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瑩
摘要: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的主要措施,教師在這個時候會替學生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措施與辦法,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教師傳授知識、對學生的智力進行開發。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方法;實際內容;有效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哪種方式都是雙向的,教學方法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互動與聯系的過程,也是幫助學生接受教師所發出信號的主要途徑,其能夠實現預期目標,并且不斷地激發學生,使其更好地進行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一、采用多種啟發性方式進行教學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新課程進行導入。在正式授課之前需要對作者的背景進行介紹,或者采用聲情并茂的朗讀模式、設下精思巧妙的疑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這個時候,如果利用一個簡短而有寓意的寓言,或者雋永帶有哲理的名言,甚至一片隨風而落的葉子,都會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工具,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工具不斷打開學生的心結,使他們的思維得到啟迪,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在教學時利用顏色、形象、聲音等多個方面,充分抓住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
比如在學習八年級《蘇州園林》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為學生播放我國蘇州園林的圖片,使學生體會到蘇州園林的壯觀,隨著教師的指導,學生也能對該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演講、討論或者閱讀的模式,對學生存在疑問或者難點的地方進行適當的點撥,幫助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終使其對生活有著獨到的見解。
二、主動安排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
在教學過程中語文學習主要是需要教師對語文課本進行指導,在該指導下,學生則進行目標學習。對于課文中的文章,教師應當從教師理解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講解,但是他們的理解充分融入了教師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經驗。與學生所理解的內容有相悖之處,學生在這時也應當提出自己的見解,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積累進行結合,只有將兩者進行融合,才能對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在課堂中如果學生能夠敢于發表自己意見、想法,教師則會很高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學生與教師思想碰撞與心靈溝通辯論,逐漸促進語文課堂呈現出精彩紛呈的一面。
三、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至理名言: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想要讓一個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則必須保證他們對該科目充滿興趣,這也是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利用這一點,如果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那么整個過程就會更加輕松,并且也能取得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呢?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教師應當采用寓教于樂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的娛樂性,促進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
對于初中八年級的學生,他們愛娛樂、愛玩,因此需要在語文中加入一定的娛樂性,學生必然會享受其中。初中生需要教師的認可與表揚,他們希望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能。因此,教師應當抓住這一個特點,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并且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與評價。比如在語文課上,很多學生寫作水平可能不是很好,但是某一段或某一句寫得十分傳神與精彩,在這時教師需要將這個精彩之處找出來,并且在班級同學面前進行朗讀,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通過這一次的肯定與鼓勵,或許這個學生就會愛上寫作,愛上語文,最終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四、采用分層遞進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那么很多學生在掌握學習內容時會出現問題,比如對于優秀的學生而言,這種學習模式浪費他們的學習時間,而對于差等生來說,對于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學習起來十分困難。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夠按照一定的理論,將分層教學模式穿插其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那么必然會提高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并且對教材做好分層處理,教師應當根據教材標準為學生設定教學目標,并且充分劃分出低、中、高檔次,為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制定高層次學習目標,而中等生則制定的是中等學習目標。在為學生設計好適合他們的學習目標時,教師也需要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
五、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學生與教師都作為課堂中主要互動的兩個主體,只有他們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在互動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個前提,就是師生之間必須保證相互尊重、平等地位以及相互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師生活動積極性,保證互動過程更加流暢,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才能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被他人所尊重,以此為學生創造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面對學生的對與錯時,不能直接說出來,而是需要利用一個委婉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與學生實現有效互動,提高課堂的教學氛圍。除此之外,利用鼓勵式方法,學生也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也能從中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段文濤.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略談[J].學周刊,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