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
教研活動是每個幼兒園提升教師業務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師自我修養的重要途徑。但在教研活動中會有很多令人困惑的現象,如“教師的參與熱情不高”“教研內容陳舊”“教研走形式”等等,這些問題必須靠創新教研來解決。在園本教研的道路上,我們一直摸索前行,創新教研體系和方法,推動保育質量的提高。
改變觀念,重燃教研熱情
我們改變以往陳舊的教研理念,確立“以教師為本,以問題為導向,提升教師整體素養”教研理念,開拓教研新局面。
以主人意識鼓勵教研。在教研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都是主人,不是被動的傾聽者,都應該是積極的發言者、思考者。樹立教師主人翁意識,從幼兒園全局出發,品讀教研,認真準備。讓教師認識到教研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希望老師在最好的狀態下,得到最快的提升,最專業的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以智慧教研愉悅教師。教研活動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你說我聽”“你帶嘴巴,我帶耳朵”這樣簡單周而復始的枯燥活動,而應該是一種人人積極參與的智慧碰撞的快樂活動。教師全身心投入,認真研究一件有意義教育案例,研有所獲,解決了教師最需要的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樂享其中,回味無窮,使教研不再枯燥乏味。
走心教研,實踐的創新
教研活動是幼兒園的常規學習活動,如何發揮教研的最大功效,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讓教研“活”起來。每次教研活動前增加一個熱身環節,可以分享一個小游戲、小律動,也可以分享生活、美術活動中的小創意,還可以是有利于教學、制作微課等好用的APP。教研活動中,教師輪流擔當中心發言人,確保每位教師都能成為主動學習者。此外,經常以論壇、沙龍、觀摩等形式進行教研,在相互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教研活動后,收集資料,整理成冊,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研而有獲。教研地點根據教研主題而變,有時在教室,有時在閱覽室,有時在多功能室。
讓教研“暖”起來。改變教研內容,由一味崇尚理論轉而研究最接地氣的發生在教師身上亟待解決的問題,真正做到以教師為本,理論聯系實際,讓教研“暖”起來。教師在日常帶班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我們整理成問題集,邀請專家,在教研活動中一起探討、商榷。除了“請進來”,我們還“走出去”,參加區級、市級的教研活動,將好的方法、成熟的做法帶到幼兒園進行二次培訓,大家學以致用,共同提高。
讓教研“精”起來。在園長的帶領下,每一次教研活動我們都精心布置與籌劃,包括教研前的分享以及教研內容的選擇等,每一次都讓老師研有所獲,真正達到取之于教師,受益于教師的目的。
讓教研“轉”起來。在教研活動中每一位老師都是中心。作為一線教師,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為老師提供平臺,讓他們充分發揮。老師在自己的專屬領域暢所欲言,既分享經驗,又得到鍛煉,真正讓教研“轉”起來,促使整個教師團隊的業務素養快速提升。
園本教研無論是從形式到內容,還是從理論到實踐,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跟隨時代、跟隨學前教育的動向以及幼兒園的實際發生著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與時俱進、終身學習的人。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幼教中心第二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