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摘 ?要:與經濟全面進步相伴而生的,是越來越復雜、影響越來越廣泛的各類社會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正常、健康生活。本文對西部民族地區社工人才隊伍建設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西部民族地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一步分析了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西部民族地區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原因;對策措施
隨著社會的全面發展,群眾個體之間、組織之間、個人與組織之間的聯系都同步加強,這也為大規模社會事件的爆發提供了可能性。為高效處理好此類問題,就需要調動全員力量做好社會工作。但當前社會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著人才數量嚴重不足、專業能力不強、領域分布不均、社會化程度低等問題,這就造成了工作效率提升的一大阻礙。因此,如何解決此類問題,值得思考。
1西部民族地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1數量嚴重不足
目前,與東部地區發達的經濟相比,西部本身實力較弱,其在社會事業發展、社會工作人才配備方面也表現出相關的不足,許多省份所具有的社會工作人數總量沒有總人口的0.1%;更別提與專業社會工作者占到人口總數2%的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在這樣的人才儲備條件下,社會事務的辦理往往得不到充足的智力支撐,使得社會事業的發展、秩序的穩定都面臨一定的障礙。
1.2專業能力不強
盡管社會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全員參與性質,但依然具有極強的專業性要求。遺憾的是,在國內社會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尚未形成足夠職業化、標準化的范式,例如在許多西部民族地區的社區民政員、救助員,以及相關民政、司法行業的司法協理員、社區矯正員等都沒有拿到相關的標準的職業資質。其中許多員工甚至根本沒有接受足夠系統的教育,盡管其參與社會實踐較多,但單純依靠主觀工作經驗、而忽視專業的理論教育、技術培訓,往往會導致社會工作的方法與理念極為落后,尤其是需要調動多種專業方法進行處理的“復合型”社會工作,在對其進行處理時,往往暴露出效率低、質量不高的問題。且目前社會工作的主要執行者由行政、準行政干部充當,這就使得其與服務對象的關系不夠對等,更多地具有管理與被管理特征,這就使得服務效果的提升難以順利實現。
1.3領域分布不均
和西方某些發達國家,或者國內東部的發達城市相比,西部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發展水平整體偏低,其社會化程度嚴重不足就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結合當前西部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人員在各辦事領域的布局狀況看,許多員工都集中在了社會福利與救助、兒童收養與孤老安置、社區建設等方面,但對于偏遠農村的社區管理、慈善事業發展等涉足很少,對于更具有專業性的司法矯正、職工權益維護、婦女維權等更是關注匱乏,甚至出現服務領域內一片空白的問題,這就使得服務的全面性難以得到體現,許多特定領域的特殊群體,無法得到真正有效的關注與服務。
2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2.1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工作人才評價體系
對社會工作人才質量進行科學的評定,有利于衡量其專業化水平及其綜合素質高低。但當前許多西部城市所采用的人才評定方法具有單一、落后的弊端,無法真正以實績判斷人才的水平。具體來說,許多城市未能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師執業資格考核機制,專業人才的職稱評定流程不夠規范、薪資待遇不高且無法發放到位,職業化的崗位體系也不夠完善,社工職業崗位的開發與確立不夠合理,這些都使得社會工作的崗位安排無法滿足現實需要,其具體開展過程一盤散沙,加上職業規范、資格證書考取、員工注冊管理、薪酬考核等配套機制的欠缺,都使得社會工作無法實現現代化的發展與進步。
2.2社會工作組織發育不充分
為了給社會工作的開展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就必須建立相關的社會機構,但目前許多西部地區缺乏足夠的獨立的民辦社會工作組織,即使某些地區形成了對應的組織,但因為受制于規模較小、專業人員不足的客觀情況,導致此類組織可以提供的社會工作崗位嚴重不足。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受到政府支持而建立的社會組織,因為長期政府的指導與“建議”的影響,帶有嚴重的行政化特征,因此其獨立性不足,受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較小,往往難以獨立自主地開展社會工作。此外,部分城市的公益類、基層服務類組織依然沒有適宜其生存、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因此其極易在多種因素的傾軋下,出現畸形發展問題。
2.3社會工作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同度不高
當前許多發達國家、或者國內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社會工作都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相對成熟的職業類型,因此其在社會上的知名度、認可度都比較高,社會工作者甚至已經在社會范圍內得到了比較高的榮譽與公眾信賴度。但與之不同的是,現在西部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發展歷史較短,且對群眾的專業教育欠缺,這就使得民眾在尋求幫助時,依然習慣性地向政府單位求助,而忽視了社會工作者的作用,事實上,現在許多地區的社會工作服務范圍也極為狹窄,僅僅局限在熱線服務、心理咨詢等方面,因此其知名度低并非偶然。
3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措施
3.1完善社會工作人才評價機制
為了發揮社會工作人才考核評估制度本應該具有的加強人才管理、激勵人才不斷提升各自工作水平的作用,就需要對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做出必要的研究分析,通過把握當前社會工作領域在職業準入制度、從業人員登記注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足,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加以改善與優化,進而體現制度在提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質量方面的優勢。考慮到我國許多東部發達地區的社會工作已經相對完善,西部地區可以加強與前者的交流,吸收、借鑒其優勢,幫助西部社會工作克服當前工作中的弊端。
3.2加強人才培養工作
如前文所述,當前社會工作的開展已經呈現出了越來越明顯的專業化特征,因此為了解決好越來越復雜、有難度的社會事務,就需要加強人才的培養,不斷夯實其在處理相關事務方面的理論基礎,強化其實操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具體來說,各高校應該設立與社會工作相關的專業學科,調動教育資源為社會工作的開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而民政部門作為職業社會工作的行政管理主體,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民政系統有關處室的職能,充實相關人員力量,推進各地區社會工作進展。
3.3為社會工作隊伍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與許多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西部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開展長期無法實現質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因此社會、政府無力投入足夠的資金用于社會工作的開展,或者說單純關注了經濟的提效而忽視了不具有短期獲益性質的社會建問題。基于此,各地區政府可以采取從“人頭預算”向“項目預算”方式轉變的思路,進行科學的財政撥付,積極利用社會資金,解決社會工作資金基礎不足的問題。
3.4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大宣傳力度
為了解決社會工作的知名度不高問題,各地區要加大對現代化傳播媒介——包括電視、網絡等,對社會工作在現代群眾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加以宣傳,對社會工作開展過程中所涌現的優秀人才與先進事跡進行謳歌,以此展示廣大社工的職業風采,提高社會工作在全社會的認同度和知曉度,大力營造有利于社會工作人才成長和發揮作。
4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西部民族地區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如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工作人才評價體系、社會工作組織發育不充分、社會工作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同度不高等,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措施,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大宣傳力度。
參考文獻
[1]何雪松,趙環,程慧菁.英國的社會工作實踐學習:模式、運作與啟示[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2]肖小霞.中國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的制度選擇研究——以社會需求和從業現狀為基礎[J].社會工作下半月(理論),2007(9).
[3]陳振明,劉祺,羅浩,等.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優化的策略——對于F省實踐的分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2).
[4]曾富生,顏冰,鄭克嶺.我國社會工作人才需求與供給矛盾分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5).
[5]陳濤,巫磊,何志宇,等.中國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的發展[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