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月娥
【摘要】 在對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預設好教學目標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可以看出,想要更好完成對教學目標的預設,教師需明確預設課程目標的原則,并按相關的策略實施,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語文 教學 預設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050-01
0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領域重點關注的話題包括新課程改革。它對教學目標提出三維綜合發展的要求,強調養成學生積極探索的主動學習,注重加強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著重培養學生成為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能力發展,及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過程。這里所指的教學目標是在學科領域中,進行分解、落實和細化課程目標,包括三個維度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
一、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弊病類型
1.1在語文教學方面,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在課堂教學開展前沒有構建明確的目標,在教學時任意的講授和發揮,往往讓學生無法把握教師教學的主要內容,造成學生學習的無目的性的盲目性。
1.2語文課堂籠統化的教學目標
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沒有對教材內容細節認真的剖析。如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其文章寓意中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學生只有認真的閱讀與思考,才能獲得深度內涵的充分挖掘。這需要課堂中教師作好有利的引導,但很多語文教師在對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設定時,通常對這些細節的忽視,只將在目標設定中充斥著一些空泛的目標。使得教學目標十分的模糊,因此失去了閱讀教學的目的性。
1.3語文教學制定過于單一的課堂目標
教師定制過于單一的教學目標,因此只會看重于如何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很難達到豐富的教學體驗,讓學生無法獲得綜合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目標的定制是不全面的,無法將不同層次的語文能力的培養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1.4制定教學目標時忽視對學生能力差異性上的考慮
很多教師在制定語文教學目標時,往往會一把尺子量到底,只結合某一教學內容或任務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只設計出同個層次水平的教學目標,作為全體學生的教學標準,因此對學生不同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性選擇了忽視。這樣的目標制定方式,讓部分學生形成對教學內容無法吸收的情況,而有些優等生卻同時也有了“吃不飽”的問題。
二、制定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弊病類型的對癥分析
2.1熟悉課程標準,明確教學方向
高中語文課程的總的目標和各階段性的教學目標,都包含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標準中,其為素質教育全面的實施作出了保障。它對教學活動的質量標準進行了規范,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的有效方式,為教師的教學方式指明了變革的方向。在預設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從全局基礎入手,對課程目標進行全面地了解,對高中學生在各個階段的習字、閱讀、用句、造詞等方面作出不同相應的要求。考慮總體的布局,才能讓預設的教學目標達到學生學習和未來發展的規律,也達到教學發展的要求。另外在對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設計時,還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目標多樣化的設置,好的教學課堂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在教學目標設計時,教師能提供出一定的彈性空間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發揮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相對獨立地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2.2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預設教學目標的最終目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素質涵養的提高,讓他們能獲得全面綜合的發展。因此,教師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基于從學生出發,對每個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可以體現在各方面的教學活動中,例如:學生在對一些新的問題的提出時,作為成年人的教師們,可能會認為這些問題過于可笑和幼稚,或是顯得沒有道理可言,但卻不能對學生無情的否定,對于學生大膽的表達和想法還是應該給予鼓勵,同時給出合理有效的引導,幫助他們展開問題的深層次思考,以進行對問題正確的分析,從而找出最終正確的思想或是解答。
2.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分層預設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改理念精神,教師在預設高中語文教學目標時,要切實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進行落實,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其表述要以學生為主體,做到明確的要求和指向專一,做到能反映出在學生的努力學習下獲得的最終學習效果。如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可能針對“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或是“對作者以情馭景的闡釋,創設以景顯情的物我間的融合及統一”的表述,學生通過這種的表述能讓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應獲得怎樣的效果,以提高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落實。另外預設教學目標時要考慮不同能力的學生,如教學《荷塘月色》時,可以這樣設計:要求一般學生弄清通感的構成因素,以此方法寫出一段話;基本功較好的學生,運用博喻、通感手法進行散文的仿寫;設計難易有別的教學目標,分層區別對待不同學生,以此讓全體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發展。
三、結束語
在對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制定時,反映出了新課改的困境與瓶頸,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創新,將自身、學生及文章內容有機融合,對教材進行重組和創生,展開體驗式教學,創建豐富有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課堂,有效融合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李潤洲.三維教學目標表述的偏差與矯正[J].課程.教材.教法,2014(5).
[2]李潤洲.三維教學目標達成的知識論辨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4(22).
[3]盛群力等.界定三維教學目標之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10(2).
[4]施良方,崔允.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