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豐


【摘要】目的? 探究臨床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科2018年1月~6月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的400例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取2017年7月~12月未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的400例患者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輸液方式、輸液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患者的滿意度及護理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使用留置針的幾率、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但液體外滲和靜脈炎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靜脈輸液治療規范的實施能有效提升靜脈輸液的質量,并且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患者的滿意度,保證了靜脈輸液的安全性。
【關鍵詞】靜脈輸液;治療規范;效果
相關研究指出,87%的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包括靜脈輸液處置,而在院就醫的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比例遠高于90%[1],由此可見輸液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靜脈輸液治療并非零風險醫療項目,感染、藥液外滲和靜脈炎等都是常見的并發癥,不僅增加了患者的治療費用,同時也給患者造成了痛苦[2]。所以靜脈輸液應當逐漸轉向規范化與專業化。本次研究對我科既往行輸液治療的800例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對治療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改善效果,現將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8年1月~6月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的400例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取2017年7月~12月未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的400例患者為對照組。觀察組男221例,女179例;年齡17~58歲,平均(36.8±5.7)歲;病情。對照組男208例,女192例;年齡19~61歲,平均(36.5±6.0)歲;病情。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病情比較上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觀察組實施靜脈輸液治療規范,具體如下:①建立靜脈輸液治療小組:選擇大專以上學歷、護理工作經驗超過5年以上、工作認真負責、個人質素水平高、有豐富的輸液知識和扎實的實踐能力的護理人員為輸液治療小組成員,并由護士長擔任組長,靜脈治療專科護士擔任副組長。②小組日常工作時低靜脈輸液治療和護理工作的質量進行把控,同時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培訓,由此提升護理人員在靜脈治療工作中的護理質量;此外與藥劑科緊密聯系,做到定期溝通,制定出日常用藥的相關資料夾,包括常見藥物的使用說明、不良反應等[3]。完善輸液治療教育的相關資料,同時低患者進行輸液治療的健康教育,及時解決輸液治療方面的因那問題,完善輸液治療服務。③小組內進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將科室內指定的輸液質量檢測表為相關依據,并由其中的兩名成員對現狀予以調查,包括輸液操作是否合理、輸液通道是否順暢、液體滴速是否適宜,每月進行2次檢測。另外對留置針的使用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保留留置針的使用率、留置的天數、穿刺的部位等;另外兩名護理人員還需要對靜脈輸液患者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并向患者解釋關于留置針的自我護理方式,例如活動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組長要定期對靜脈輸液小組成員和護理人員的相關理論知識及技能進行考核,并進行現場指導,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整改,不斷提升護理質量[4]。④日常工作中需要對留置針的使用進行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穿刺前應當綜合考慮患者的穿刺部位、藥物性質和患者的配合度,在確定好穿刺點后,對其進行兩次消毒,消毒范圍應當>8×10cm,待消毒液干后再進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以密閉的固定敷貼進行固定,并填寫好穿刺的相關信息、護理人員的工作牌號。輸液結束后要正確進行沖管和封管,使用10ml注射器抽取5ml封管液,使用脈沖式正壓封管,注射過程應當勻速且緩慢,在穿刺點附近使用小夾子進行夾閉,待患者輸液前,若已經存在穿刺好的留置針,則需要先對穿刺部位的皮膚和導管進行檢查與評估后,再次輸液治療[5]。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輸液方式、輸液并發癥。采用我科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調查,以滿分制進行評價,包括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其中9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0%[6]。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輸液方式及并發癥比較
2.2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3討論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中最基本的一項工作,若靜脈輸液過程中出現問題,容易引發醫患糾紛。靜脈輸液屬于侵入性操作,患者有可能在治療期間出現局部感染,包括靜脈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等。相關研究指出[7],部分護理人員由于自身業務水平不高,造成實際工作中忙于應付基本工作,未對患者的情況作出評估,此外護理人員工作不到位,還會造成液體外滲等。本次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使用留置針的幾率以42.0%、總滿意度94.0%明顯高于對照組30.0%與74.0%,但液體外滲和靜脈炎的幾率以4.0%、3.0%明顯低于對照組15.0%、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由此可見,靜脈輸液治療規范的實施能有效提升靜脈輸液的質量,并且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患者的滿意度,保證了靜脈輸液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洪曉丹,朱秋梅,曾丹平.靜脈治療小組對醫院不同層次護士靜脈輸液規范的作用及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6,13(3):582-584.
[2]代玲,鐘小峰,何文.靜脈輸液治療團隊在重癥監護病房規范靜脈輸液治療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15(2):164-165.
[3]胡玉萍,姚美蓉,桂萍, 等.靜脈輸液治療小組在規范靜脈輸液治療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31(5):181-182,183.
[4]黃穎.靜脈輸液質量控制建立與效果評價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29(17):67.
[5]李會芳.系統化護理在老年患者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用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15(4): 166-167.
[6]文鋒華,李國春,艾華.項目管理在靜脈輸液治療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9(8): 1123-1126.
[7]袁瑞琴,熊小云,方映玲, 等.工作坊形式培訓護士靜脈輸液治療的效果[J].全科護理,2016,11(31):3319- 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