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靚昕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對于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使用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在 2018年 8 月~ 2018 年 11 月期間在我院行胎兒超聲心動圖的常規檢查并且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結構畸形的189例孕婦,將他們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采用三血管氣管切面超聲檢查出來的先天性心臟畸形病例與新生兒心臟畸形金標準即產后超聲 心動圖或尸檢結果進行結果對比,通過對比的結果得出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對于胎兒心臟結構先天畸形的檢出。結果 在這189例實驗對象中,其中有52例存在單純室間隔缺損、房室瓣返流、心室強光點、心律失常等問題,而存在這些問題的胎兒的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是正常的;剩余的137例存在先天性心臟結構畸形的胎兒,檢查結果為:134例胎兒存在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異常檢出率為70.9%。結論 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在檢測胎兒先天性心臟結構畸形的時候擁有較高的檢出率,這項檢查對于新生兒心臟篩查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檢出率
從流行病學上分析的話,目前活產胎兒中存在0.5% ~ 1.2%的先天性心臟結構畸形胎兒雖然在活產胎兒中 所占比例比較低,但是其危害程度卻千差萬別主要是根據心臟結構畸形的類型以及合并癥,有的胎兒隨著后天的發育預后良好,有的卻很快夭折。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假如生產出一個先天患有心臟結構畸形的胎兒對于家庭和社會來說都是負擔,所以產前檢查胎兒的心臟結構是否異常就變得十分必要。雖然超聲監察室篩查心臟結構異常的主要手段但是其精確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儀器先進程度以及胎兒個體差異等。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超聲檢查的檢出率仍然不能達到100%的精確。本次試驗是使用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3 VT)對于患有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胎兒篩查效果進行研究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 8 月~ 2018 年 11 月期間在我院行胎兒超聲心動圖的常規檢查并且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結構畸形的189例孕婦,將他們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研究,年齡區間在 19 ~ 45 歲,平均年齡為(26.5±3.3)歲;孕周區間在 22 ~ 29 周,平均孕齡為(20.5±3.4)周 ;所有胎兒均為單胎。實驗對象之間的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分析沒有差異性(P>0.05)。
1.2 方法
所有的實驗對象都對腹中的胎兒進行了二維結合三維超聲影像學技術篩查胎兒的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篩查所用的機器為 GE 公司的 VOLuson E8 型號,預先設定好頻率為 3.5 ~ 5.0 MHz,實驗對象進行檢查時的體位平臥位,檢查順序為胎兒大小、羊水 狀況、胎盤等。最后對腹中胎兒進行心臟的檢查,檢查過程常常包括8個標準切面主要為:腹部橫切面(主要看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的位置、關系)、四腔心切面、雙室流出道切面、肺動脈分叉切面與心底短軸切面、動脈導管弓長軸切面、主動脈弓長軸切面、3VT切面以及上下腔靜脈長軸切面,并在上述切面分別測量相關參數(如主、肺動脈內徑、主動脈橫弓、卵圓孔直徑等)。通過PW的方式進行對主、肺動脈頻譜和二、三尖瓣以及卵圓孔分流等的測量。
2 結果
所有的實驗對象在產前進行的檢查結果為:單純永存左上腔靜脈 36 例、主動脈弓離斷 6 例、單純室間隔缺損12 例、心室強光點 26 例、房室瓣返流 8 例、心律失常 6 例、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征 5 例、大動脈轉位 15 例、永存動脈干 8 例、右鎖骨下動脈迷走 12 例、心內膜墊缺損 12 例、右位主動脈弓 18 例、單腔心 3 例、法洛氏四聯征 8 例、右室雙出口 12 例、下腔靜脈離斷 2 例。生產之后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為:永存左上腔靜脈 1 例、右位主動脈弓 2 例、單純室間隔缺損 12 例、心室強光點 5 例。胎兒尸檢單腔心 5 例。超聲 3 VT 切面在產前檢查時發現 :單純永存左上腔靜脈 36 例、大動脈轉位 15 例、右鎖骨下動脈迷走 12 例、右室雙出口 12 例、法洛氏四聯征 7 例、永存動脈干 8 例、心內膜墊缺損 10 例、主動脈弓離斷 6 例、右位主動脈弓 18 例、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征 5 例、下腔靜脈離斷 2 例、單心室 3 例。分析結果 : 在這189例實驗對象中,其中有52例存在單純室間隔缺損、房室瓣返流、心室強光點、心律失常等問題,而存在這些問題的胎兒的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是正常的;剩余的137例存在先天性心臟結構畸形的胎兒,檢查結果為:134例胎兒存在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異常檢出率為70.9%。從結果可以看到超聲 3 VT 切面對于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結構畸形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3 討論
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本身具有其他檢查所不具有的優勢例如:無創性,易行性,通過超聲可以清晰觀察心臟和內臟的位置、以及相對位置關系,房室結構、連接,心臟周圍的大血管生理狀況是否正常,測量血管數據和血流動力學數據,所以胎兒超聲心動圖已經是胎兒心臟結構先天畸形篩查的首先之一,產前對于胎兒的檢查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優生優育但是畸形檢出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醫師能力、孕婦身體狀況、胎兒的體位及數量、羊水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所以目前心臟結構篩查的重點就在如何能夠在有限的空間下獲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更為精確的篩選出結果。上腹部橫切面、四腔心切面、雙流出道切面、弓切面,這幾個切面為傳統心臟篩查主要方面,這樣的檢查之后就可以篩查出絕大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將超聲 3 VT 切面作為常規切面進行篩查同時結合 CDFI ,這樣做的話就可以同時滿足診斷其他切面和防止心臟畸形的漏診。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于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使用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的技術,可以明顯提高心臟畸形檢出率值得臨床上大范圍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宏偉 . 超聲三血管氣管切面用于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J]. 系統醫學,2016,1(4):44-46.
[2] 陳志華,馬燕,謝娜 . 超聲四腔心加左右室流出道和三血管氣管切面在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中的應用[J].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2,23(2):144-145.
[3] 裴秋艷,梁梅英,李建國,等 . 四腔心和流出道切面在常規產前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中的意義[J].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7,23(7):53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