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灼權
【摘要】在當前的時代與社會背景下,英語已經成為了現代人才必須掌握的知識、能力,因此從小學階段開始,我們就必須要重視并切實做好對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保證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成長與未來發展。但是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學成效一直都不是非常的理想,這就需要教師加強教學方面的研究、探討與實踐,全力推進小學英語課堂高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本文基于筆者實際工作經驗與學習認識,首先簡單分析了小學英語課堂高效教學的必要性,然后就如何推進小學英語課堂高效教學提出了部分探討性策略建議,以期能為相關的工作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教學
所謂的高效教學,指的是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在如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加強研究、探討與實踐,全力推進小學英語課堂高效教學,使教學能夠取得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成長與未來發展。
一、小學英語課堂高效教學的必要性
時代與社會的變化,對人才的知識與能力要求也發生了改變,這種要求的改變,在教育教學工作當中體現非常明顯。例如,我國以往的小學教學課程體系,以語文、數學為絕對主要的兩門學科,但是當前英語等學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越來越受關注和重視。以英語學科來說,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之下,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是否掌握了英語知識,是否能夠使用英語和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已經成為了評價人才的一個硬性標準,只有從小開始注重對學生的英語教學培養,才能使其成為素質能力全面的現代化人才,得到社會的認可與重用。也就是說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緊緊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長與未來發展。不過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不論是教學效率還是教學質量都不是非常的高,學生的學習、進步較為緩慢,英語知識、能力的提升沒有達到理想狀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改進、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推進小學英語課堂高效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使學生能夠更快速、更有效地掌握英語知識、能力,這對于促進其實現更好的學習、成長與未來發展來說,是尤為必要的。
二、小學英語課堂高效教學的策略
1.設置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主觀學習動力
從以往的教學實踐情況來看,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對于課堂導入的設置是非常不重視的,往往是一開課就直接平鋪直敘地開始教學,這其實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只能讓學生被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不能讓學生產生主觀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所以不少學生都會在教學當中出現走神、發呆、開小差等現象,這會嚴重影響到教學成效。因為小學生的身心發育本身就還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如果他們自身對于學習沒有主觀興趣的話,就肯定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學習。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如果在導入階段,教師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主觀的學習欲望、學習動力,整堂課的氛圍就會變得非常活躍,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配合、參與教學,并展開自主的思考與探究,這是保證高效教學的一個重要前提。所以,在如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并科學的設置課堂導入。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We Love Animals》這一課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后一些動物的卡片或是玩偶,開課過后教師可以將這些卡片、玩偶展示給學生看,以快速的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教師集中心神,然后教師再問學生你們喜歡哪些動物?為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或是相互進行討論,課堂氛圍活躍起來過后,教師再抓準時機,切入課文的教學,逐漸引導學生將對動物的興趣、喜好轉移到課文的教學中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
2.創設教學情景,增強教學的代入感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學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缺少代入感的,這讓學生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來,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觀能動性發揮,降低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當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增強教學的代入感,讓學生全身心的融入其中,從而全面發揮出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情景教學是通過模擬一個現實情景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它強調學生對教學的融入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體驗,并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大量的教學研究都表明,這種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是非常適用的,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來說作用效果明顯。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How Much Is It?》這一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整個教室布置為一個商場,用書本、文具等代替商品,并對其明碼標價,然后讓學生在這個模擬的情景當中去進行購物,嘗試用英語交流、詢問價格,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相關語句、語法的用法,這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來說,不論是教學效率還是教學質量都更加的理想。
3.科學繪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維活動
思維導圖是一種以圖解的形式和網狀的結構,用于儲存、組織、優化和輸出信息的思維工具,隨后思維導圖便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并應用到了各個領域當中,其中便包括了教育教學領域。在小學英語的教學當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起來,加深他們的知識、能力掌握。如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關鍵知識點,并由此產生聯想、思考,一邊學習一邊將自身的思維應用起來,從而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認知,掌握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同時,在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的應用,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表現出更高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最終保證理想的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Colours!》這一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便可以繪制思維導圖,將各個單詞對應的顏色繪制出來,如“red、blue、green、black”等等,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可以根據學習到的內容,聯想到其所表示的色彩,以及在現實生活當中存在哪些這種顏色的物品,使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當中活躍起來。
4.突出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學以致用
小學英語的教學知識、教學內容并不專業,非常的基礎、實用,其重點是要培養起學生在生活當中的英語溝通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生活當中的英語交流,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為此,教師應當強化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從而取得真正理想的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My family》這一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到6人,并分別分配不同的家庭成員角色,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色角度,對其他的“家庭成員”進行介紹,如“parents 、mother、father、brother 、sister、grandfather 、grandmother”等等,給予每個小組一定的學習和排練時間,然后在班級當中進行學習成果演示,讓大家一起投票決定出最好的一組,給予獎勵。這樣一來,學生便會積極的參與其中,并將學習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他們能夠在生活當中對英語學以致用。
三、結語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教師對于英語的教學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要加強教學研究、探討與實踐,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推進高效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對英語的學習,實現更好地學習、成長與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倉黨高什姐,劉成山.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趣味教學法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33):52-53.
[2]單瑤瑤.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09):45-48.
[3]馬慧.淺談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才智,2018(18):84-86.
[4]孔銀燕.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