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我仔細讀了卜玉華寫的《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研究》這本書,我深深體會到什么是教書育人,什么是生命的狂歡,什么是學生的精神世界,什么是和學生共同成長。
我是一個熱愛教育教學的人,我一直追求我的課堂上的高效率,一直要求自己把課堂還給學生,一直追求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做一個優秀的教師,但是我讀了這本書,我意識到我做得很不夠,很不夠,而且很多地方做得很不好,如果讓新基礎教育的指導團隊指導我的課堂,我肯定被批的體無完膚,一無是處。
我的體會之一是課堂教學要體現育人價值,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我以前追求的是課堂的整體把握,理論聯系實際,實現了教學知識間的內在轉承和關聯關系,打破了碎片化和點狀化教學狀態,實現知識傳授的高效,但是不同程度的忽略了課堂的育人價值。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主張是讓學生主動學習,既能掌握知識,又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操,訓練思維等等,這一些平常只是掛在嘴上,在課堂教學是沒有很好落實的。
課堂教學要從單一傳遞教科書上呈現的現成知識,轉為培養能在當代社會中實現主動、健康發展的一代新人。我們教師要挖掘所教學科涉及的知識對學生的發展價值外,還應包括豐富學生對所處的變化著的世界的認識,為他們在這個世界中形成、實現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徑和獨特的視角;學習該學科發現問題的方法和思維的策略,提供獨特的學科美的發現、欣賞和表現能力等。唯有如此,學生的精神世界的發展才能從不同學科教學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
德育主要在生物學基本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基礎,以及豐富的生物學思想對提升思想境界至關重要兩個角度來講解,讓我們理解到生物教學能加強學生的德育,如認同進化論,認同生態平衡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等,有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智育方面主要在讓學生認識到多種思維方式不僅訓練學生的形式邏輯思維,在辯證思維、整體式思維(如生態學思維)、復雜性思維等方面更具有獨到的價值,因為在學習過程或實驗過程中都要面臨許多問題的解決,這就不斷要求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和不斷加強學生的邏輯推斷能力等;以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來自生產和生活實踐的許多問題,如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疾病防治、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調查等,培養實踐能力;體育方面主要體現在生物學中有關人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營養保健和防治疾病的知識,以及青春期教育的內容,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育至關重要;美育方面主要體現在自然界中各種自然美,協調美,細胞內在和諧美,概念、模型和理論的科學美,科學家不斷探索和為了真理發現甚至斗爭的人格美等。
我們作為奮戰在教學第一線的人民教師,我們應牢固地樹立以學生為上的教學信念,一切從學生出發,一切以學生為目的,本著樹人、育人、發展人的宗旨,將生物學科的知識、趣味、審美等內涵點點滴滴滲透進學生的心理。為此,教師要增強對學生的責任意識。責任心是愛心的集中體現,表現為對業務的鉆研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我們生物老師應以教學為事業,不斷總結經驗,精益求精,提高其生物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使他們充滿探究生物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