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榮 莫嵐

摘要:目的:評價人性化保護性約束用于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提高危重癥患者的安全性與滿意度。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期間收治治療的110例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隨機分組。對照組55例危重癥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試驗組55例危重癥患者進行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對比對照組與試驗組危重癥患者與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與情緒改善情況。結果:試驗組危重癥患者與家屬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干預后SAS與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危重癥患者治療期間配合人性化保護性約束護理,可以在穩定患者情緒的同時提高患者安全性與滿意度。
關鍵詞: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危重癥;護理滿意度;情緒狀況
危重癥患者具有病情嚴重、預后差等特點,基于病情的特殊階段,患者常發生無意識舉動,為了保證患者安全性,需采取保護性約束。但是,保護性約束期間由于肢體功能受限,患者舒適度較差,加上病情的危重特點,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相關資料指出,人性化保護性約束踐行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危重癥患者為例,總結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試驗對象選自2017年9月-2018年11月,共計110例。納入標準:(1)危重癥患者;(2)倫理委員會批準;(3)患者有配合能力。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患者;(2)無意識患者。進行110例危重癥患者分組,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n=55):男、女比例28:27;年齡介于20-75(57.6±5.9)歲。試驗組(n=55):男、女比例30:25;年齡介于22-73(57.3±6.6)歲。對照組與試驗組危重癥患者基線資料比較,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55例危重癥患者生命體征監測、病情變化監測、對癥護理等常規護理。
試驗組——以上基礎上落實人性化保護性約束。(1)環境保護管理。為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為其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做好病房醫療設備消毒工作以及溫濕度調節工作,結合患者需求布置病房以減輕患者對陌生環境的抵觸感。另外,危重癥患者治療期間需使用較多的醫療設備,為了確保患者良好的睡眠質量,需調整設備操作、警報聲。(2)保護性約束教育。護理人員主動和危重癥患者家屬介紹保護性約束知識,說明規章制度,講解保護性約束裝置作用并進行使用指導,以提高患者家屬的信任感、配合度。(3)心理護理。危重癥患者清醒情況下注重雙方的有效溝通,介紹患者治療情況,告知患者保護性約束的價值,從而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與不適感。(4)約束方法。為了提高患者安全性、舒適度,需調節約束松緊度,以置一指為宜。
1.3觀察指標
記錄危重癥患者心理狀況,并自制問卷進行危重癥患者與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調查。
1.4評分標準
危重癥患者心理狀況采取SAS、SDS量表評價,總分百分制[2]。
1.5統計學數據分析
以SPSS21.0版本軟件建立模型,計算110例危重癥患者試驗指標。護理總滿意度以%形式描述,SAS、SDS評分均值以(±s)形式描述,組間指標差異檢驗采用(x2)和(t)。相同指標結果P<0.05,證明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對照組110例危重癥患者與家屬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1。總滿意度比較,P<0.05。
3 討論
危重癥患者病情危急、病情變化快,墜床等情況下增加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風險。為了提高危重癥患者的安全性,除生命體征、病情監測外,需重視保護性約束工作。而保護性約束對患者身體的限制、陌生的醫療環境,導致患者明顯身心負擔,從而影響患者舒適度。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基礎是人性化理念,通過病房環境、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配合度、安全性,促進患者康復[3]。徐淑娟研究指出,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可以滿足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需求,患者、家屬護理認可度高[4]。
試驗結果和楊慧研究結果有一致性,常規護理+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干預的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99.35%高于對照組87.66%,P<0.05[5]。
綜上所述,人性化保護性約束符合危重癥患者護理需求,促進了患者預后情況。
參考文獻:
[1]徐淑娟.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在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8):2631-2632.
[2]嚴穎.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在ICU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3):132-133.
[3]楊慧.淺析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在ICU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5):272-274.
[4]王瑩瑩,宋艷.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01):125-126.
[5]李賀楠,王繼敏.人性化保護性約束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