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利軍
一、高職院校開設知識產權課的意義和重要性
1、要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法律意識,高職教育應當先行一步
知識產權制度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形勢下產生的新事物,是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國際科技、經貿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自80年代起先后制定了專利法,商標法,技術合同法,著作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近幾年對專利法,商標法進行了修改,參加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加入多種條約。發展之快,博得世界知識產權界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在知識產權史上,中國完成所有這一切的速度是獨一無二的。”為了很好地執法、用法,培養產權意識,是一項迫在眉睫且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2、開展跨學科的知識產權教育,適應當代科技發展趨勢、符合教改方向
識產權制度是通過法律手段和經濟杠桿來保護和管理智力勞動成果,本身就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產物。當代科技整體化、綜合化,文理滲透的發展趨勢,要求新一代的科技人才除掌握本專業知識外,還要具備從事創造性勞動應有的道德觀和法律意識。因此,在高職院校,尤其是理工科專業,開設知識產權課,要求學生在自然科學基礎上研究經濟學、法學,有利于文理滲透,拓寬知識面,掌握實用的社會科學知識,符合教育改革之方向。
知識產權是一門較新的學科,涉及面廣,它涉及到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以及理工科各專業。特別是法學,工商企業管理必然涉及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管理和經濟類專業還必須掌握各種有關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文學藝術離不開著作權法;理工科以專利法、技術合同法為主,也涉及著作法和計算機軟件管理條例,因此,不僅法學專業要密切跟蹤知識產權學科的發展動態,及時補充和修改教學內容。其它專業,尤其是理工類專業,在專業學科建設中增添知識產權選修課程,可密切結合社會實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競爭能力,使工科的專業學科建設更趨完善,錦上添花。因此,在專業學科建設中重視知識產權學科的配備,應當作為教改內容之一加以提倡。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在高職院校開設知識產權課是一項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和潛在意義的大事,符合我國國情,順乎時代潮流,刻不容緩。
二、高職院校開展知識產權教學師資狀況
縱觀我國知識產權教育事業的發展,是緊隨知識產權制度建立之后。教育要深化,教師是關鍵,當我國第一部專利法于1984年誕生之時,國內尚沒有一所院校具備專利法專業教師,更不用說知識產權學科的教師,國內的宣傳普及依靠的是為實施專利法而培養的第一批專利代理人。因此,在高職院校開設以專利法為主的知識產權課的任務就當然地落在專利代理人和專利律師身上。近幾年,由于高職院校知識產權學術團體具備較強凝聚力,同一城市高職院校的專利代理人自愿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跨院校的、團結的教學研究集體,起始就是打破校際封閉。邊教學,邊研究,邊提高,根據各人在知識產權學某個方面的研究特長,安排主講任務,合作開課,更能保證教學質量,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好模式。
另外,在一些高職院校中開設有法律系,與法律系合作開課,也是很可行的,法學教師具有堅實的法學課程理論基礎,專利律師有與工業產權密切相關的理工科知識鋪墊,兩者互補,可以成為知識產權教學最好的搭檔。
三、高職院校知識產權教材形成和日臻完善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確立和健全,知識產權教材的內容從單一的《專利法教程》、《工業產權》,發展到含知識產權全部內容的教材。華南、西北、華東地區的高職院校都先后合作編寫了《專利法教程》、《知識產權教程》、《發明創造學》、《工業產權》等有關實用教材,其中較新的有2018年浙江省出版的《知識產權》教材,這是浙江高職院校知識產權界幾年來教學研究的結晶,全書共十二章,對知識產權的理論和實踐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內容比較完整,著重基礎知識,兼顧實際應用,適合我國高職院校的使用,也適應科技人員、管理人員普及知識產權基礎知識的要求。目前尚沒有統編教材,建議由有關部門牽頭,組織編寫全國高職院校統一教材。相信通過高職院校知識產權學術團體組織的交流,教材將更趨于先進完善。
四、高職院校不同專業選修學生心態分析
1、將來搞發明創造需要用,保護自身利益需要用
機械、電子系學生認為:“學了這門課長了不少見識,受益匪淺,對今后走上工作崗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確有很大好處”,“以前只是從動畫片和廣告中知道專利這個詞,但對它的了解卻是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艾F在總體上建立了專利知識的框架很可能會用上這些知識”,更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未來所從事的職業需要這方面新知識
經濟、企管、財經專業的學生大都認為:對自己所學專業及今后的工作是大有用處的,可以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的需要;通過學習,我對知識產權諸方面都有涉獵,相信我能勝任寫好這些文章的任務,這是最大的收獲?!薄皩W習這門課,提高了知識的鋪墊?!?/p>
3、為配合專業學習,彌補不足
法律系學生認為:專業課偏重法學理論,一些與技術相關的知識學得很少,結構不甚合理,知識產權課給了一種全新的概念,學到許多更富實用性的東西,務實方面有所提高,補充了僅從法律角度學習的不足,彌補了專業知識的缺陷。
4、為拓寬知識面,多學門實用知識
帶著這種目的選修的是藝術、人文外語、幼師專業的學生,他們認為:“接受了知識產權的啟蒙教育,充實了知識,擴大了眼界,”“有很大的實用性,今后遇上問題不致于不知聽措,”“對自身發展有很大幫助,有助于整體素質提高”
總之,開設知識產權課受到選修學生的廣泛歡迎。
五、對高職院校知識產權教學方式探討
1、通過對各專業選修學生的調查,大多要求針對與本專業關系密切的知識產權重點講授。經濟、管理、商貿等專業要求突出商標法,反不正當竟爭法,國際許可證貿易。在知識產權教學中,要做好“因專業施教”是不簡單的,目前的師資力量尚不能實現這樣的分散教學,有待創造條件和進一步摸索。
2、結合實例進行教學,加強操作能力培養。知識產權教學內容中占最大比重的是專利法,專利法教學中有許多內容是可以結臺大量實例講授的,例如“三性”的判斷,申請文件的撰寫,侵權物的判定,專利文獻檢索等等。學生反饋來的教學建議大多是非常有啟迪性的、可行的,對今后提高教學質量大有幫助。
六、關于高職院校知識產權課程學分、學時和考試要求
實踐證明開卷考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出題既要全面,又應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如專利和商標侵權的判斷;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認定的問題等等,基本概念必須掌握,題目難度應當適中,這樣的試卷,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促使學生查書、思考,而獲得高分卻非易事。
開設知識產權課給工科專業帶來了活躍的課外科技活動氣氛,學生搞發明創造踴躍,申請專利者多,有不少學生邊學習邊實踐,自己撰寫申請文件,這也是知識產權學科實用性方面的一個最好例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高職院校各專業廣泛開設知識產權課應成為教育界有關人士的共識,希望引起決策機構的高度重視;愿拙文能成引玉之磚,與在知識產權教育方面已有收獲的高職院校同仁們交流切磋,以求層樓更上。
參考文獻
1. 劉激揚: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與展望[J].知識產權,1994(4)
2. 柯維中:師范院校的知識產權教育[J].知識產權,1992(3)
3. 鄭友德:德國高等院校知識產權的教學及啟示[J].知識產權,1994(2)
基金項目
本文系湖南省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農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問題研究”[項目編號為12C1249],湖南省科技廳資助項目、永州市科技局重點項目“湖南農業地理標志保護戰略研究”課題[項目編號為2006ZK 3049]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