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華
摘要:科技的進步,促進工程建設事業得到快速發展。現如今,現澆混凝土箱梁施工技術日漸成熟,并被廣泛應用于工程施工中。現澆箱梁結構的重量比較小,高度較高,因此逾越能力較強。但在現澆箱梁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施工難度較大,因此,對現澆混凝土箱梁施工技術進行詳細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現澆混凝土箱梁碗口支架體系施工技術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現澆箱梁;碗口支架;施工技術;應用
工程簡介:新建贛深至深圳鐵路GSSG-3標位于廣東省河源市境內,地跨和平縣、龍川兩地。標段起點里程為DK172+670.44,終點里程為DK212 +263.91,正線全長39.593km。黃坭潭浰江特大橋為雙線特大橋,線間距5m,在11號墩與12號墩間以1-72m系桿拱特殊結構形式跨越旅游公路,起止里程為DK182+520.4~DK182+536.2。基礎為鉆孔灌注樁,11#墩設計樁基共11根,樁徑1.5m,樁長47m;12#墩設計樁基共14根,樁徑1.5m,樁長28m;立方體承臺,結構尺寸為20.6*9.6*3.0m(長*寬*高),橋墩為“凸”形,墩高13m,拱橋設計采用預應力混凝土主梁,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位概況:1-72米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位于黃坭潭浰江特大橋跨旅游公路11#-12#墩處,與旅游公路斜交,角度135°,旅游公路雙向2車道,車道寬3.75米,正寬15米。該路與旅游公路相交處的梁底高差5.03m,橋下凈高為4.90m。
1場地平整及地基處理
(1)場地平整前,對原施工場地進行認真調查,對地基承載力進行驗算。(2)使用平地機和壓路機進行平整壓實。一般做法是,鋪設30cm砂礫,作灰土15~20cm,水泥混凝土15cm,最好在橫向支點下澆注條狀混凝土。(3)做好支架地面的排水工作,支架以外100cm處挖設排水溝,將雨水和養生用水及時排除,防止侵泡支架基礎。
2鋼管拱結構設計
⑴拱肋。系梁長75.2m,拱肋計算跨長72m,拱肋平面內矢高14.4m,矢跨比為f/l=1/5,拱肋采用懸鏈線線型。拱肋橫截面采用啞鈴形鋼管混凝土截面,截面高度h=3.0m,沿程等高布置,鋼管直徑為1000mm,由厚16mm的鋼板卷制而成,每根拱肋的兩管之間用δ=16mm的腹桿鏈接。每隔一段距離,在腹腔內左右設置加筋橫隔板,拱頂設1.4cm預拱度。⑵拱腳。拱腳高4.71m,橫橋向寬1.7m。拱腳位置處系梁順橋向7.6m范圍內設成實體段,橫橋向寬度為17.1m,截面漸變處設倒角或過渡段。拱腳混凝土分兩次現澆,在現澆第一次混凝土前,應將拱肋鋼管、加勁鋼材等安放到位,二期恒載施工完成后澆筑第二次混凝土。⑶吊桿。吊桿布置采用縱向雙吊桿體系,共設18對吊桿,吊點中心縱向間距為6m,雙吊桿中心間距0.6m。吊桿均采用73根φ7高強松弛鍍鋅平行鋼絲束,冷鑄鐓頭錨,索體采用PES(FD)低應力防腐索體,并外包不銹鋼防護。吊桿的疲勞應力幅為126Mpa,在主+附作用下的最大應力幅值為132Mpa,吊桿安全系數為4.2。⑷橫撐及K撐。兩拱肋之間共設三道橫撐,拱頂處設X型撐,拱頂至兩拱腳間設2道K型橫撐。橫撐由φ500、φ400和φ360mm的圓形鋼管組成,鋼管內部不填混凝土,其外表面需作防腐處理。⑸橋梁限位裝置及支座。支座采用(TJQZ-通橋8361)系列球型鋼支座,11#墩上設置兩個橫向活動支座,橫向活動支座型號為TJQZ-通橋8361-25000-HX-0.2g,12#墩上設置兩個多向活動支座,多向活動支座的型號為TJQZ-通橋8361-25000-DX-0.2g。
3支架施工
3.1基礎施工
①對施工區域進行現場勘查,詳細掌握施工區域地質實際情況,如果地質環境無法滿足工程建設需要,則應該對地基基礎進行換填和壓實處理,避免地基疏松而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保證箱梁施工的安全性。與此同時,還應該注意在支架的搭設位置,也應該進行加固處理,保證支架搭設施工的順利進行。②如果施工區域地基為軟弱地基,則應該清除地基軟土和淤泥,并填充石渣,然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提升地基承載能力。③為了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受到地下水因素的影響,還應該設置排水系統。
3.2立桿搭設
(1)以每排縱向立桿與箱梁(縱向)平行、每排橫向立桿與箱梁(橫向)垂直為原則;對于曲線箱梁段縱、橫向立桿的距離,均以箱梁外緣為準向內緣方向間距逐漸變小,在混凝土地基表面放樣放出橋跨(橫橋向)中心線、箱梁縱軸中心線,并在混凝土表面標出縱、橫立桿間距布置線(立桿底端底座線),標線放樣的平面位置偏差以箱梁縱軸(不包括支架兩側的工作平臺支架和支架一側的人行斜道支架)的平面位置偏差按不大于跨徑的1/1000且不大于30mm控制。(2)按混凝土地基表面標線控制立桿底端底座及立桿縱、橫間距,橫橋向支架寬度按箱梁寬度+支架兩側各1.4m寬工作平臺布置,縱橋向長度按各孔跨長度連續布置;所有縱、橫排支撐立桿必須垂直且立桿豎直不得傾斜,每根立桿頂端垂直牢固安裝U型頂托。(3)立桿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連接水平位置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設在同步內(同一水平層),同步每隔每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接頭立桿長度不小于1.0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嚴禁將上端的立桿與下端的立桿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3.3支架預壓
支架在安裝完成后,應對其平面位置、頂部高程、節點連接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后進行支架的預壓。通過多年的工程實踐,支架預壓已越來越被證實非常重要,預壓后可以消除非彈性變形,得出彈性變形的準確的數據,保證了施工期間的結構安全。在底板鋪設完成后進行支架預壓,預壓材料一般使用袋裝砂石料、箱內分格塑料袋加水法、加載鋼筋、預制混凝土塊等辦法,預壓一定按照程序進行,尤其是大跨徑橋梁,必須嚴格加載程序,分等級加載,對于縱坡較大的橋梁必須由低向高處分層加載。預壓荷載為全部荷載(結構荷載和施工荷載)1.2倍。無論何種加載方法都要派專人觀測支架變化情況,觀測點一定要設在1/2、3/4、1/4處3個斷面,每個斷面3個觀測點,要觀測地基下沉量、支架壓縮量、支架回彈量、支架下沉曲線,并做好測量記錄。全部加載后,不可立即卸載,必須壓載一段時間支架穩定后(一般不少于7天),再逐步卸載,逐步測量并詳細記錄。
3.4支架的拆除
在拆除支架時,首先要考慮到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支架拆除時要按照順序進行,在拆除支架時“由上而下,后搭先拆”先拆除翼板,然后再拆除后底板,在拆除兩側時要以跨中為中心向兩側對稱拆除,在拆除支架時主要有兩個階段,首先是以跨中為對稱軸將兩端進行松架,然后再向兩端拆除。
4結語
雖然支架體系施工技術已經成熟,施工難度相對較小,但施工中的控制點相對較多,特別是在不良地基上進行支架施工作業,需要豐富的施工技術和管理經驗。因此,在滿堂支架體系施工中應配備專業化的施工隊伍和管理人員。
(作者單位:中鐵六局集團廣州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