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年齡小、認知能力差,抽象思維剛剛起步,所以在教學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使課文內容形象化,能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讓學生在樂中、在趣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進而得到全面的發展。接下來,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識字興趣
多媒體賦予了語文教學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艷麗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使學習內容圖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學生的認識與教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他們能愉快地探索知識的奧秘。如在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課時,由于大多數學生沒見到過竹排,所以教學時我先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個竹排,讓學生對竹排的樣子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接著引入課題,馬上展開課題畫面:竹排在美麗的江中前進,兩邊風景如畫的情景。在畫面切換的同時,配以背景音樂:童聲朗讀《小小竹排畫中游》。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畫面很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這一畫面產生好奇心,進而開始探究下面的學習內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聲朗誦課文,使學生注意到課文中的部分生字,部分學生會主動開始跟著朗讀,這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使他們盡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體驗識字的樂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
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把枯燥無味的文字變為生動有趣的畫面、動畫,這樣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不受時空限制,形象地傳輸、保存和再現知識原型,把間接的知識轉化為直接的知識,從而加快理解和記憶的速度。如教學《彩色的非洲》時,由于學生生活在國內,對非洲了解甚少。所以上課前,我首先引導學生觀看彩色紀錄片《美麗的非洲》,通過觀看,大家知道非洲是七大洲之一,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然后讓學生閉目傾聽配樂課文朗讀錄音,生動、優美、逼真的聲音使學生仿佛走進了非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從課題入手,抓住“彩色”二字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什么內容。由此來把握學生思路,引導其學習。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學得非常輕松。
三、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寫作能力
小學的作文練習有很大比例是看圖寫文,在指導學生觀察感知事物的同時,更要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愛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它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信息技術因其能提供生動、形象的場景特點,無疑使學生更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張開想象的翅膀。比如在一次想象作文訓練課上,我首先播放樂曲《高山流水》,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然后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一個個都描繪得十分生動。接著讓學生看兩幅圖形,展開想象,再用多媒體演示拼圖過程并進行命名、描述,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動手拼圖,寫話訓練,學生對此興趣盎然,寫作積極性極高。
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信息技術教學為學生開辟了無限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實踐和探究,既可實現新課學習內容的運用和鞏固,又能使新課的學習內容得到補充和擴展。所以實踐操作,自由探究,是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可以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新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趣味作業,動手又動腦,這樣就能帶著興趣輕輕松松地完成作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讓學生圍繞課上學習的內容,自由地搜集其它相關資料,拓展課堂所學知識。教師應經常設計一些開放的,需要學生主動去探究、收集、整理、獲取的信息,并綜合運用這些信息進行創新的“研究性學習”的作業。如可以讓學生制作電腦小報,在出版的過程中,學生要尋找大量資料,進行篩選、排版、打字等,整個過程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審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能力。又如學習《松鼠》《鯨》等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漫游動物世界》的文章,讓學生上網收集有關動物世界的資料,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從網絡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習慣,這樣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放飛了學生的思想,展示了學生的個性,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
五、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的,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于被灌輸的狀態。而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可以更多地給學生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不再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參與進來。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采取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在學會教師教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懂得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去獲取知識,具有在信息時代獲取知識、探求知識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從多方面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教師通過整合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更能實現教懂、教準、教活、教精,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和課程整合的深入,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正在產生深刻的變革,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傳授的進程轉變為探索發展、自主學習、協商討論、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導的進程。因此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式方法,為加快實現教育信息化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