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張寧 張衛衛
摘要:目的:分析循證護理在小兒重癥手足口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編入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與常規護理、循證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方式。分析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率與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實驗組的臨床效果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為顯著(P<0.05)。實驗組的患兒家長滿意率高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在小兒重癥手足口病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改善患兒預后,提升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循證護理;小兒重癥手足口病;不良反應
手足口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科傳染病。患兒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死亡癥狀。現階段手足口病的治療工作以對癥治療為主[1]。護理工作在手足口病治療過程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循證護理應用于小兒重癥手足口病護理的臨床價值。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期間選取的研究樣本為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重癥手足口病患者。根據研究需要,其中70名患者編入實驗組,70名患者編入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的分組方式為基于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方式。實驗組男48例,女22例,年齡在3個月至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0.9)歲。對照組男49例,女21例,年齡在4個月至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1.1)歲。經檢驗,實驗組、對照組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以常規基礎護理為主的護理方式。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注意保持病房環境衛生,保持病房內部空氣清新。根據醫囑為患兒提供抗病毒護理與消炎護理。為一些存在呼吸困難癥狀的患兒提供吸氧治療。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實施過程中,也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在患者病情出現異常的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將患兒病情報告醫師。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循證護理。循證護理實施之前,護理人員通過查閱文獻報道的方式,了解手足口病的臨床特點,確定有針對性但是臨床護理工作方案。在循證護理實施期間,護理人員可以結合文獻研究與醫院臨床護理實踐,做好患兒的消毒隔離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現。在病房環境管理方面,護理人員需要讓病房內保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利用空氣消毒機完成病房空氣消毒。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護理人員也會對患兒接觸的物品進行消毒。護理工作實施期間,護理人員密切注意患兒的病情變化,患兒異常癥狀的處理措施與對照組相同。在循證護理應用于臨床護理以后,護理人員也會為患兒及患兒家屬提供一定的心理干預,并為患兒及患兒家屬提供健康宣教。
1.3觀察指標
實驗組、對照組的臨床效果、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率與并發癥發生率。
1.4評價標準
患兒護理效果的評價標準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顯效標準為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能夠正常飲食。有效標準為患兒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有所改善。無效癥狀為患兒臨床癥狀與護理前無明顯差異。
1.5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學處理,計數資料以數(n)或率(%)描述統計,組間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效果
實驗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癥狀以發熱及手、足、口部位出現皰疹(或皮疹)為主。小兒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易出現無菌性腦膜炎及心肌炎等并發癥[2]。手足口病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染率高等特點,患兒的死亡風險相對較高[3]。
根據本次研究的研究結果,實驗組的護理效果較為理想。實驗組、對照組的護理效果差異與循證護理的自身特點有關。此種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根據臨床文獻資料與臨床護理經驗,制定臨床護理方案。此種護理模式可以讓患兒的實際需求得到滿足。也可以讓臨床護理措施的實效性得到提升。根據研究工作實施情況,手足口病患兒在自身疾病因素的影響下,會產生哭鬧。心理干預工作的實施,可以讓護患糾紛與醫患糾紛的發生率有所降低。健康宣教工作的開展,也可以讓患兒及患兒家長對此種疾病有所了解。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小兒重癥手足口病護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文娟.循證護理在小兒重癥手足口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40):118.
[2]劉金丹.循證護理在小兒手足口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5):242-243.
[3]周群,鄒賢鳳.循證護理在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