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琳蘭
摘 要:《荷葉圓圓》是一篇輕松歡快的散文,作者用比擬的手法,寫出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充滿童心童趣。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談如何上好《荷葉圓圓》這一課。
關鍵詞:荷葉圓圓;教學目標;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珠、搖”等12個生字,會寫“機 、朵 ”2個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躺 、眨著、立、蹲、游來游去”這些詞,了解并積累“圓圓的、亮晶晶、呱呱地、笑嘻嘻、游來游去”等形式的詞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體會夏日荷塘的美麗景色和動植物間的和諧相處。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
教學重點:能根據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動詞“躺 、眨著、立、蹲、游來游去”等詞語的意思,讀出夏日荷塘的美麗和熱鬧。品讀課文語言,展開想象,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趣味: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荷葉圓圓》,齊讀課題。
荷葉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一棵蘋果樹,誰想摘一摘這又紅又大的的蘋果呢?(課件出示)認讀生字。
荷葉姑娘派小青蛙來接我們啦,認讀詞語。(讀準一個,小青蛙就跳到對應的荷葉上)
【設計意圖】:
通過“摘蘋果”、“青蛙跳”的游戲方式來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奠定課堂快樂學習的情感基調;同時鏈接到之前學過的知識。
二、理解內容,品讀詞句
1、學習第1自然段
同學們,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來到池塘,去看看迷人的荷葉好不好?(出示課件)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呢?寫出了荷葉的形狀,寫出了荷葉的顏色,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真美啊,我們一起來贊美一下它吧!荷葉是圓圓的、綠綠的,那粽子呢,蘋果呢?它們是怎么樣的呢?哪個小朋友想到了?
荷葉姑娘不但漂亮還有許多好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全文,思考:荷葉姑娘有哪些小伙伴?
2、學習第2自然段
(1)你們看,誰來了(出示小水珠圖)
①讀一讀,找出小水珠的話;②說一說比喻?(把什么比成了什么?);③找出表示動作的字詞 (為什么用躺而不用臥?);④找出疊詞或者讀一讀
思考:為什么用躺而不用近義詞:臥?
小水珠沒有腳,軟軟的,躺字寫出了小水珠的愜意和舒服的情狀(可愛的小水珠)
(2)什么是亮晶晶?補充ABB型的詞語
(3)誰能來試著讀好這一段。(指名讀、齊讀)
3、小組合作學習第3-5小節
小組合作學習3-5小節:
1.讀一讀,找一找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閱讀完整文本、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整體感知的能力。
2.說一說比喻
停機坪是怎樣的?又大又寬。那荷葉對于蜻蜓來說呢?也是又大又寬的,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很恰當精準。
補充:練一練,填一填:小蜻蜓 像 小飛機
3.找動詞 立 (為什么不用站?)
(1)立就是站立的意思,約定俗成的,蜻蜓是立在荷葉或荷花上的。補充:古人的詩中就曾經寫到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設計意圖】:
教育教學的本質不是傳授知識和本領,而是激勵、點燃和喚醒。在語文小課堂中引入引入補充拓展素材,激發閱讀期待,讓學生在生活大課堂中養成閱讀習慣,享受閱讀快樂。
(2)而且立更有詩意
4.找疊詞或讀一讀;補充:練一練,填一填:小蜻蜓 像 小飛機
【設計意圖】:
小組合作: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已有經驗,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舉一反三,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根據皮亞杰的認知原理,在文本中,習得語言經驗,納入產生語言新圖式。
第四自然段接下來,誰也來了?
1.讀一讀,找一找;2.說一說;3.找動詞蹲 為什么不用站?青蛙有四條腿,蹲字符合青蛙的形態特征,用得很準確;4.找疊詞或讀一讀
呱呱地,擬聲詞,像這樣的詞,我還能說:嘎嘎地,嘰嘰地,汪汪地......
補充:練一練,填一填:小青蛙 像 歌手
第五自然段
1.讀一讀,找一找;2.說一說;3.找動詞
像游來游去這樣的詞,你還能說哪些?
走來走去、跑來跑去、飛來飛去、跳來跳去......
看到游來游去的小魚兒,我們回想起了之前學習過的古詩(出示《江南》)齊讀古詩。
4.找疊詞或讀一讀(笑嘻嘻)
5.字詞句的練習
我們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許多ABB的詞語
在第五自然段里也有一個ABB的詞語,誰的小眼睛尖先找到了?
①亮晶晶;金燦燦;水汪汪;笑嘻嘻;白花花;胖乎乎
②很美很美(特殊結構的ABAB的詞)
很大很大、很小很小、很多很多、很少很少、很胖很胖、很瘦很瘦.......
③ 青蛙 呱呱地 放聲歌唱;鴨子 放聲歌唱 ;公雞 放聲歌唱 ;小狗 放聲歌唱
三、小組合作,分角色扮演
1.夏天真美啊,池塘里真熱鬧啊!荷葉姐姐的小客人們玩的多開心呀!我請小朋友上來分角色扮演。加上動作。
2.拓展。其實,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還引來了很多其他的小伙伴呢。在它們的眼里荷葉又變成了什么呢?它們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仿照課文中的句式練習說話。(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
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相結合,文本語言習得和生活經驗表達相結合,閱讀、理解、感悟、表達能力相結合,多樣的信息沖擊和學習方式參與,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學習力。激發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生字教學,感悟魅力
會創作的小朋友相信生字寫得也很棒,荷葉請來了幾位生字朋友。
出示古今演變(猜字)。和他們打個招呼吧。(師出示要寫的幾個生字)
觀察 機和朵,你有什么發現?
(都有木和幾,機是左右結構,朵是上下結構;朵上面的幾沒有勾)
1.老師教學“機”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機”1號 讀一讀 2號 記一記:上下結構幾沒勾,下面一個木 3號 說筆順 4號 找朋友
【設計意圖】:
通過猜字感受漢字演變的歷史,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提供自主發現、交流展示的機會,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在學習的成功體驗中,實現終生學習的目標。
寫字前說一說寫字姿勢是怎樣?拇指食指對對齊,中間留出一條縫;中指抵在筆后邊,還有兩指往里縮;筆桿靠在關節處,左手按在筆尖旁。兩腳放平,與肩同寬,身體坐正,肩膀放松。
【設計意圖】:注意對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3.反饋 (生生互評)
五、總結:
這片美麗的荷塘,正是因為有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些小伙伴才變得那么有趣;俞老師的課堂是因為有了我們一4班的小朋友才變得如此生動。
參考文獻:
[1]劉仁增.《荷葉圓圓》(第二課時)教學[J].小學教學設計,2013(10).
[2]鄭梅.《荷葉圓圓》的教學初探[J].小說月刊月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