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閱讀為迎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本文主要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初中語文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問題、應用意義以及應用策略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初中語文閱讀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信息技術;融合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
1.占用師生互動交流的時間過多。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年輕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認識不夠全面。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信息技術的使用率越高,教學效果就越好,卻完全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僅僅是一個教學的輔助性工具,不合理的應用會導致師生互動的時間被嚴重壓縮,無形中降低了課堂互動效率和質量。
2.過于注重形式,忽略教學效率。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受重視,但是在對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應用中,很多教師對教學的創新完全沒有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使信息技術教學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如在教學時,教師僅僅利用多媒體、電腦、或電視展示一些簡單的圖片(多數都是教材插圖),而對知識的多樣化、具象化分析幾乎完全沒有涉及。這種形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進行深入思考和理解,無法真正地掌握閱讀技巧。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策
1.建立線上線下雙重學習模式。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求教師除了深入研究教材之外,還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分析和研究當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方式和特點,努力構建現代化的趣味性語文課堂。教師可以結合線下課堂打造線上教學活動,即利用微信教育公眾平臺軟件進行網絡授課,多用一些網絡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情感內容,同時利用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成效。
2.利用信息技術增加教學互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是教師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創新。客觀地說,信息技術可立足教材以營造和諧、有趣的教學情境,并通過情景增加教學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文學習對情景和細節的描寫較為注重,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文章描寫的情景,讓學生基于文中描述進行自由想象。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在于,教師能在學生閱讀和描繪的過程中,反復與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討論文章描寫的情景應該是什么樣的。此過程中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學習,還能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在強化師生合作的基礎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合理地安排信息技術使用時間。初中課堂的課堂教學時間為45分鐘,因此教師不能完全在這45分鐘里都使用信息技術。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很難在整節課都保持非常集中,且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弱。因此,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同時掌握好最佳時機,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發揮作用,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的閱讀資源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導學生探究和思索,引導學生順利完成知識的學習與突破,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對提升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信息化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要想推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就必然要認清信息技術的教學定位以及把握教學動向,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從情境中學習,突破教學重難點、活躍學生思維,讓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更具趣味性。
參考文獻:
[1]屈靜茹.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的整合探討[J].教師,2017(16).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