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科


【摘要】 目的 探討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的臨床效果。方法 按照隨機數表法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患者分為對照組(38例)和研究組(38例)。對照組采用融合訓練方法治療,研究組患者接受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觀察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效果、治療時間、舒適度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后舒適度評分較高,視覺癥狀評分、屈光度、裸眼視力情況均較好,治療時間較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應用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可明顯縮短治療時間,改善臨床癥狀、屈光度及視力水平,提高療效和舒適度,且安全性較高,可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融合訓練;臨床療效
屈光不正是眼科一種常見疾病,多發于青少年,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對患者視力損傷較大,極易造成近視、遠視、散光及視疲勞,而視疲勞嚴重則可引發慢性結膜炎、瞼緣炎等病癥,增加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1]。本研究通過對76例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探討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38例)和研究組(38例)。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14-18歲,平均年齡(16.24±1.15)歲;病程1-3年,平均(1.83±0.48)年。研究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14-18歲,平均年齡(16.16±1.11)歲;病程1-4年,平均(1.92±0.52)年。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融合訓練方法治療,通過檢查患者具體病情,按周邊融象圖片、旁中心融象圖片、中心凹融象圖片的順序進行分級訓練,并配合立體視圖圖片進行訓練,1次/d,每次分為3部分,每部分10min,間隔10min;訓練后,患者每級圖片正前方融合范圍應達到+30°,兩側應達到-4°。研究組患者接受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德國施圖倫大藥廠,批準文號H20030022)治療,雙眼滴藥,3次/d,30天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視力水平恢復或明顯改善,則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緩解,視力水平有所提升,則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視力水平無明顯變化,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及不良反應情況。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評估患者視覺癥狀改善情況及治療前后舒適度情況,兩個指標分值均為0-5分,視覺癥狀評分越低,表明改善情況越好;舒適度評分則為分數越高,舒適度越高。采用綜合驗光和對數視力表對患者眼睛屈光度和裸眼視力進行測量,屈光度和裸眼視力越高,患者病情改善越顯著。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計量資料以(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97.36% VS 78.9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治療效果及治療時間 相比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視覺癥狀評分、屈光度、裸眼視力情況均較好,且治療時間較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舒適度 治療前,研究組舒適度評分為(2.39±0.83)分,對照組舒適度評分為(2.42±0.80)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舒適度評分為(2.94±0.86)分,對照組舒適度評分為(2.63±0.87)分,較治療前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中兩組患者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患者可耐受。
3 討論
視疲勞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疲勞綜合征,常見的原因有由屈光不正、環境因素、身體因素等,臨床癥狀多表現為眼及眼眶疼痛、視物模糊、眼睛干澀流淚等。隨著我國青少年學習壓力的不斷加大、學習時間不斷加長,使得屈光不正引發的視疲勞發病率逐年上漲[2]。因此,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成為醫學研究熱點問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后舒適度評分較高,視覺癥狀評分、屈光度、裸眼視力情況均較好,治療時間較短,且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表明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療效確切,有助于加快改善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究其原因,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是主要成分由天然植物成分洋地黃苷和七葉亭苷組成的一種復方制劑,洋地黃可刺激色素上皮酶,增強其吞噬感光細胞外節物質的能力,促進代謝物質排出及營養物質進入,進而加快感光細胞的功能恢復;同時洋地黃還可增大睫狀肌的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對其調節功能有一定增強作用,從而消除疲勞[3]。七葉亭苷可保證毛細血管的通暢,增加視網膜血流量,改善視網膜微循環功能,進而對視疲勞產生舒緩作用。兩種成分共同作用,活化血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保證感光細胞、視網膜細胞等細胞的營養供給充足,加快睫狀肌調節功能恢復,消除疲勞[4-5]。
綜上所述,應用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可明顯縮短治療時間,改善臨床癥狀、屈光度及視力水平,提高療效和舒適度,且安全性較高,可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利榮,姚軍平,張貽轉,等.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視疲勞[J].國際眼科雜志,2017,17(1):121-125.
[2]向圣錦,竇仁慧,楊凱文,等.眼周穴位按摩聯合中藥敷貼對青少年低度近視并視疲勞患者眼調節功能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5,56(6):498-500.
[3]郭占勝,劉鑫,蔡亞敏.曲安奈德聯合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10):1993-1998.
[4]張愛慧.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老視性視疲勞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師雜志,2017,19(8):1184-1188.
[5]李杰.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青少年屈光不正視疲勞的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