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厚雨
摘 要:學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是教師組織實施教學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腳點。作為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全面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靈活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切實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本文就學生主體突出,構建生動教學課堂的課題進行探討,探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施措施及途徑,希望對廣大教師有借鑒意義。【1】
關鍵詞:學生;主體;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持續性發展變化的,在這個動態變化的教學進程之中,教師與學生是動態因素,是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具有靈活變化特性的因素。學生是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師生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深入開展溝通交流,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構建具有生機活力課堂環境,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施現狀分析
政治作為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組織教學實施中,必須要將枯燥的政治理論轉換為靈動的知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開展學習,才能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從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施情況來看,其現狀并不盡如人意,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政治理論對于高中生來說枯燥乏味,其知識內容理論性強,很多知識理論邏輯性、抽象性特點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全面認知把握和深入理解,在心理上存在一種學習的抵觸情緒。在這種學習的負面情緒影響之下,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對于課堂教學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全缺失,對于政治學習根本沒有興趣,導致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相當不理想,政治教學達不到思想教育引導的積極效果。
(二)學生教學主體地位不夠突出。政治學科的知識理論,抽象性特征提出,概念性理論內容比較多,這些知識理論內容都是學生不喜歡的知識類型,但是又是政治學科必須要全面深入講解的重要內容。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完全主觀的從自身角度開展教學實施,以教師的角度去開展政治理論教學,教師知識豐富、理論基礎扎實,在理論學習上認知理解容易。教師缺乏對學生學情的深入探究,主觀站在自我角度開展政治理論教學,這種將教師置于主體位置的教學實施,學生會有被隔絕的感覺,師生之間存在教學距離,無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進程,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三)政治課堂教學形式不夠靈活多樣。政治理論教學講解,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不被學生所喜愛。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實施過程,需要注重教學形式的靈活多變。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認為政治學科教學就是理論講解,教學實施中就是要把政治理論講透徹、講明白,基于這種教學認知,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都是采取理論講解的形式開展教學,這種單一性僵化的教學方式,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二、基于學生主體地位構建生動課堂實施教學策略及途徑
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立足課程標準內容,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靈活性開展政治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一)科學確立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學主體地位是當前課堂教學實踐中需要明確的,傳統的課堂教學實施,教師都將自己置于教學的中心主體,通過自我絕對權威性主導教學進程,這種教學主體作用發揮,將學生置于教學的對立地位,弱化課堂教學效果。隨著新課改深入推進以來,高中政治學科教學實施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基于這個教學目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開展教學,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將學生置于中心主體,充分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教學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他們自主開展政治理論學習,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例如:學習《美好生活的向導》內容,對于美好生活大家都是非常向往的,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對于世界認知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自己地思想強加給學生,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主動研究探討他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認知理解,闡述他們心中的美好生活,教師進行點評引導,通過這種形式家教學實施,能夠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的發展為教育事業也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運功多媒體技術可以導入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拓展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在重點內容講解上,可以采取“微課”形式提煉重點進行針對性講解分析,通過實時性的網絡技術運用,直接導入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實例,從學生身邊事、身邊人的研究分析,營造政治課堂教學的多元化特色,烘托出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的濃厚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例如:學習《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內容,教師單純就行理論講解,學生是難以全深入理解掌握的,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將網絡上豐富的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導入,以視頻、圖片、語音等形式呈現,以多元化的直觀教學實施,深化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認知理解,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
(三)開展教學活動激發課堂教學激情與活力。課堂教學是動態過程,教師在組織動態的教學進程過程中,就必須要充分激發學會的學習激情與活力,推動他們在課堂學習中,保持高度學習注意力,具有積極旺盛的學習狀態。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開展師生互動溝通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出學生參與教學進程的熱情與活力,主動開展政治理論學習,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例如:學習《百舸爭流的思想》內容,思想領域辯證探討,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今中外在思想領域都有眾多理念,正是這些不同的思想理念,才推動人類社會不斷超前發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主動與學生一起探討這個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暢所欲言,通過這種開放性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有效提升了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2】
三、結語
高中政治學科教學,基于現代化教學理念要求,要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提升他們政治學科理論運用能力。作為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嚴格落實標準要求,以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確立為基礎,構建具有靈動特性的生動課堂,全面提升高中政治學科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歐捷.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J].學周刊,2019(29):59-60.
[2]高翔.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