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萍
【摘要】為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注重對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高中政治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基于此,筆者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注重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開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作出了較為深入地思考,分析探究出應對的措施,希望可以推動小組合作學習更為順利地開展。
【關鍵詞】高中政治;小組合作學習;綜合素質
為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注重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集自主、合作、探究于一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教育改革理念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給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組合作學習,采取3至6人小組制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合作探究的實施,在此,筆者結合近幾年自身的教學實踐,針對小組合作學習中常見的問題,分析總結出應對的措施,以期更好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實施,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一、面臨的困難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雖然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政治課堂教學中,要深入推進小組合作學習,仍面臨著不同程度上的困難。
1.組內分工欠缺合理,致使合作探究受限
政治課堂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是采取3至6人的小組制,組員搭配存在一定的困難:如若是提前安排,則小組分工明確,相對合理;如若是課堂臨時發起的合作探究,則小組分工會暴露出缺陷,致使課堂合作探究受限。例如,在講授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內容時,筆者結合課堂實際,臨時發起學生的合作探究:“祖國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讓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學生立即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從開展的過程和結果可以看出小組存在靈活應對能力不足等問題。
2.局限于探究問題,難以拓展延伸
政治課堂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往往是教師基于某一視角、某一知識,要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而設置的重要教學環節。例如,在講授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內容時,本人結合本地旅游實際的背景材料,讓各小組從“生產與消費的角度”開展合作學習。從合作學習的結果看,學生可以快速地解答出基礎的問題,但是卻忽略了從“生產決定消費”的角度對材料進行拓展延伸,因而并沒有從“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綜合分析背景材料。學生局限于設置的探究問題,難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探究的背景材料做出拓展延伸。
3.課堂評價形式較為單一,評價機制不完善
政治課堂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形式較為單一,評價機制不完善。要在課堂上檢驗學生合作探究的效果,需要教師提問或學生主動回答,而這樣的檢驗方式,往往容易讓個別學生的意見取代了整組的探究成果,以致對學習小組難以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
二、應對措施
針對政治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所面臨的困難,筆者結合自身教學談談應對的措施。
1.小組分工合理,注重培養綜合素質和技能
由于高中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素養等不盡相同,教師在成立學習小組時應該注意按照“互補協調”的原則,將不同能力的學生合理地劃分為一個組,實現優勢互補,共同促進。結合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的邁克爾森(Larry Michaelsen)結合布魯姆分類學的高層教學目標,提出了“團隊學習”(Team-Based Learning,簡稱為TBL)的概念,教師應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并在小組成立后確定各個小組組長,由各組長對其組員進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例如,設立發言人、情報搜集員、數據分析員、討論記錄員,各組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技能,因而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鼓勵學生課后采取多種途徑搜集素材資料;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數據素材;遇到組員意見分歧時,要反思總結,冷靜高效地處理問題等,相信學生會在合作學習中,既增強了團隊意識,也鍛煉了自己。
2.精準性主題與開放性主題相結合,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高中政治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根據教學課程確定合作探究的主題,關系到教學價值的實現與否。為有效避免學生或因無的放矢而迷失于課堂中,或因局限探究問題而無法開拓思維進行知識延伸,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考慮精準性主題與開放性主題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實現預期目標。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內容時,筆者共設置了三個合作探究的主題:探究一,觀看視頻《從我國綠皮火車到高鐵的發展》,分析生產決定消費;探究二,結合材料,從生產與消費角度,分析高鐵貫穿能引發哪些思考;探究三,請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探究一屬于精準性主題,學生合作目標明確,探究效果顯著;探究二屬于明確主題,但要求綜合思考,因而學生容易有失偏頗,教師應該加以適當地引導;探究三看似屬于開放性主題,實則為精準性主題,即: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措施,學生暢所欲言并能匯總小組智慧結晶。因此,問題設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應選取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政熱點的重點疑難問題來開展討論,讓學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3.豐富評價形式,完善評價機制
合理的評價既能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激發團結合作、銳意進取的意識;又能讓教師清晰看待課堂教學效果,以便有針對性地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師除了提問檢驗成果外,還可以適當安排學生進行組內反思總結,并分享所思所得;還可以鼓勵學習小組間采取競優的方式開展小組間的討論,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能完成評價,讓合作學習順利完結。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是有效的,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小組中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探究、提升自我。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不斷探索,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努力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相信小組合作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前景一定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劉玉靜.合作學習教學策略[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
[2]高建軍.課堂觀察與教學研究[J].中南大學出版社,2012(08).
[3]王釗方.課堂教學的革命[J].現代教育出版社,2013(08).
[4]楊斌.小組合作學習捆綁評價的實施分析[J].學周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