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潔
◆摘? 要: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沉郁頓挫,同時也是多樣性的,這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關。他的詩歌價值首先在于憂時傷世、體恤人情的憂患意識,其次在于他創造了獨屬于他的詩歌的一系列不同類別的詩歌意象,這也是他的詩歌創造風格形成的標志。不妨通過他的詩歌意象,看其詩歌風格。
◆關鍵詞:杜甫;創造風格;身世遭遇;詩歌意象
“詩圣”杜甫是銜接盛唐和中唐的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創作風格也是別具一格的,當然這和他的身世遭遇是分不開的。杜詩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沉郁頓挫,帶有悲慨的感情基調。沉郁風格指的是深沉厚重,情思內斂,進退伸縮,皆合法度。頓挫指的是一種表現手法,用曲折跌宕的手法表現憂郁深沉的情思。他的詩歌有一種深沉的憂思,無論是寫民生疾苦,還是寫自己的窮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闊大的。他的詩,蘊涵著一種厚積薄發的力量,使詩歌變得緩慢深沉,變得低回起伏。其次,杜詩的風格是多樣性的,這與他不同時期不同經歷有關。
1.《秋興八首》是杜甫律詩登峰造極之作,表現了詩人對于組詩駕馭的高超能力。《秋興八首》中第一首,由從菊兩開引發對辛酸歲月的感慨,引發對于故土的思念。正沉浸于回憶中,第二首又從現實開始,進入感慨與回憶,又被山城悲聲驚醒,回到現實中來。時光流逝,已經月上中天,于是又有第三首。后面幾首則一次又一次地反復回憶往昔,感慨萬千,嘆息身世。要用一首詩歌來表現如此復雜又低懷不已的感情不容易,而組詩就能做到這一點,這也正是評述組詩的原因。
2.杜律詩縱橫態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煉字上也十分的成功,他說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對他追求煉字的真實寫照。他的煉字還有一個特點是俗字口語使詩讀來更加親切。
3.杜甫的敘事詩寫得也很好,如“三吏”“三別”等,是有史的價值。他的敘事詩不僅在于它提供了史的價值,而且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為廣闊的、更為具體生動的生活畫面。因此,世人稱其作為“詩史”。
以上幾個方面是杜甫詩歌的創作風格,形成這種創作風格不能說這與他的身世無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杜甫的身世遭遇。
杜甫生長在一個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他的青年時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馬輕狂的回憶。33歲遇到李白結下一段千古傳誦的友誼。同許多唐代詩人一樣,他懷著巨大抱負的心思,一心要為國家盡力,但到了公元746年,他參加一次李林甫設好騙局的考試,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長安,數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載長安,歷盡辛酸。同時,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時刻關心國家安危。安史之亂后,他幾經周折,當官被貶。最后開始了他晚年飄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終病死于窮困深倒之中,十分凄涼。
我覺得,使杜甫形成其獨特的創作風格顯然是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關。杜詩的不同風格,與其不同時期不同墻遇,或同一時期不同心境似有關系。當他生活坎坷,顛沛流離之時,他的家國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詩歌往往表現為沉郁頓挫。當他的生活稍為安定時,他就寫一些瀟灑自然的詩。成都草堂的一段時間,就有不少這類作品。
杜甫詩歌的價值首先在于憂時傷世、體恤人情的憂患意識。其次則在于他創造的屬于自己的詩歌的一系列不同類別的詩歌意象,這也是他詩歌創作風格形成的標志。我們不妨通過杜甫詩歌意象,看其詩歌風格。
意象即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或者他是借助客觀物象表達出來的主觀情感。
杜甫詩歌意象大致可分為四類:
(1)“瘦馬”、“病橘”、“病馬”、“病柏”等這些具有憂患色彩的意象,是杜甫詩歌中最為突出的意象。這些意象構成杜甫詩歌沉郁的風格。通過這些沉郁寫實的意象,表現了杜甫傷時憂國的情感,在這些被損害的苦難的事物上,寄托了杜甫憂憤深廣的憂思。如詩句“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房兵曹胡馬》;《瘦馬行》以瘦馬喻指被遺棄之人;《病橘》諷刺唐王的奢售;《病馬》表現詩人借物之情;“病柏”象征國家的破敗。
(2)沉重、悲愴的“高峽”、“急江”是杜甫詩歌中另類個性化的意象。如《白帝》“高峽急江雷霆斗,古木蒼藤曰月昏”;《秋興八首》其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以上意象表現了詩人郁勃不平之氣,悲愴沉重之情思,其中也同樣有著詩人跳動的激情和那個混亂時代的陰影。
(3)“瘦男”、“瘦妻”、“妻孥”、“嬌兒”、“鄰人”、“父老”等富有亂世人情特征的意象,如《新安吏》:“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仃”;《北征》:“瘦妻面復光,癡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羌村三首》其一、三:“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鄰人滿墻頭,感嘆亦噓唏。”“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茅屋秋風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寫友情則是“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憐老借貧,同情弱小,對家人、朋友、鄰里無不表現出體恤之情。這種人情是亂世人情,所以更具有親切溫暖又辛酸凄涼的特點。
(4)“花、鳥、魚、蟲”等富有情趣的清新優美的意象。如《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二:“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情景俱佳。《絕句》二首:“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意象清新明麗,自然樸素。《水檻遣心》二首:“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又包含了樸素的生活常識。這些寫景小詩,往往通過“花、鳥、魚、蟲”這些特別可愛的形象,表達詩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這完全又是沉郁憂憤之外的另一個杜甫形象。
“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白居易說得對,人民的確是要好詩的,杜甫也確實沒有辜負人民的期望,留下了許多好詩。作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人,他的一生是和他的時代、特別是安史之亂前后二十年間那“萬方多難”的時代息息相關的,詩作真切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杜甫是一個集大成的詩人,在詩歌的各種形式上都有創造性的發展,特別是擴大了律詩的功用。他的風格“沉郁頓挫”,但也有熱情奔放,色彩鮮明,節奏明快之作。
我感到,要對一個詩人或作家進行評論,不能僅僅從某一作品,某一方面來看,必須全面地看待一個詩人或作家。如杜甫,評論他的創作風格就必須從他的不同階段創作的各種體裁的作品來評論,而不能僅從一首詩來評價,這樣有一葉障目之嫌。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文學史.
[2]杜甫詩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