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民
摘 ?要:課堂替代是造成低效課堂的主因之一。課堂替代的表現主要有教師講授替代學生學習、少數學生替代多數學生、口頭描述替代筆頭練習、個別提問替代全體思考、模擬實驗替代動手實驗等,并提出可操作的對策。
關鍵詞:課堂替代;對策
如何遠離低效課堂是每位教師的終身追求。教師們在探索低效課堂的成因時,卻往往忽略了“課堂替代”這一造成低效課堂的主要因素。其實,在眾多表現不一的低效課堂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課堂替代現象的泛濫成災。課堂替代造成的后果是學生課堂學習權利的喪失,從而產生教師霸占課堂時間,把課堂悄然變成教師完成“教案劇”的場所,學生只能在教師過度講授、過度表演中獲得聽眾的課堂角色。為此,探索減少課堂替代的對策,就可以減少低效課堂的發生率,以造就更多的高效課堂。現就課堂替代的表現及減少對策進行探討。
一、教師講授替代學生學習——學生自主閱讀權利的喪失
許多教師都表示:課堂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地方;是學生學習為主、教師講授為輔的地方。不過,課堂的現實是教師以講授替代學生學習的現象仍然大量地存在著。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都讓教師給霸占了,整節課都是教師站在講臺上講授,全體學生只有被動接受知識的份,沒有任何自由時間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活動,就是講授也少有真正意義上的互動。這樣的課堂是學生自學權利喪失的典型課堂,尤其是學生自主閱讀權利的喪失。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常見的一些課堂,學生的“自主閱讀權”多被教師以各種理由剝奪了。那種“以教師講授替代學生閱讀”的現象,幾乎每天都在中小學各年級的課堂里頻繁地發生。
對策一:在課堂設計課堂時間結構時,就要有意識地保證學生有較為完整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切忌教師霸占課堂搞一言堂,切忌用教師的講授替代學生的學習與閱讀;同時在學生閱讀時,教師可提供明晰的、可視化的閱讀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紅筆開展自主閱讀,以確保學生的課堂自主閱讀權。
二、少數學生替代多數學生——學生質疑答疑權利的喪失
不少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喜歡聽到學生的“課堂回聲”。這就是中國教師容易上(學生)當受騙的有力證據。這種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只要能夠得到學生的課堂回答聲音,不論是多數學生、少數學生、還是個別幾個學生的回答聲音,教師都會想當然地認為“全班學生都懂了”。這樣的課堂,實際上就是以少數學生替代多數學生答疑的課堂,是課堂替代的又一種常見表現形式,是明顯的學生質疑答疑權利喪失的課堂。
對策二:為減少發生少數替代多數的課堂現象,教師應強化面向全體教學意識,保證關鍵問題、重要內容讓全班學生口頭復述;在個別提問時,先向全體學生拋出問題,給足思考時間之后再指定個別學生回答,并進行全班學生口頭重復回答,以確保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確保全體學生的課堂質疑答疑權利。
三、口頭描述替代筆頭練習——學生練習權利的喪失
有些教師喜歡口頭講解練習題,或是讓學生用口頭回答練習題答案,這是口頭描述替代筆頭練習的典型表現,勢必造成學生課堂練習權利的喪失。實際上,課堂練習與課堂閱讀一樣,是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關鍵環節之一,是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講不如一練。沒有真實的課堂(口頭與筆頭)練習,就沒有真正意義的課堂教學。
對策三:在課堂設計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練習的時間保障、練習的內容精選、練習的分層布置,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讓課堂練習富有典型性與針對性,讓不同學力的學生擁有自主選擇適當練習的機會,以防止學生課堂練習權利的喪失。
四、是個別提問替代全體思考——學生思考權利的喪失
有些教師特別喜歡個別提問,不管所提的問題是否具有價值,都要進行課堂提問,其理由是為了強化所謂的“課堂互動”。這些教師還常常用個別學生提問的答案,來替代全體學生的口頭回答與筆頭練習。其實,教材的主要內容,課堂的重要結論,文章的核心部分,解題的基本思路等,都需要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后加以理解、運用才能掌握。學習雖說不能只有獨立思考,但學習卻不能離開獨立思考。那種用個別提問替代全體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學,是學生課堂獨立思考權利喪失的典型表現。
對策四:在講授過程中,都不鼓勵個別優秀學生課堂搶答,要留給大多數學生獨立思考的時空;在進行個別提問時,務必面向全體學生提問,留足思考時間之后再指定個別學生回答;多進行先全體學生獨立動筆再進行講評,以保證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課堂權利。
五、模擬實驗替代動手實驗——動手(實驗)權利的喪失
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許多教室都有了智能教學設備。一些理科教師喜歡用模擬實驗或實驗錄像,來全部替代學生的實際動手實驗;有的教師為了省時省心,擅自把“學生動手實驗”改為“教師演示實驗”;有的教師則將本來很容易完成的演示實驗,也用相關的實驗視頻進行替代,還美其名曰“這是教育信息技術與課堂的融合應用。這種以模擬視頻替代實際實驗、以教師演示替代學生實驗的做法,勢必造成學生“動手(實驗)權利”的喪失。
對策五:充分運用現有實驗器材及動手自制實驗器材,最大限度地做好每一個規定實驗,想方設法做好演示實驗,讓理化生實驗能夠真正走進課堂,讓學生擁有在課堂上動手實驗的權利。特別說明的是模擬實驗可以在復習課或在真實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使用,或是危險實驗、難以成功的實驗、實驗現象不明顯等情況下使用模擬實驗,這是對真實實驗的有益補充。
總之,教學替代是一切低效課堂產生的根源,教學替代與課堂共存亡。雖然我們不可能完全消滅它,但可以努力減少教學替代。在《高效課堂的奧秘》一書中所提出的“永不替代原則”,是課堂教學必須貫徹的教學基本原則,是“減少(教師)霸占課堂、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策略,應貫徹于教師備課、上課、輔導、練習批改的全過程,成為教師永恒的教學追求。
參考文獻
[1]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
[2]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