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業軍 朱岳 高源杉
摘要:工程質量一直是建筑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建筑企業爭取項目、打響品牌效應的重要渠道,本文從工程質量監管入手,分析建筑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探討加強建筑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管的具體措施,希望可以為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建筑管理;工程質量監管;措施
工程質量、工程安全、工程經濟效益是建筑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是建筑企業健康、長期發展的基礎。為了滿足市場競爭要求,滿足建筑企業發展需求,工程質量監管等工作必須得到企業管理層的重視,做好監管工作,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按時交付,保證業主方和自身的共同利益。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不斷加速,整體市場對于建筑行業的要求是工程的快速、保質推進,建筑企業應當順應市場的發展態勢,簡化工程質量監管流程,提高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效果。
1工程質量監管概述
監管是指執法機構、執法部門對于執法對象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工程質量監管顧名思義,是指建筑行業的執法機構、執法部門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工程質量監管的對象包括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環境、施工人員、施工材料、施工設備、施工設計方案等,凡是會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都在其監督管理范疇內。對于建筑企業而言,配合執法機構、執法部門的監管工作,做好項目內的自我監管,是維護自身實際利益的有力方式,也符合當下建筑行業發展的勢頭。
2建筑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
2.1 建筑企業本身的質量監管意識不高
在建筑企業的自身設置中,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天生帶有一些質量監管方面的要求,也可以由企業單獨設置監管崗位,這是屬于建筑施工方的內部質量監管層。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因監管人員的專業水平限制、監管意識限制,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質量監管中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發揮,不能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的不合理之處,不能及時發現工程的質量問題,進而影響到工程項目的整體施工質量,為工程的竣工交付造成負面影響。
2.2 業主對施工過程的干預過多
在工程推進過程中,業主方作為建筑物的擁有者和出錢的一方,會擔心施工質量、工期得不到保證是非常正常的,業主方對施工方進行監管也在合理范疇內。但實際情況卻是,業主方對施工過程干預過多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催促施工方提前開工,這一點在市政工程中出現的比較多;對施工內容提出過多要求,反而干預工程施工方案的正常執行。
2.3 質量檢測環節誤差較大
施工企業通常有長期合作的質檢機構、質檢團隊,在施工過程中,質檢方位施工企業提供質檢服務,盡可能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及時解決工程施工安全隱患。然而,施工質量檢測過程中能夠影響質檢結果質量的因素非常多,設備的精密度、質檢人員的操作、樣品代表性、施工實況與預期的差別,都會成為影響質檢結果質量的前因,而這些因素往往難以被察覺或重視。
3加強建筑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管的具體措施
3.1 定期開展針對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培訓
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監管過程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重要性都不可被忽視,施工企業要定期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開展相關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監管的重視,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首先,提高對工程質量監管的重視,施工企業要組織項目管理人員分析過往工程項目,針對工程施工、竣工驗收過程中暴露出的質量問題進行探討,針對工程質量問題衍生出的工程成本超支、工程經濟效益問題進行探討,使項目管理人員明確工程質量監管的重要性。其次,定期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理論知識方面的培訓,及時更新技術人員掌握的技術和設備,不使技術人員落后于市場潮流;為項目管理人員積累質量監督管理經驗,使管理人員能夠更及時地察覺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3.2 施工企業要注意對人力資源的管理
人才是施工企業長期發展、工程項目質量得以保證的基礎,施工企業要提高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從人才吸納、人力管理等方面提高人才隊伍質量。首先,施工企業在吸納人才時要對從業資格證書、過往從業經驗進行嚴格把關,堅持持證上崗,從源頭處保證人才隊伍質量。其次,施工企業可以將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管成果、成本控制成果、經濟效益量等數據與項目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相關聯,充分調動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推動項目管理人員自發組織起質量監管工作,提高工程項目質量。
3.3 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管控體系
對于施工企業和業主方來講,工程項目質量管控體系的建設都是必要的,能夠為雙方就質量問題的溝通提供基礎信息,從而保證溝通質量,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質量管控體系的基礎是制度、流程,是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設備的專業數據,是國家質量認證標準。建筑工程的抽檢報告、施工數據、事故報告等信息都要有專人負責管理,統一匯總至技術人員處進行分析和管理,為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開展奠定基礎,并形成統計報告以備竣工驗收所需。
3.4 做好對施工材料抽檢工作的監管
施工材料是決定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工程成本支出的最主要對象,施工材料的質量從來都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材料的質量保障基于入場前、使用前的抽檢工作,這是因為施工材料的整體使用量都比較大,全部進行檢測耗時、耗力,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還因為有部分施工材料檢測方法屬于破壞型方法,只能進行隨機抽檢。施工材料的抽檢工作基礎是樣品的合理抽檢,抽檢范圍要足夠大,抽檢樣品數量要根據批次來進行,抽檢對象可以是建材也可以是半成品、成品,若抽檢樣品的合理性不足,會嚴重影響建材抽檢的結果質量,影響施工材料的正常使用,最終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施工材料的抽檢工作要與采購環節相結合,一旦發現抽檢樣品中存在瑕疵、問題的比例高于標準,同一批次的施工材料需要進行更換,這一問題需要及時反饋到采購部門,由采購部門進行備選采購,并對原定的采購渠道、材料生產廠家進行重新審核,必要時可考慮更換合作商。
4結束語
近幾年,在建筑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擴展的同時,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與日俱增,企業核心競爭力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建筑施工企業要從提高對質量監管的重視程度、提高人才隊伍質量、建設質量管控體系、加強建材抽檢工作管理等數個方面入手,加強對工程施工的監督管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保證各方利益。
參考文獻:
[1]張云東. 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措施分析[J]. 居舍,2019(13):151.
[2]何濤,常潔. 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措施探討[J]. 四川水泥,2018(09):204.
[3]劉順良. 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有效策略[J]. 山西建筑,2018,44(24):240-241.
(作者單位:濟南市章丘區工程質量與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