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斌
摘要:天窗維修制度是解決鐵路設備建設,維修運營和行車安全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在鐵路行車組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討論了天窗維修實施中的一些缺點和問題。
關鍵詞:工務系統;天窗修;鐵路
1 工務天窗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天窗實際利用
1.1.1 天窗作業項目未全部納入天窗計劃作業
操作單元在天窗外工作,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絕對天窗維修概念”尚未在各級得到全面確立,特別是在一些車間和工作場所仍然缺乏理解和抵制,工作項目以外的區分和定義的觀點還不完全清楚,始終想要使用規則打“擦邊球”。
1.1.2 提前預報天窗需求,與現場作業實際情況存在差異
天窗計劃的提交過程一般如下:根據各業務部門的重點工作安排,維護月度計劃提前一個月提交,維護周計劃根據工作量計劃提前一周提交。維修日計劃根據現場工作的具體安排提前一天提交每日計劃。在這個基本過程中,計劃的操作項目和位置是不確定的和暫時的,這很容易導致天窗操作項目與月度計劃和周計劃不一致。而且,這種不確定性導致缺乏天窗計劃報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其中大多數是“撒大網”,不能滿足維護操作建設的要求。
1.1.3 天窗點遇節假日、暑運、春運和軍特運等情況取消
火車的延誤導致天窗點的提前、推遲或取消,這導致操作單元中天窗維護管理的困難,并且布置在工作區域中的日常計劃與操作不一致。其中,軍特運采取“千篇一律”的模式,其路徑是相關的,相鄰的站線無法實現運力最大發揮。
1.1.4 天窗圖定時間段不合理對工務養護不利
盡管天窗地圖的時間由運輸部門和設備管理單元共同設置,但由于各種原因,天窗時間段不適合移動鋼軌或增加者整修的難度和風險。天窗不合理的時期主要表現在:一是天窗時間不滿足無縫線路溫度的條件,無縫線路運行有一定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冬季夜間工作時軌道溫度與設計軌溫相差較大時,容易發生斷軌事故,安全壓力大;其次,工人在夜間上下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于路肩視線不佳而容易打滑,增加了人身安全的風險;第三,由于鐵路工人經常性夜間作業,作息不規律,對身體健康、子女教育、照顧老人、家庭和睦等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1.2 天窗計劃管理粗放
在原始的天窗維修管理中,僅根據既定天窗進行布置,而對具體的工作量布置,操作性質要求,作業現場控制等沒有具體的管理要求,導致施工缺乏過程管控。
1.3 維修與施工不能有效結合
當維護計劃與施工計劃相結合時,運行要求缺乏明確的規范,二者劃分為不同的部分,執行不同步,導致維護運行無法充分利用有利的施工天窗的條件。
2 應對工務天窗修問題的策略
2.1 合理安排“天窗”時段
進一步優化列車運行圖,將“天窗”積分納入“運行圖”,并按圖給出分數,以免隨意取消“天窗”積分。由于人為因素,取消繁忙交通,事故搶險,自然災害等“天窗”要點時,應及時補齊。當“天窗”的位置改變時,應提前通知工務部門,以免浪費人力物力。“天窗”點應根據季節合理安排和調整。夏季應避免在13:00至16:00的高溫時期,冬季則應避免在凌晨4:00至6:00的寒冷時期。同時,工務部門應當合理調整生產布局,增加設備投資,改變維修方式,嚴格定義設備大修,整修和臨時修的工作項目,將維修分開,將體力勞動改為“機械修”和“小集中修”。
2.2 推行樞紐“全天窗”集中維修
針對長期以來樞紐地區在運輸和維修上存在的困難,確立“兩個優化”的基本思想(生產組織方式的優化和天窗組織方式的優化),形成“四個有利于”的戰略目標(有利于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控制,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有利于改善設備質量,有利于促進聯合部門的管理和聯動及“兩高一低”的目標(提高設備質量,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安全風險),從而在檢養修分開、集中組織、專業維修層面解決了運維矛盾。在樞紐區域,確保整體運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及樞紐的平穩有序,優化生產組織方式,調整生產組織結構,將檢修與專業維修分開,將日常生產從原來的工作區分開,簡單的操作轉變為車間領導,集中、高效的組織,利用車間的技術和管理優勢,切實提高生產效率和維修管理水平。設備管理部門應根據維護項目和影響范圍制定綜合天窗計劃。車站應結合維修面積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根據維修周期的要求,整體安排維修天窗計劃,以達到定期覆蓋設備檢查和維修的目的。在集中化組織的基礎上,創新樞紐天窗的組織方式,根據設備維修需求的優先順序、病害處理的難度和工作量,建立天窗組織模式,調整天窗時長,綜合利用天窗對設備進行集中處理。
2.3 提高人員素質和設備水平
一是加強對“天窗維修”管理人員的培訓。對“天窗設置”、“天窗調整”、“天窗維修”施工(維護)現場指揮等問題,應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并形成長效機制,以改善現場環境。二是提高設備維修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配備特殊情況下維修所需的設備,提高“天窗維修”的利用率。
2.4 健全管理考核機制
一是根據集團公司和本段的實際情況,制定“天窗維修”管理辦法,使“天窗維修”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真正達到“行車不施工、施工不行車”的目的。二是制定科學合理的“天窗維修”計劃,實現天窗的綜合利用,嚴格控制“天窗維修”的“三關”(組織實施,過程控制和結果評估)。三是完善考核項目,增加對“天窗維修”管理人員的考核,提高“天窗維修”的利用率。
2.5 天窗施工作業管理
2.5.1 天窗點內兩個以上的維修車間在同一區段或車站內綜合利用天窗時,段應針對每個施工項目,施工地點,影響范圍,行車運行情況等進行合理安排,制定安全措施并將其提交運輸部門進行審查。運輸部門應當召開天窗初會,合理安排各設備部門的維修范圍和安全卡控制措施,確定總負責人,協調各維修車間,明確分工,充分利用綜合性,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使用天窗。
2.5.2 天窗集中維修的施工單位應按規定在天窗點內提供足夠的工作量,并按規定的時間提交天窗工作量和安全卡控制措施,并按照批準的工作量集中足夠的人力和機械來完成施工。根據每次集中維修的特點,確定評估項目,每天分析施工進度和竣工統計,并結合集中維修的施工日期對日常施工進度進行倒排,并進行分析與之相反,應進行評估,以提高評估強度,提高建筑天窗的利用率,并確保集中維修的順利進行。
3 結語
作為工務部門,要改變觀念,放棄一切不適合“天窗維修”的方式、方法和習慣,調整生產布局,加強管理,提高“天窗維修”的運行效率,確保人身和作業安全。
參考文獻:
[1]趙興寨,陳鵬.西安鐵路局工務系統"天窗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01):20-21.
[2]趙興寨.提高鐵路工務系統“天窗修”利用率途徑的探討[J].山西建筑,2014,(32).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工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