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要: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供電需求急劇增加,對于相關的供電公司而言,其自身的負擔壓力也在逐漸加大,其中供電公司電能計量的準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客戶自身的利益,而影響供電公司自身經濟利益的則是線損率,同時供電公司電能計量管理則會對線損率的高低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供電公司要加強對電能計量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以此降低線損率,提高供電工作的經濟效益。本文則是就電能計量管理對線損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能計量;管理;線損;影響
1電能計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電能計量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缺少一定的專業性
對于進行電能計量管理的工作人員而言,其自身所具備的專業能力能夠對電能計量管理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供電公司需要提高對電能計量管理人才的重視,尤其是其自身是否具有較高的對電能計量進行管理的專業技能。就當前我國電能計量管理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供電公司的整體計量管理水平比較低,主要是其在電能計量管理方面缺乏先進的技術,而且有些工作人員對于電能計量管理缺乏一定的認識,對于計量管理工作并沒有相應的重視,其工作態度也比較散漫,這樣的工作狀態也使得其對于自身計量管理技術的提高并沒有較大的熱情,對于自身的工作缺乏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電能計量管理技術較高的工作人員,且其自身的工作熱情也比較高,在工作中具有極大的積極性,這就使得供電公司的整體電能計量管理技術,以及專業素質水平處于一種極度不平衡的狀態,使得電能計量管理的工作效率難以提升。除此之外,電能計量管理的工作人員之間也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使得管理團隊之間缺乏相應的默契,從而使得電能計量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1]
1.2供電公司缺乏相應的電能計量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
能夠使得電能計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同時也能夠約束電能計量管理人員自身的工作行為,從而使得供電公司的電能計量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但是對于我國規章制度建立的實際情況而言,其自身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大多數規章制度的建立都是在出現問題之后,才對以往的制度規范進行相應的完善,這就使得規章制度的建立缺乏相應的前瞻性,對于供電公司來說,其內部電能計量管理相關制度的建立也是如此,而且對于電能計量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也對相關的管理人員自身的工作行為難以起到有效的制約作用,影響了整個計量管理工作的開展。
1.3 電能計量的相關檢測設備及環境需要改善
對比其他發達國家,我國供電公司的電能計量檢測設備相對來說是較為落后的,從而使得現代的電能計量需求無法被滿足,如防塵、防震等相關要求。有些實驗室中所布置的接地網也不夠規范,其中還有些實驗室并沒有達到檢測接地電阻的要求,另外,供電公司的電能計量的相關檢測設備也比較落后,這也會對電能計量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
2電能計量管理
2.1監測系統的應用
在線損管理中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能對電力數據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并根據相應的流程對相關問題進行檢測與診斷。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每間隔 24小時就會對各個節點的功率數值、表碼數值、電壓數據和電流數據進行收集與匯總,并將其傳輸至終端進行分析與檢測,根據分析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此外,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還能對電網運行進行計量與控制,減少人為操作的失誤。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能從根本上降低線路損耗,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線損工作的準確性。
2.2加強防竊電管理工作
在實踐工作中,違約用電、違法竊電等行為是造成線損問題的主要誘因,因此必須要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首先,要加強相關用電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各種形式使用戶理解合理用電的重要性,抵制違法竊電行為。其次,要針對竊電問題強化管理,培養并進一步建設用電稽查人員隊伍,提升其工作能力與責任意識,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將定期監察與突擊檢查相結合,堅決打擊違法竊電行為。最后,還要對相關計量裝置進行規范安裝,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相應防竊電改造工作,利用技術手段防范違章用電及竊電行為。
2.3自動統計中的應用
計量自動化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對實現線損計算具有積極的輔助作用。電力計量自動化裝置的應用,能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對不同電壓下的線損進行統計,同時對于周期時間可以自行設定,這樣就能將電壓等級和周期等多種參數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線損工作。在線損工作的自動統計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人工操作,則工作效果十分有限,而電力計量自動化裝置的應用,不僅保證統計工作質量良好,而且能對系統異常進行及時報警。
2.4基礎設施方面
落實好相應的基礎設施工作,是實現技術降損的必要前提。首先,在電網規劃建設初期,就應該有意識地對其布局結構加以系統強化,特別是要優化電壓等級與變電容量,著力降低三相不平衡度,為后續線損管理工作打好基礎。其次,結合電力系統實際情況,需要科學設置無功補償裝置,發揮其作用并改善無功設備運行情況,進一步減少電能損耗,提升電壓質量。最后,針對一些主要電力設備,如變壓器等應該考慮其低耗損因素,同時結合具體實際,對線路導線截面進行優化選擇。
2.5建立構建線損工作績效考核制度
首先電力企業應當組織技術人員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議,針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分析探討線損異常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對原有處理思路進行改進。線損計算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線損考核機制的執行效果,因此要隨線損計算工作中采用的技術手段進行反復確認和驗證。針對線損考核制度的建立要與人事管理中的績效考核工作充分結合起來,建立針對性的獎罰管理制度,對于超額完成工作指標的人員要給予物質和非物質獎勵,針對工作態度不積極,責任感不強的工作人員要進行必要的懲處。
2.6構建線損模型
在線損管理中通過線損模型能幫助電力企業對線損情況和用電情況進行實時掌控。而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通過對變電站、戶外關系與計量點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能有效構建線損模型,且利用該模型所獲取的線損結果更加準確可靠。同時,一旦電力系統異常運行,電力數據發生變化,該系統能自動調整以適應實際供電情況。
3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電能計量管理這項專業性較高的工作,也屬于一種系統性較強的工程,其本身不僅關系到供電公司的經濟利益,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國國民的日常需求。
參考文獻:
[1]祁澤.線損管理中電力計量自動化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17(24):188.
[2]鄧曉陽.電氣計量中線損降耗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23):126-127.
[3]劉秋榕.電力系統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優化對策[J].低碳世界,2017(33):192-193.
(作者單位:國網焉耆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