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啟靜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政治被賦予了新的要求,其中提出,高中政治課程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設置課程,將政治理論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不僅掌握學習的能力,而且學會做事和生活。本文分析了當前高中政治課堂的現狀,認為生活化教學在促進高中政治高校課堂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應該加以運用,并提出了具體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 高效課堂 現狀 意義 生活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111-01
高效課堂就是要用最少的時間使教學的效益達到最大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既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通過不斷改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最終使學生的教育質量可以有效得到提高,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仍以講授教材的方式為主,缺乏學生的參與
雖然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升學率的壓力下,很多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成效還不高。在當前的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以講授教材內容的方式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沒能調動起來,教學的真正成效并不高。在當前的高中政治課堂中常常會看到這樣情形:教師在認真的講解政治理論、分析試題,一些學生忙著記筆記,而另一些則在進行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比如,看小說、玩手機、睡覺等,這樣的政治課堂只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是觀眾,甚至有些學生連觀眾的角色都不愿意扮演。
(二)以政治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缺乏知識的實踐應用
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模式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缺乏對學生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新教改的實施和推動使得當前的政治考試試題中開始出現考查學生運用政治知識的題目,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中教師開始關注學生對政治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政治知識的記憶仍是教師推行主要學習方法,他們認為考試的答案都在高中政治課本中,只要能盡可能多的記住課本中的知識點,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因此,高中政治學習中,學生就只是死記硬背政治理論知識,真正能夠理解和掌握其涵義的并不多,很多學生在政治考試結束后把知識丟在腦后,連理解都做不到,更何談讓他們在生活中進行實踐應用呢。
二、生活化教學對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意義
高中政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政治教學來源于生活,蘊含于生活實際,并能在生活實踐中進行具體應用,發揮政治的實踐性,實現教學影響生活、生活促進教學的目的。生活化教學對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意義具體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充分展現政治的學科特色,促進新課改的推進
高中政治課程既要向學生教授政治的基本理論知識,更要用正確的價值理念影響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行為規范。推行生活化教學,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貼近學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在分析和思考社會事件和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思想品質等,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生活化教學也拓展了政治課堂的寬度和廣度,將政治融入生活中,使政治課堂走入生活,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生活化教學關注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生活實踐,在讓學生掌握政治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使他們在實踐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體系,有助于政治功能的發揮。
(二)完成高中政治的教學目標,提升政治德育價值
對外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隨著開放的程度加深及網絡媒體的發展,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傳播和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大,這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完成教學的目標,首先需要讓給學生對政治課堂感興趣。生活化教學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通過通俗易懂的、能吸引學生興趣的事件、實例將政治知識傳授給學生,既可以使枯燥的理論簡單、形象化,又能讓學生在實例的分析中進行思考,從而培養他們自我學習和思考的能力,使政治知識可以真正的深入學生的內心,促使加高中政治教學目標更好的完成。
三、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一)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思想對行動具有指導的作用,因此,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的推行,首先需要確立正確的思想指導,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有效指導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對學生的教育。在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主動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社會形勢,研究生活化教學的內容,使課堂知識與社會生活能更有效的結合,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二)完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
生活化教學將學習融入生活中,其目的是要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認知,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完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擴展教學內容,不能只局限于課本教材,還要增加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創新教學的方式,比如可以設計生活化情境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感受、體感、交流、互動,既能讓他們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又能直接的學會生活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高中政治課堂更豐富、更有活力。
(三)擴展教學的時空,增加教學實踐
生活化教學,就是要使教學走進生活,除了將教學的內容拓展到生活領域,還要將教學的時空拓展到生活的環境中,而不是限定于45分鐘的課時和幾十平米的教室中。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積極擴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增加教學的實踐性,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在課外或者周末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訪問、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讓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習政治知識,感受和體驗生活中的政治思想,既使師生間的互動更加和諧、良好,又讓學生在生活體驗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無論是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念,還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觀點,都向我們表明,生活化的教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最好方式。新課改的的推動下,高中政治課堂應該積極運用生活化教學,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模式,創新教育方法,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運用能力,實現高中政治高校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卓碧玲.“以學定教,教學相長”——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淺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3)
[2]李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3(21)
[3]李海艷.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4(64)
[4]明雷.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J].廣西教育.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