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近日,靈武市組織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70余人赴銀川市、涇源縣觀摩“互聯網+教育”建設優質示范校。通過觀摩學習“互聯網+教育”融合應用、數字校園建設、教師智能研修、網絡學習空間應用等互聯網應用方面的先進做法,總結提煉“互聯網+教育”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融合體系建設中的經驗成果,推動靈武市“互聯網+教育”示范校實施步伐,為靈武市借助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供有力保障。
自全區提出建設“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工作以來,靈武市緊緊圍繞創建“互聯網+教育”示范區的目標要求,積極推進“智慧教育”“智慧校園”建設,爭取自治區“互聯網+教育”千萬專項資金,用于“數字校園”“互聯網+教育”示范校等項目建設,努力構建具有示范性、高效性“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和教育治理新模式。
網絡接入補齊教學短板 全面普及中小學校信息化
近年來,靈武市在學校互聯網校校通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學校的光纖化升級改造,著力解決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城區大學校寬帶網絡接入等問題,不斷提升全市中小學信息化硬件設施條件,實現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帶寬滿足“互聯網+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建設需求。
對接寧夏教育網云平臺
實現課堂教學與云平臺深度融合
依托“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升級擴容,靈武市在完成與大平臺對接互通的同時,積極建設中小學智慧校園、智慧網絡等平臺,完善教師基本情況數據庫,深化網絡學習空間開通和應用,逐步實現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全覆蓋、校園云平臺與國家平臺數據的互聯互通、協同服務。
建設智慧校園示范學校
助推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素養教育
按照實施“互聯網+教育”融合應用試點工作,學習興慶區回民第二小學、銀川市第二十一小學等試點學校建設,迅速實施建設“互聯網+教育”智慧校園示范學校,促進“互聯網+”創新素養教育深度融合,建設一批互聯網創新課堂、人工智能教室和VR教室,推進教師智能助手創新應用。加快改善鄉村學校數字化辦學條件,實現每所鄉村學校、教學點網絡互動課堂全覆蓋,通過“互聯網+教育”,讓優質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放大,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
靈武市通過實施“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預計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市中小學寬帶網絡全覆蓋和信息化教學環境全面普及;初步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順暢對接“互聯網+教育”大平臺。通過“互聯網+教育”應用實施,推動靈武市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著力促進城鄉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增強廣大師生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