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楠
摘 要:從2018年9月開始,中美雙方開始在互相的貿易過程中,通過加征關稅等方式,限制對方在本國的貿易出口。由此次事件作為開端,中美開始了長達4個月的貿易。在4個月的貿易戰期間,中美雙方各有得失,然而從長期經濟的角度來看此次的中美貿易摩擦,又必將會對未來的國際經濟貿易形式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中筆者就自身的觀察來談一談,從長期經濟增長的角度,應該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摩擦。
關鍵詞:貿易戰;國際貿易;經濟增長
引言
一直以來,大國之間的貿易關系都是在摩擦和曲折中不斷向前發展的。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迅猛發展,如今已經躍居全球第2大經濟體,而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必然會與中國之間產生很多的利益沖突,因此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可以說是必然發生的。作為國際貿易中常見的一種現象,貿易摩擦或者說貿易戰本身并不足為奇,然而在中國不斷崛起的背景下,這種貿易戰的現象又可能會為國際貿易帶來一些新的影響。因此想要更好的理解未來的國際經濟增長形勢,我們就必須要仔細分析此次的中美貿易摩擦。
一、本次中美貿易摩擦的特點
(一)中日德三大順差國走向合作
縱觀近幾十年來的國際貿易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雖然一直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可是從1983年至今,美國卻一直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凈負債國的地位。凈負債國不意味著國家經濟形勢不好,相反合理的負債意味著經濟上的活躍。然而美國常年的負債狀態,也會為其經濟發展埋下巨大的隱患,比如一旦融資出現斷流,那么就會對國家的宏觀經濟造成極大的影響。在近40年的發展過程中,雖然美國一直處于凈負債的狀態,但是其中的順差國卻一直在輪換。早年間是日本近些年變成了中國,而在最近的幾年,德國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貿易順差國。結合上文中所說到的,貿易逆差會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巨大影響,順差國雖然一直處于營收的狀態,可是一旦逆差國出現巨大的經濟波動,順差國也會隨之受到巨大的影響。因此在此次的中美貿易摩擦當中,中國日本和德國三大順差國逐漸走向合作,利益逐漸趨同。
(二)貿易摩擦的戰略并不會隨著政黨的輪換而改變
此次的中美貿易摩擦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有一個極其不穩定的變數,那就是在全世界驚訝的目光中,成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一直以來特朗普的執政方式都十分奇特,似乎不符合美國傳統的深諳執政之道的總統風格。因此僅從表面上來看,也會有人認為特朗普適直接導致此次中美貿易摩擦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如果以長遠的目光看待此次的中美貿易摩擦,我們就可以發現,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可以說是無法避免的,并不會隨著執政者的輪換而發生改變。首先從事實上來看,如今仍然在立法程序中的平衡貿易法案2017,并不是特朗普政府的產物,這個法案的初稿早在2005年時就已經開始起草,議會一旦通過這個法案,那么任何對美國貿易連續三年以上產生超過1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國都會被采取平衡措施,來平衡二者之間的貿易關系。由此可見,這種貿易上的摩擦可以說是美國的一種長期戰略,也是美國為了防止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快速崛起,而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并不會受到執政者或執政黨的改變而發生改變。
二、從長遠角度著眼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策略
(一)重視知識技術與人才的儲備
從本次的中美貿易摩擦我們可以看出,當一個國家長期增速放緩時,往往會傾向于挑起貿易摩擦,同時如果當全球經濟的增速排名發生劇烈變動時,那么世界的貿易摩擦程度也會不斷加劇。長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一直受到經濟危機的束縛,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出現了長久的停滯,而中國由于體制的不同,因此經濟發展的模式比較健康。但是發達國家由于其早期積累的大量知識資源使得其壟斷了許多高精尖的技術,因此一旦產生貿易摩擦,如美國,就可以通過限制高精尖技術的出口,以及在產業鏈的上游進行打擊來實現貿易上的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新興國家如中國必須要做好自身的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從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做好知識技術與人才的儲備。將影響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素也就是知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才能夠在未來的國際貿易競爭當中占上風。
(二)做好迎接意外的準備
承接上文所說,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知識技術和人才的影響。雖然在短期內基礎學科的科研成果不會產生大的變動,但是一旦知識研究,產生突破,那么對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格局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在當前的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當中,各個經濟體的情況都是十分復雜的,意外永遠有可能發生,并且其影響的程度也不可預測。在這種情況下著眼于長期的經濟發展,我們必須承認,意外的到來往往會改變整個世界經濟貿易的格局。
因此我們除了要做好知識技術和人才上的儲備以外,還要隨時準備好應對國際貿易中產生的意外情況。技術的突破有可能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但同時政治上的摩擦與貿易沖突的不斷升級,也有可能對全球經濟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隨時做好迎接意外的準備,制定好意外發生時的緊急預案,才能夠在意外發生時將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
綜上所述,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中美兩國在經濟增速上的差異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因此,如當前這種經濟賬戶失衡的局面就不會徹底改觀,可以預期的是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長期延續。然而在貿易摩擦持續發生的基礎之上,我們更要時刻注意到經濟貿易的細節變化,這樣才能夠對未來所發生的事情更好的進行掌握,在未來的國際貿易中取得更加優勢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謝康華. 網絡經濟對國際經濟貿易影響的研究[J]. 商,2016,(22).
[2]盧熹. 淺析網絡經濟對國際經濟貿易影響[J]. 東方企業文化,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