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葉
摘要:目的:分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延續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治療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作兩組,各組40例。其中,甲組采取常規護理,乙組采取延續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乙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明顯優于甲組;乙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優于甲組,p<0.05。結論: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穩定血壓水平,值得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延續性護理;效果
高血壓屬于常見的、多發的老年慢性病,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發展為心腦血管疾病。對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需及時采取有效方法對患者血壓水平加以控制,盡可能將患者血壓控制在長期穩定的正常水平內,以避免各類并發癥的發生[1]。本次主要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治療的80例對象并實施詳細分組研究,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和護理方法
1.1臨床資料
納入本次研究的80例對象均勻選自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中,以數字隨機法將其分作兩組,各組40例。甲組包括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處在59歲-85歲之間,年齡平均在(73.2±4.6)歲。乙組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處在60歲-86歲之間,年齡平均在(73.4±4.1)歲。納入標準:積極配合的患者、具備一定溝通能力的患者。排除標準:伴有精神障礙的患者、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存在繼發性高血壓的患者以及嚴重肝腎疾病的患者。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性別、年齡)沒有顯著的差異,可以實施進一步對比,P>0.05。
1.2護理方法
甲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辦法:內容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教、對患者進行相關用藥方面的指導,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在患者出院前進行相關出院后注意事項的指導。
乙組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是:(1)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由小組成員為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及護理內容。如進行健康知識的宣教,將用藥知識和危害性等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講解,以提高患者對本病癥的認知度,教給患者防治高血壓的有效措施。(2)收集整理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患者病情及各項資料進行實時掌握,便于對患者出院之后的病情評估,然后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3)充分利用電話回訪、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以及上門隨訪等方法來開展延續護理。如上門隨訪可每月1次,電話回訪可每周一次,主要對病人出院后的病情及遵循醫囑的情況進行了解和落實,對患者存在問題進行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利用微信群等功能,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4)飲食護理方面,叮囑患者日常少食多餐,營養均衡,清淡飲食為主,戒酒禁煙,對體重加以嚴格控制,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5)心理護理方面,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利用微信群功能,組織患者一起討論,促進患者之間的互相交流分享。在跟蹤隨訪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6)運動護理方面,幫助并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正確的運動訓練,但叮囑患者禁止過激運動,運動訓練需循序漸進的進行,應在無疲勞感、耐受的情況下進行。(7)定期為患者進行血壓監測,或者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學會自行監測血壓,若發現血壓波動較大,則應立即返院就診。(8)為患者講解用藥治療的必要性,將一些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提前告知患者,叮囑患者遵循醫囑進行用藥治療,嚴格禁止漏服及隨意加減藥量,當發現不良反應時需及時返院檢查[2]。
1.3指標觀察
(1)對患者實施6個月的跟蹤隨訪,對比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血壓水平,觀察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情況。(2)采用SF-36量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來對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社會交往能力、生理功能、心理狀態及精神狀態等方面。
1.4數據統計處理
本研究所獲的所有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統計處理,計數資料用“[例(%)] ”表示,用“χ2”檢驗;用“()”表示計量資料,選擇“t”進行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出院之后6個月的血壓水平
乙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明顯優于甲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高血壓屬于常見的一類慢性疾病,除遺傳因素外,年齡、精神、心理、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糖尿病、肥胖等方面都可能成為引起高血壓的因素[3],由于高血壓患者病程較長,當前最主要的方式是用藥治療,其次是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調節輔助。延續性護理是當前較為規范的一種重要的護理模式,主要是為了保證患者在出院之后依然能夠享有正確的、連續性的護理幫助及指導服務。該方法主要是在患者出院之后,針對患者基本情況及病情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有針對性的隨訪計劃,將院內的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的家庭當中,能起到鞏固療效的作用。也是為了在患者處于治療環境改變的情況下,保證患者能夠享有正確的護理及指導,從而促進病情的穩定及康復[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實施6個月的跟蹤隨訪,乙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明顯優于甲組;乙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明顯優于甲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對乙組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效果突出,其原因是通過延續性護理方案,對患者病情在其出院之后進行了持續監控,實施跟蹤隨訪,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情況;對患者從用藥、飲食、運動方面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指導,糾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利用微信群等現代化功能,加強對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便于對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的了解和給予幫助。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不僅可以使患者在出院后享有持續護理服務,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還可以有效控制及穩定患者血壓水平,達到對患者出院后鞏固病情效果,還有利于提高護患關系,值得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彥萍,張金華,孫娟. 對老年高血壓病病人實施延續性護理的效果評價及分析[J]. 全科護理,2017,15(18):2179-2182.
[2]楊玉妹. 延續性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跌倒的預防作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5):164-165.
[3]朱秋霞. 延續性護理預防老年高血壓出院患者跌倒的相關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1):239+263.
[4]張馳. 延續性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