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玲
摘 要: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習慣越好,就越用容易取得成功。反之,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的成績也好不到哪里去。其實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好,能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贊美,可又往往管不住自己貪玩的天性。于是上課開小差,不認真完成作業等。因此,光有美好的愿望,沒有實際的行動是不行的,光有心血來潮三兩天的行動,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更是不行的。要養成好習慣是很辛苦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來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養成好習慣。
關鍵詞:習慣;教育;好習慣
下面,我就將我們年級老師平時的一些做法給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習慣教育要裹上糖衣
教育要不留痕跡,要春風化雨般,就像醫生給病人治病,藥是苦的,孩子知道吃下后,病就會好,可孩子就是不想吃,于是醫生就給藥裹上一層糖衣,孩子樂意吃,病也就好了。我們幫助孩子養成習慣,要了解孩子喜歡表揚的心理,多鼓勵,誘導孩子改正錯誤,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詞語觸動孩子的心靈。如:“因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發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你的發言思維含量很高”、“你對同學的評價很到位”、“你很善于傾聽”、 “你的作業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你提出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你聽寫全對,真棒!如果書寫能漂亮一點就更好了。你愿意重寫一遍嗎?學生自然會高興的說愿意。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榜樣的影響下,在愉快的心情中,養成勤于思考,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好習慣養成需要不斷鞭策。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一味的玩耍,不好好學習就會誤了孩子的一生。千里馬跑得快,跑的遠,但如果駕駛他的人不適時抽打他,就跑不快,跑不遠。因此對于學生,我們既要鼓勵又要嚴格要求,時不時的讓他吃點苦頭。如:作業書寫差,讓其重做,上課不聽講,寫說明書,背當天學的課文,作文不合格,教給寫法,重寫,背一篇同種類型的優美作文。隊伍排的歪歪斜斜,訓練一下站姿也未嘗不可,正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因此,好習慣是磨練出來的。
三、好習慣養成必須常抓不懈
要培養好習慣,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反復做同樣的工作,時間一長,好習慣就形成了。
四、培養好習慣,要從細節入手(說說認真作業習慣的培養)
據有關資料統計:81%的同學認為自己作業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常常沒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解答了。有12%的同學貪玩,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有7%的認為有的題不會做,這些不良的習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為了幫組學生改正壞習慣,我們是這樣實施的:
1、優化組合四人小組
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每組由優中差學生組成,由學習好,認真負責的學生當小老師,他將負責小組成員的課堂紀律,家庭作業的批改等,老師檢查小老師的,并抽查其余學生的作業情況。
2、布置任務,講要求
給小干部樹立威信。組長代表的是老師,組員必須配合組長完成檢查工作,否者接受老師的談心,并寫說明書。組長必須認真檢查,并作批注,打出等級。幫助差生改正作業中的錯誤,被幫助的同學必須說謝謝,否者作業加倍。給優秀作業加分,書寫差的作業返工,并扣分。
3、教給方法
老師批改組長的作業,在改的過程中交給方法。比如作文,先由學生自己看看標題與內容是否一致,讀讀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重點,畫出好詞佳句,再由組長認真按要求批改,不通的幫助改通順,缺什么內容的寫出提示,好詞佳句畫上波浪線。美文畫出三顆星加一張笑臉,較好的畫出三顆星,一般的畫出兩顆星,不合格畫出一顆星。
4、具體實施
每天早上一到學校,主動把作業給組長檢查,課間主動找組長背課文,組長自覺把作業給老師檢查,并匯報組員作業情況。組長把當天組員完成作業情況填寫在表格里,每周總結出個人總分,團體總分。獎勵個人總分超過10分貼上小紅旗,團體前三名的發喜報,
經過一學期的培養,認真作業的習慣基本養成,干部能力有了明顯提高,老師也輕松了不少。總之,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他需要長期的堅持,一旦養成,終生受益。我們老師的使命就是育人,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每個學生載著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的到達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胡曉蘭.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基石[A].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2:1.
[2]韓傳美.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J].華夏教師,2017(01):14.
[3]司廷才,烏鳳琴,劉文光.論習慣與成功的內在關系[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2):407.
[4]胡運生. 成功源于好習慣[N]. 中國組織人事報,2013-02-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