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怡
摘要:在新形勢下,傳統媒體如何將自媒體的優勢為“我”所用,牢牢把握話語權成為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自媒體優勢,話語權變化的基礎上,探索傳統媒體在把握話語權方面的做法。
關鍵詞:話語權;自媒體;沖擊;傳統媒體創新
自媒體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大眾媒介素養普遍提升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經出現,它就迅速發展、廣泛蔓延,現如今已經成為社會公眾廣泛接受和使用的傳播方式。這種“草根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播界原有的平靜,“人人即是媒體”的趨勢日漸顯現。普通的民眾可以“參與”信息發布,一改信息“圍觀”的被動角色,傳受界限不再清晰。這一趨勢也使由傳統媒體牢牢把握的媒介話語權受到沖擊,迫使傳統媒體必須進行變革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話語權及其重要性
福柯認為,話語即權力,人能通過話語賦予自己權力,也就是對“話語流”的方向進行調控的能力。相對于法律、制度等硬性權力而言,它是一種軟性權力,可以對人們的價值判斷、意識形態等產生影響,使人們接受并按照它的方向去思考和行動。媒介話語權就是大眾話語權在傳播媒介上的體現。
二、自媒體的優勢及其對傳統媒體
話語權的沖擊
(一)自媒體的傳播特點及優勢即時性。自媒體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布信息,只需幾秒鐘的時間,消息就可通過平臺,被發送到萬千受眾手中。這除了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之外,與內容把關有著巨大的關系。
因此,它的內容傳播注定會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的嚴格監管、審查,在傳播速度上就會有所滯后。
但是,自媒體就不存在這樣的程序式管理,人人都是信息的傳播者,信息沒有重重把關的限制,無需經過專業編輯把關就可以進行發布。
這樣,傳播的速度就會快很多,也就造成了現在社會,上許多重要信息都由自媒體第一時間發布的現象。
(二)自媒體的話語優勢對傳統媒體產生的沖擊
正是基于自媒體的這些特點,使得信息傳播由以傳統媒體為中心轉向以人人為中心,即傳播主體實現了去中心化。公眾話語權也出現了兩個轉變,一是話語主體的轉變,二是話語內容的轉變。
(三)話語主體從精英話語向草根話語的轉變
傳統媒體時代,媒體話語以精英話語為主,這部分精英包括媒體人,政治、文化、商業、技術方面的精英。現如今,自媒體平臺模糊了傳播主體的社會角色,草根得以發聲,并對社會輿論產生影響,打破了精英話語的話語霸權地位。
三、自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牢牢
把握媒介話語權的措施
傳統媒體要想堅守媒介話語權,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來開展工作:
(一)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是傳統媒體把握話語權的根本要求
作為主流媒體,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制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以事實為依據,體現真實性、客觀性,要自覺克服自媒體傳播中出現的網絡謠言四起、網絡暴力滋生等負面問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二)提升傳播的親和力,是傳統媒體把握話語權的主要任務
傳統媒體相比較自媒體而言,總是顯得嚴肅、正統一些,往往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讓受眾覺得關系比較疏遠,你傳播的受眾不愛聽、不愛看,不受歡迎,那么話語權自然會缺失;相反,如果傳播內容更貼近群眾,話題更貼合實際,更關注百姓日常生活,你說的自然有人聽,你的話語權也自然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這就要求我們的傳媒人要充分發掘自己的腳力、腦力筆力、眼力,深入一線、深人群眾,寫更加鮮活生動的新聞。
四、結語
總之,傳統媒體要適應新媒體時代下的媒介生態變革,主動出擊,從內容到形式,從傳播手段到傳播途徑進行積極探索,牢牢把握自己的話語權,引領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作者單位:山西潞安集團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