大學生,其他專業大學生很難接受到系統的專業訓練。
(二)大學生對急救知識的普及態度總體積極但主動學習的意愿加強
大學生普遍認為有必要普及急救知識,但學習的興趣相對較低,部分大學生主動維持和促進健康的能力不高。健康不僅僅是獲取基本健康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些信息和技能維持和促進健康。大學生對熟悉人施救意向高于對陌生人,由于缺乏系統的急救知識知曉培訓、擔心口對口呼吸感染傳染病、對自己知識和技能不準確的擔心以及面對突發事件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是影響施救意向的主要原因。[6]醫學專業大學生急救知識和技能知曉態度顯著高于非醫學專業大學生。醫學專業大學生因專業特點學習到更多的急救知識,對急救知識的認知程度相對較高。健康狀況越好的大學生學習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態度越積極。健康狀況越好的大學生越重視維護自身健康的各項技能的學習,而健康狀況相對不好的大學生缺乏維護健康技能的關注,以及逃避健康問題的心理影響他們的普及態度。
(三)大學生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需求多元
在需求內容上,大學生最感興趣的急救知識分別是創傷急救、心肺復蘇術、呼吸道梗塞急救。其中,創傷急救和呼吸道梗塞與大學生生活實際需求息息相關。培訓方式上,74.7%的大學生期望通過情景模擬練習或者講座+練習培訓形式提升自身急救知識與技能。傳統的救急知識學習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在模擬情景中借助模型動手實踐是提高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最佳途徑。在培訓時間安排上,85.3%的大學生希望每半年組織一次或多次的培訓,但具體培訓時間需求比較分散,這可能與選課制背景下不同專業學生教學安排不同有關。
(四)高校應有針對性加強大學生急救知識與技能知曉
“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應樹立“大健康”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與學生健康需求相結合,有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急救知識與技能的知曉。一方面,通過軍訓、體育課、爾雅課等第一課堂開展急救知識系統普及,轉變部分大學生對急救的認知態度。同時,積極運用情景模擬形式,結合專業老師的指導,著力加強大學生普遍薄弱又感興趣的心肺復蘇術、創傷急救等專業性較強的急救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另一方面,針對選課制背景下大學生業余時間安排分散的特點,高校應充分依托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校園文化等學生喜愛的載體加強急救知識的宣傳。同時,充分利用好醫學專業資源,在急救培訓方面,醫學院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充足的模型;具備專業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大量醫學生志愿者等,均可滿足大學生急救培訓的條件。[7]以院系為單位,以醫學院師生為主體牽頭,構筑“專業老師、輔導員-學生干部-大學生”的梯隊培訓體系,逐步提高急救知識的知曉覆蓋面,提升大學生急救知識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唯,等.廣州市大學生急救知識、態度、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7(20):2852-2855.
[2]徐靜,等.河南省在校大學生現場急救知識水平影響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8(24):3421-3423.
[3]朱麗莉,等.江南大學大學生現場急救知識普及情況調查分析[J].科教文匯,2018(3):79-82.
[4]李澤典,等.延邊地區某高校大學生的急救技能知曉情況及施救意向[J].職業與健康,2016(15):2129-2131.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1707/t20170710_308998.html.
[6]張軍根,等.大學生實施急救技能的意愿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8(5):350-352.
[7]劉翠,等.十堰市非醫學專業大學生急救知識和培訓需求調查[J].重慶醫學,2017(23):3248-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