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統思想和綜合素質的影響,是目前限制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因素。在現階段,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暴露出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主要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以及內部控制進行分析,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 中小企業 發展戰略 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號:A
在21世紀的今天,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仍占據著重要位置。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力量,其健康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民生的建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小企業的發展還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政府、為城市減輕了就業壓力,有利于社會變得和諧穩定。
一、中小企業的基本概念
我們在對企業概念的認知中,中小企業的概念往往被冠以“規模較小、經濟微弱”等。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企業的出現及起步都是從小模式開始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慢慢地變得強大起來,由剛開始的小規模逐漸向大規模轉變。與此同時,一些新的企業破土而出,在這樣的形勢下,便有了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區分。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階段,企業在國家政策和國家對企業的扶持下,得到快速成長。但是,企業的快速成長所帶來的則是企業內部發展的不完善,內部控制的缺失。在國家經濟政策的指導下,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已經能夠認識到內部控制的缺失對企業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企業內控體系建設,需要依據城市的發展建設以及經濟的穩步提升,需要我們通過多學習發達國家企業的內控建設相關理論,來彌補我國企業內部理論的不足。在學習的過程中,國與國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的,這就需要相關管理者不要只進行片面學習,而要進行深入的相互討論,找到一個適合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的良好道路。像內部標準制度限定、內部運行控制、企業內部整體框架的構建等,這些都屬于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在引進新的理論的同時,要思考、分析,看看是否與自身能夠完美結合[1]。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重存在的缺陷
(一)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依靠小作坊起步的,在這種起步模式下,中小企業在開始的時候是沒有辦法進行權責分離的。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進步,限制了企業內部的發展,使得企業內部更加集權化。這就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在管理公司事務的時候,就像個家長似的對企業進行指導。這種情況使得管理者的權力過大,過于集中。對于企業內部制度的建設,這部分企業管理者則會產生抵觸心理。他們會認為企業制度的建立會限制決策制定和他們自身的消費。他們沒有更深入地去了解企業內部制度的建設,而是囫圇吞棗、蒙混過關,這就使得企業內部的制度更像一個空殼,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企業的經營管理。
(二)管理者風險意識淡薄
在現今企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縱觀我國企業發展,會很清晰地看到企業的風險意識不足,更多的是停留在自我滿足上,對于風險的重視程度還不如企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在企業內部的管理者身上,也看不到他們對于企業風險的整體把控。他們的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對待隱藏的危機,風險意識不足。在對一家企業風險進行評估的過程中,這種因素的存在使得整個評估的準確性、可靠性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綜合來看,這種情況下,一個企業的內部抵抗力勢必就會降低。
(三)企業對財會工作的重視度不夠
會計控制不好、信息準確性不高,這兩點主要表現在企業內部的控制上,主要有下面兩個方面:首先,大部分中小企業缺乏規范性,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在實際的企業運營過程中,會計行業內的規則其實并未為會計機構以及會計人員所遵守,即便企業內部設有會計部門,但還是會存在會計工作人員個人職責沒有準確的區分、崗位的設置不合理、會計工作人員在綜合評定過程中沒能夠達到要求等現象。受家族思想的影響,傳統大中小家族企業的財務人員思想過于保守,不能與時俱進,對于企業內部的用人,更喜歡用身邊親近的人來從事日常事務,對于真正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則置之不理。其次,中小企業內部缺乏更為標準化的制度。這樣,一旦出現公司內部財產清算的情況,就會出現工作落實不到位,整個清算的流程不能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的模式進行等情況,從而使得最終結果的準確性不盡人意,甚至還會出現為了企業的利潤,不按規定進行進出賬,人為地對企業盈利進行干預等。
四、優化和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措施
上述的幾個問題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所暴露出來的缺點,需要加以注意。為了使得企業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進步得更快,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以進一步幫助企業改進工作[2]。
(一)強化對內部控制的認識
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環境,把強化企業管理者和經營者當作內部控制的主要方面,要著重培養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責任感及認知感,把這項工作當作主要任務來進行,這樣就能在企業內部形成積極性的影響,緊接著擴大人力的投入,從而使得企業內部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在整個企業內部少不了員工與員工、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大力配合,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負責財務方面的員工的配合。負責財務方面的員工需要更加有深度地對內部控制進行分析,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把自己放在企業的大層面上進行思考。員工的培訓、崗位的定位、職業的素養等,這些都需要企業進行系統化的整合和提升,讓相應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學習,強化專業能力。
(二)強化風險意識
現如今,科技進步飛快,全球的經濟發展很迅速,市場瞬息萬變。中小企業本身資金不充足、企業內部制度不完善、沒有形成規模化、經營業務缺乏多樣性、員工專業能力不足等因素都會制約中小企業的發展。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存在較大風險,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同大企業沒有可比性。不僅如此,更重要的就是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缺乏預測風險的眼光,對待瞬息萬變的市場不能夠準確把握,這也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
(三)構建穩定的內部控制環境
中小企業在面對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的時候,要明確努力方向,積極找準自身定位,優化企業內部結構。首先,在企業內部員工的職責分配上,要清晰地定好位,不要出現一人多職,各項工作各項職位分配要清晰,比如,像經手人員、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必須要明確,兩者之間既要有分工,也要進行相互制約,從而使得工作正常進行,不會出現一方獨大、投機倒把的行為。其目的都是促使企業內部經濟正常運轉,企業內部的各項事務順利進行。這樣,在工作的過程中才不會出現問題,至少可以降低出問題的概率。其次,要明確企業內部的各項制度,有制度就能夠形成規范,要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監督同時又相互促進的模式。企業要不定時地進行內部資金結算,落實資金用處。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內控制度
保障好企業內部的資產,保障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的合法性,通過企業內部的相關制度將一系列東西連接起來,這被稱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企業內部制度,能夠使得會計信息更真實、更完整,同時還能夠防止出現財務問題,避免造成財務漏洞,從而保障公司內部資產不流失、不浪費,能夠使得企業內部從事經濟活動符合法律要求,還能夠保障公司內部不出現貪污腐敗的問題,進而使得企業內部整體工作效率得以提升[3]。
五、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家族式的思想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會使企業內部控制出現不少問題。因為存在這種思想,企業內部沒有形成良好的財務制度、財務規范。暴露的問題,使管理者解決起來更有側重點。與時俱進,轉舊為新是中小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有的理念和所要完成的任務。只有構建和強化企業內部科學有效的制度,明確工作分工, 才能使企業在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才能使企業不斷向前發展,不為市場所淘汰。
參考文獻:
[1]扈萌萌.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策略探究[J].中國高新區,2018(4).
[2]周毅成.探究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8(6).
[3]王玉森.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17(33):98.
作者簡介:楊錦艷(1970.3),女,漢,貴州黔西,大學碩士,副教授,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會計、財務管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