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淺談《微生物學》課程思政

2019-09-10 09:16:52王春燕張好強李培琴
高教學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

王春燕 張好強 李培琴

摘 ?要:《微生物學》是林學院森林保護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必修課,與人類日常生活和林業生產密切相關。為了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微生物學》,文章從教學內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課程思政教育的實現途徑和舉措、課程思政注意事項等幾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旨在提高《微生物學》課堂教學的育人效果,并為其他自然科學課程的課程思政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專業基礎課;思政元素;開展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2-0177-04

Abstract: As the basic course of the forest conservation major in Forestry College, Microbi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uman daily life and forestry prod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the class, and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politics education into microbiolog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viewpoints from the explores of ideological politic elements, operative modes, and attention matters. This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ideological politics education of other specialized courses.

Keywords: curriculum politics; specialized courses; ideological politic elements; operative modes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在2016年12月7-8日的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明確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2]。這要求高校專業課教師也要融入思政教育隊伍,要依托專業課的教學內容滲透思政教育,將思政之“鹽”溶于各科目專業知識“食物”中,使思政教育貫穿專業課教學的全過程[3];努力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把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能力教育結合起來以更好地培育學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從而推動和開展“課程思政”[4]。

“課程思政”是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微生物學》作為林學院森林保護學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必修課,對森保專業學生知識結構和素質技能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課程地位尤其突出和重要。本門課程是校級課程思政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所蘊含的科學思辨和客觀理性正是“課程思政”的良好載體。本文圍繞《微生物學》課程如何開展“課程思政”,結合農林院校自身辦學特色、專業特點和授課經驗,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希望可為其他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提供借鑒和參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微生物學教學內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微生物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與人類日常生活和林業生產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許多微生物學的內容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價值與潛力,可以作為將“思政”營養融合進去的良好載體。在教學中可不斷挖掘課程本身的思政資源,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嚴謹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生物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操等。本文主要從理性批判、科學思辨、志存高遠、民族自信心和環境保護等幾個方面進行舉例。

(一)理性批判,求真求實

理性批判精神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它要求人們不迷信權威、縝密思考、獨立判斷。1982年俄國Ivanovski發現了煙草花葉病的病原可通過細菌濾器,但生活在巴斯德“細菌致病說”的極盛時代,他仍認為該病是由細菌產生的毒素引起的。然而,1989年荷蘭Beijerinck在他研究的基礎上指出煙草花葉病的致病因子不是細菌,而是一種新的物質并取名“Virus”,由此,病毒被發現,病毒學也隨之誕生。教師可用病毒的發現史為例,教育學生不要迷信權威,要有理性批判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要勤學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質疑和創新,勇于探索,求真求實。此外,微生物學上許多重大發現,都是基于科學家的這種理性批判、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如微生物學奠基人Louis Pasteur用曲頸瓶試驗徹底否定了“自生發生”學說;澳大利亞醫生Barry Marshall以身試菌,證明了胃炎、胃潰瘍的致病因子是幽門螺桿菌,而不是胃酸過多;我國著名微生物學家湯飛凡用雞胚卵黃囊接種法在世界上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推翻了沙眼的“細菌病原說”和“病毒病原說”;2017年王二濤研究員最近發現菌根真菌和宿主植物間碳水化合物傳遞的主要形式是脂肪酸,推翻了傳統認知,改寫了教科書。這些事件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微生物特點的認識,擴大視野,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性挑戰權威的勇氣。

(二)辯證思維、客觀理性

微生物與人類關系密切,既有有利也有有害的一面。例如,我國微生物資源十分豐富,許多微生物具有生防效果,可開發為生防菌劑,應用于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同時,一些林木病原菌也會引起重大的林業災害,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損失。在講解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時,要引導學生用辯證思維分析和理解微生物“雙刃劍”的特性,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生產當中遇到的問題,控制微生物的有害作用,充分發揮其對人類有利的一面,為人類造福。這可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客觀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科學觀;也可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技術在生產實踐當中的重要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為人類造福的科學使命感。

此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用辯證思維客觀理性地分析一些微生物相關事件或現象的本質,訓練學生的理性辨析能力,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保持科學理性,而不是盲聽、盲從、盲信。例如,抗生素濫用導致病原菌耐藥性的產生和超級細菌的誕生,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象的本質原因并不是抗生素本身的問題,而是抗生素使用中濫用的問題;教導學生應該科學、合理地運用抗生素,既不能濫用抗生素,也不能絕對的排斥和否定抗生素的作用及其對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再如,講解微生物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時,既要讓學生意識到我國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也要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是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必經的過程,國家和政府正在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控制和治理,引導學生客觀理性地對待我國環境污染的問題,要對國家和政府有信心。

(三)志存高遠,造福人類

許多追求真理的微生物學者為人類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到1997年,共有39件79人因在微生物理論研究和應用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而獲諾貝爾獎。這些事件充分體現了微生物學的重要地位,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勇攀科學高峰的遠大志向;同時,也會讓學生意識到科學的目的在于造福人類,當科學家用所學為人類造福時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助于培養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了追求真理,幽門螺桿菌的發現者澳大利亞醫生Barry Marshall和我國的“沙眼之父”湯飛凡不惜以身試菌;斑疹傷寒病原體-立克次氏體的發現者美國科學家Ricketts和巴西科學家Prowazek在研究此病中因感染而犧牲;德國科學家Harald zur Hausen畢生致力于研究人乳頭瘤病毒,最終證明了其是子宮頸癌的成因。我國著名微生物學家湯飛凡說:“一個科學家的勇氣和責任,就是應該知難而進,為人類解決最迫切的問題”。《微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可用這些科學家嚴謹的治學態度、獻身科學的犧牲精神和造福人類的歷史功績教育和影響學生,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培養學生不畏艱辛、鍥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學以致用、報效祖國、造福人類的遠大志向。

(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微生物學的起源淵源流長,中國在這一漫長進程中做出了諸多令世界矚目的偉大功績,如微生物的利用在我國歷史悠久,史前期我國釀造業已十分發達,民間已知瓜豆輪作;盡管許多教科書上都把抗感染免疫的起源歸功于1796英國鄉村醫生Jenner發明的預防天花的牛痘苗,但實際上免疫學起源于我國,早在唐朝就開始用人痘預防天花,后傳入英國;1956年我國學者湯飛凡用雞胚卵黃囊培養基在世界上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新中國誕生前,湯飛凡在戰亂中依然為人類謀福祉,在極端困難的歲月和簡陋的實驗條件下,創建了我國的生物制品事業,為我國微生物學、免疫學和抗生素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東方的巴斯德”,是我國紀念郵票上唯一的微生物學家。教師可將我國微生物學的發展史和愛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展示我國微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成就及對世界微生物學做出的卓越貢獻,使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和中國人民的智慧,認識到祖國科學文化的古老和燦爛,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斗志和科學使命感。

(五)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生態文明已正式寫入我國《憲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也強調:“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微生物與環境保護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講解微生物六大營養要素之一的水時,讓學生認識到水不僅是微生物的生理功能之源,也是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認識到水對生命的重要意義,結合目前我國形勢嚴峻的水資源匱乏和污染問題,倡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在講抗生素的抑菌機理和耐藥性機制時,可結合日常感冒輸液等抗生素使用的實際例子,給學生講明濫用抗生素問題的嚴峻性,向學生普及國家相關部門對抗生素濫用問題的態度和重視程度,教導學生科學合理運用抗生素。講到微生物生態及其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時,教師既要強調微生物治理環境污染的可行性,也要讓學生深刻感悟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而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保護環境要從我做起,進而影響身邊人,也要從現在做起,從日常飲食、購物等生活的點滴做起,號召大家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中國”。

(六)其他方面

現代社會是一個既充滿競爭又需要合作互助的社會,在講解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關系時,引導學生認識到團結協作、互利共贏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競爭協作精神,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找準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微生物與林業生產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用所學微生物知識為我國林業發展做出貢獻。結合近期的長春生物長生疫苗案件及其他微生物安全相關案例,教育學生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極強的社會責任心,不能唯利是圖,置道德與良心而不顧,制假造假,危害社會。講到結核病、乙肝、艾滋病等人類健康疾病的病原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潔身自好,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同時,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和關愛艾滋病病人和肝炎患者。此外,在提到微生物(如蘇云金芽孢桿菌、昆蟲病毒等)可作為生防菌劑使用時,要引導學生思考使用范圍和注意事項,培養學生的生物安全意識。

二、《微生物學》課程思政的開展途徑

(一)理論課教學中的思政教育

教師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和政治修養的同時要有思政育人的意識,教學過程中以“匠心精神”認真準備和組織每一節課,不隨意調課,認真批改作業,以身示范,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嚴謹的教風、強烈的責任心和高尚的言行感染和教育學生,塑造學生的高尚品格。

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師授課模式,由2-3名教師集體備課,并根據各自的專業知識、研究方向和教學特點分別負責相關章節的教學,形成獨具特色的團隊合作、資源共享、經驗交流、共同成長的教學團隊,充分凝聚團隊的集體智慧,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這種團對協作的授課模式也為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分組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生分成 4~5人一組,采用分工協作的方式,針對感興趣的微生物熱點問題或現象,如腸道微生物的功能等展開討論,或查閱資料和文獻,制作PPT,課堂上進行 “小老師”上課,最后教師給予恰到好處的點評和提升,并根據每位同學的貢獻給出相應的考核成績。這種教學模式,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交流意識,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PPT制作水平、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鼓勵學生探索學科前沿,可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和愛好,有利于學生主動思政,提高教學效果。

(二)實驗課教學中的思政教育

實驗課是微生物學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實施“課程思政”的一個關鍵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乃至科學世界觀等很多方面都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因此,要重視微生物實驗課的思政教育,抓住有利時機進行教育和提醒,并以身作則,進行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良好的科研習慣和科學素養。

上課前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必須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實驗操作;仔細認真地觀察實驗過程,準確、清楚、實事求是地記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尊重事實,按照實際過程和得到的結果完成實驗報告,并用相關原理分析所得結果,不得隨意編造實驗報告,弄虛作假。教學過程中,對于不認真操作、隨意編造實驗過程和結果、弄虛作假的現象要給予及時的批評和教育,啟發學生覺悟到如果將來科研工作也采取這種態度, 將會造成何等嚴重的后果。這有助于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誠實可信的品質、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認真負責的科學作風。

因部分實驗所用的微生物是機會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教師要提醒學生不僅要注意自身操作的安全,也要注意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擴散,要對自己、他人和社會負責。此外,實驗中所分離的未知菌種也要按病原菌來進行操作與管理。實驗課上要求學生穿工作服、扎頭發,做好防護措施;實驗前后要洗手,實驗中不隨意抓撓皮膚,尤其是有傷口的部位;實驗器具要注意消毒、殺菌,如接種針使用后要灼燒殺菌;清洗帶菌器具前要先滅菌,實驗所用菌株和菌液不能隨意丟棄和傾倒。這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生物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

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驗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小組的每一位學生都要積極參與實驗過程,分工合作,共同商量解決實驗當中遇到的問題。這有助于學生理解團隊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不同的分工,同樣的責任,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以及為他人服務和樂于奉獻的精神。

在實驗教學中,也要注重學生的勞動及社會公德教育和環境保護意識。安排學生參與實驗室的整理和清掃,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以及熱愛勞動的品質和樂于奉獻的精神;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如配置培養基和染色液、轉接和培養菌種等,這既可讓學生將理論課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相聯系,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可讓學生體會到實驗準備過程的不易,教育學生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實驗中要教育學生愛護實驗器具、正確清洗和存放實驗用品、節約化學藥品、保持良好的實驗秩序,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實驗所產生的廢液和垃圾不能隨意傾倒,要進行垃圾分類,正確回收廢棄藥品和消耗品,防止污染下水管道和環境,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學生環境保護不僅僅是口號,要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實踐活動中的思政教育

鼓勵學生向身邊的人宣傳和普及微生物知識,如合理使用抗生素,或鼓勵學生參加微生物學有關的科普活動。例如,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3月24日)和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紀念日的當天,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防治結核病、關愛艾滋病等公益事業當中,利用自己課堂所學的微生物知識自制宣傳資料,組織社團深入社區,向廣大師生或群眾普及這些節日設立的意義及結核病的病原菌、艾滋病病毒的形態特征、傳播途徑等相關知識,提高百姓意識,讓大家關愛生命,不歧視艾滋病患者,為營造和諧社會做出努力。此外,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學以致用,感受到自身的價值,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激發社會責任感。

(四)利用微平臺等渠道進行思政教育

我校林學院森保專業的《微生物學》理論課僅有32學時,由于課時十分有限,除了在授課過程中進行思政教育外,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的方式實現《微生物學》的“課程思政”理念。教師可在班級的QQ或微信討論群中將微生物相關事件或思政元素上傳,如湯飛凡發現沙眼衣原體的歷程等,讓學生進行討論和發表看法,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引導,既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也可進行課下的思政教育。

三、《微生物學》“課程思政”的注意事項

首先,教師是教學的執行主體,“課程思政”的效果取決于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任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育是“教學”與“育人”的有機結合,育人是每位老師責無旁貸的份內之事,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深挖課程中的思政資源,把思政元素和育人工作融入日常教學,啟發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觀。

其次,《微生物學》“課程思政”不等于“課程思政化”,在授課過程中時刻想著如何體現思政內容、將《微生物學》課上成思政課的、單純的為了思政而思政的做法是錯誤的,應該在傳授專業知識,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地進行思政教育。

最后,“課程思政”也不是思政內容與課程知識點相脫節,在教學中簡單的進行思政上的引伸和靠攏,以至于思政過于生硬或突兀而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觸,而應該是“潤物細無聲”式的自然融合。課程是載體,思政是靈魂,任課教師要立足于課程質量標準,結合教學的基本內容,尋找思政恰當的結合點,精心準備和組織每一堂課,將思政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實現《微生物學》的“課程思政”。

四、結束語

總之,只要任課教師在《微生物學》的授課過程中能實現從“教學”到“教育”的轉變,不斷發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教學的各個環節,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傳授微生物學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加強思政教育,作為高校自然科學課程之一的《微生物學》是可以融入思政味的,從而實現“課程思政”,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仝文玲,胡青平,徐建國.微生物學教學中如何實現全課程育人[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185-186.

[4]曹喜濤,張建平,張業順,等.生物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微生物學》為例[J].輕工科技,2018,34(12):164-165.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
高校思政課程的現狀與改革措施研究
商情(2017年33期)2018-01-24 22:01:46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教師·上(2017年12期)2018-01-13 22:09:08
“專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
科技視界(2017年27期)2018-01-04 14:39:05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科技視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課程思政理念下英漢口譯教學改革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科技視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亚洲婷婷六月|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国产在线日本|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99在线小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91| 色久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拍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日韩美毛片|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亚洲区一区|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人片|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亚洲精品777|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男女在线|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9啪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啪在线91|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