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軍蘭
摘 要:繪畫活動是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培育幼兒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創造才能的機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重視藝術領域教學對幼兒感受、理解、表現、鑒賞和創造力的提升效用,結合兒童繪畫活動過程和幼兒心理特征,創新多種教學手段將繪畫融入藝術領域以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對陶冶兒童情操,提高兒童素質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繪畫 創造力
幼兒是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幼兒教育一直是我國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問題,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幼兒的培養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例如啟發幼兒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關注和興趣,引導幼兒觀察與分析自然和社會環境等等。除了知識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對幼兒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啟發,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對幼兒創造力的激發。
在我國目前的幼兒園教育體制下,我們將幼兒劃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以此來進行不同階段的教育工作。以幼兒園大班為例,如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呢?筆者認為繪畫活動是一種非常好的活動形式。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興趣
幼兒園大班的兒童,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部分幼兒的思維可以從生活觀察中獲得美好的生活體驗。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直觀展示特點給幼兒呈現形象生動的圖片或視頻畫面來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在視覺的有效刺激中給幼兒帶來豐富審美體驗,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
例如,在學習《漂亮的瓶子》時,我們想要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對本來應該歸屬于廢舊物品的瓶子進行繪畫改造。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設備讓幼兒直觀的觀看改完后的精美瓶子的照片,讓幼兒在贊嘆的同時也有自己想要創作的欲望,老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孩子們進行創作。
二、基于教學內容創設目標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有效載體,是我們進行幼兒教學的重要依據。經過仔細研讀教材發現,幼兒大班的教材,每一部分內容都是有些非常明確的側重點,是較為全方面的針對幼兒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創設目標,對于大班的兒童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學習《花兒朵朵》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整體感知教材內容,制定活動目標:(1)嘗試用水粉畫創作花朵,并能結合自己的想象在創作中體現花的不同情感;(2)愿意進行花的繪畫創作,感受水粉畫的美。在活動目標的引領下,教師在前期準備相關的操作材料,課堂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根據幼兒既有認知引導其注意表達花的顏色、形狀和特征等,在創作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用色、涂畫,在目標引領中激勵幼兒創作出更多更豐富的作品。
三、充分準備多樣操作材料
繪畫活動之所以能夠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主要是因為它是可以根據幼兒的思想來進行創作,而且可以讓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很多靈感產生于親自實踐之中。因此我們要重視讓幼兒大班的兒童在創作操作中啟發心智,得到靈感。
比如,在開展《樹葉會跳舞》活動時,教師可以與幼兒一同走進大自然,收集各種落葉并進行整理和情節,除了課程自帶的美術材料包外,教師還可以讓家長為幼兒準備好顏料或水彩筆,紙張,在涂畫過程中引導幼兒自由發揮。針對小班階段的幼兒美工區,教師還可以在活動區內投放不同的材料,如各種顏料和作畫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地玩色表達,投放宣紙、墨、毛筆、小棒、彩筆等材料,讓幼兒在自主玩水和墨的過程中創作有趣的水墨畫,并在細心觀察畫面的過程中進行想象,用言語進行表達。
四、創新多種手段欣賞畫作
大班幼兒的年齡多在五周歲左右,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模仿能力極強,并且已經有了一定的審美意識,能夠根據自己的審美喜好欣賞其他的物體。所以我們不妨利用這一特點,在引導幼兒欣賞繪畫時,從其中一幅作品中著手,以點帶面,從單一風格和表現形式的作品中引導幼兒發現畫作之美,欣賞畫作的過程中再進行拓展演示,采用多元視角,在同一個繪畫主題中拓展不同角度和方面,引導幼兒在欣賞中對比,感受不同畫作的個性特點。
以吳冠中的《紫藤》欣賞課為例,為了讓幼兒感受水墨畫這種特有的繪畫表現形式,教師的整個活動過程可以這樣展開: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春藤花開的照片,讓幼兒在觀察中對比畫作《紫藤》與多媒體呈現的春藤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以此幫助幼兒理解水墨畫是一種以意境取勝的繪畫形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其次,為了讓幼兒充分了解水墨畫藝術特點,教師可以利用畫畫的工具和材料——毛筆和宣紙的介紹,讓幼兒充分感知本民族的藝術特色,在欣賞中引導幼兒進行大膽創作,通過教會學生使用毛筆的握筆姿勢,引導其嘗試創作水墨畫。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幼兒從教材中解放出來,結合其他繪畫主題引導幼兒進行水墨畫欣賞。
五、利用繪本故事啟發創作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靜態的圖畫容易對大班幼兒的思維產生限制影響,所以我們需要讓靜態的繪畫作品動起來,用繪本故事激發幼兒創意,甚至可以讓幼兒根據繪畫圖片進行充分的想象,在此基礎上讓幼兒進行繪畫創作。
在教學中,各位有經驗的老師一定已經從心里對課程內容怎么講解,怎么教授有了一定的想法。但是筆者認為同課異構同樣可以體現在幼兒教育中。例如,《海底世界》的課程內容,我們讓學生先想象海底會發生什么,也就是將繪畫內容故事化,以此讓幼兒內心有了更多的學習興趣,然后再根據自己創設的故事背景進行繪畫創造。我們驚喜地發現,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對這種形式非常喜歡,并且能在繪畫創作中體現自己想象的故事,如,小丑魚和小金魚在說話,它們的嘴要畫的相對的等等。
六、利用多元聯覺有效聯想
啟發思維需要調動多元感官,繪畫活動的有效展開離不開視覺形象聯想,但為了引導幼兒更進一步地感受各類繪畫作品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突破視覺局限,引導幼兒充分運用聽覺、味覺和觸覺等在自由聯想的空間平臺中進行創作,在幼兒創造潛能的激發中有效實現教學有效性。
在學習《會變的樹葉》時,我們主要的目的是讓幼兒聯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一下樹葉在四季的變化,并且通過自己的觀察畫出樹葉的形狀。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也發現有些幼兒觀察比較仔細,能夠畫出很多類型的樹葉,并且還能按照季節的變化畫出樹葉的變化。在這時,我們的教學目標似乎已經達到了,但是不妨再進一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有效地聯想,例如讓幼兒聞一下樹葉的味道,親手摸一摸樹葉,感受一下樹葉的發給我們的觸覺感受。
綜上所述,幼兒園藝術教育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大班幼兒教育為例,重視大班幼兒的繪畫特點及規律展開活動教學,美術活動的真諦在于兒童創造性的自我表現,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創造性地表達自我,從而在藝術繪畫活動中培育幼兒的創造潛能,對其核心素養提升有關鍵推促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激發興趣;基于教學內容創設目標;充分準備多樣操作材料;創新多種手段欣賞畫作;利用繪本故事啟發創作;利用多元聯覺有效聯想等多樣教學手段鼓勵和支持幼兒積極參與到繪畫活動中,讓幼兒在創造力表現中展現自我個性。
參考文獻:
1吉小艷. 淺談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性[J]. 中國校外教育, 2011(13):157-157.
2水進毅. 淺談兒童繪畫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2):148-148.
3胡迎日. 淺談繪畫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 華章, 2014(5).
4張雪.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學策略探索[J]. 大觀周刊, 2012(43):4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